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玉素甫 · 加帕尔


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畜牧兽医站 新疆吐鲁番 838005

摘要动物免疫接种的目的在于促使动物机体对疫病产生抵抗作用,以维持动物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保证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正确的免疫接种,能有效避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与蔓延。由此可见,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动物免疫接种效果受到接种技术影响较大,在动物免疫接种实践中,应当注意对接种技术的合理应用,以保证预期免疫效果的实现。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作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动物;免疫接种;接种技术

免疫接种是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手段,我国动物疫病的预防也是以免疫接种为核心内容而展开的,而动物免疫接种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若是接种技术水平不足,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免疫效果的实现。就目前动物防疫工作来看,其免疫接种工作依旧存在着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与规范,才能使得免疫接种的作用得以实现,因此就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构建动物免疫屏障,推动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而言,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1.动物免疫接种的含义及其类型分析

动物免疫接种简单来讲就是指通过疫苗等生物制剂的注射,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特定免疫力,以抵抗对应疫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根据动物免疫接种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动物免疫接种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以及临时接种三种。

1.1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主要为了预防某一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而针对健康动物所采取的有计划的接种行为,通常在某一疫病多发的地区或者是可能发生某一疫病的地区对动物进行预防接种,进而通过接种来提高动物对疫病的免疫能力,避免疫病的发生,起到对疫病预防的作用。

1.2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指的是在传染性疫病发生之后,为实现对疫病的控制,避免疫情态势进一步扩大而采取的接种行为。紧急接种体现出较强的迫切性,对于受到疫病威胁的动物都要尽快进行接种。紧急接种一般从安全地区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进行,进而构建一个具备较高免疫性的隔离地带,防止疫病流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1]

1.3临时接种

临时接种指的是以预防为目的而临时采取的接种行为,一般在动物的引进或者运出过程中,为避免在目的地或者路途中发生疫病,需要对动物进行临时接种。临时接种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不确定且容易产生变化,动物引进或运出过程中的健康状况无法保证,只能通过临时接种的方式获取一定的免疫力,避免疫病的发生。

2.动物免疫接种技术

2.1疫苗的选择

根据当地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以及毒株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动物疫苗进行接种,疫苗的生产质量应当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重大动物疫病相关部门一般会统一进行疫苗的采购与接种活动。疫苗在正式使用之前,应当做好检查工作,观测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瓶口密封是否严密,色泽、外观等是否与说明书描述相符合等内容,若是疫苗存在过期失效情况、生产批号不明情况、变质沉淀情况、瓶口松动情况等,则应当另外选择符合标准的疫苗对动物进行接种。

2.2器械准备

动物免疫接种需要基础接种器械支持,根据接种方式的不同,所使用的接种器械也有所差别,如注射接种需要注射器和针头器械,点眼、滴鼻接种则需要滴管器械,刺种接种方法则需要准刺种针器械。在正式进行接种作业之前,应当根据接种方式先准备好接种器械,并按照注射要求,进行消毒。此外,为配合接种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准备镊子、消毒灭菌器、动物保定器、疫苗冷藏设备、废物收纳器等器械,给接种操作提供基本的辅助作用。以及一些用于接种人员防护的防护服、防护帽、防护靴、护目镜、口罩等器械,保证接种过程中接种人员的状态[2]

2.3动物健康状况检查

动物免疫接种原则上是对健康动物进行接种,正式进行接种之前,需要先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以保证接种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动物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接种作业:第一,动物体质瘦弱、存在其他疾病,则不宜接种;第二动物怀孕、幼小而抵抗力不足的,则不宜接种;第三,动物精神状态不佳、体温不正常的,则不宜进行接种。

2.4免疫接种具体方法

2.4.1肌肉注射接种

肌肉注射接种指的是将疫苗注射进动物肌肉组织中来完成接种的一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牛、羊、猪、狗等动物的免疫接种。肌肉注射接种部位的选择,应当避开神经、血管等部位,选择肌肉丰满的颈部或者臀部进行注射。注射的时候,先用左手将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肌肉组织中,以左手夹持固定注射器,此时稍加回拉注射器,若是没有回血的现象,则可以缓慢下压将疫苗注射入动物体内,完成接种操作[3]。注射完毕后,需要对5%的碘酊对针头进行消毒。肌肉注射接种,需要对刺入的深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动物瘦小则适当减小刺入深度,以避免刺伤动物的血管、神经等。若是动物肥大,脂肪较厚则要适当增加刺入深度,以避免疫苗注射进入脂肪而致使其作用无法发挥。

2.4.2皮下注射接种

皮下注射接种指的是将疫苗注射进动物皮下与肌肉组织之间部位的一种接种方法,适用于牛、马、猪以及禽类的免疫接种,如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就采用的皮下接种方法。牛、马动物皮下注射接种,一般在颈部皮下,猪的皮下接种则在耳根后方的部位,禽类则选择翅膀内侧没有血管的部位进行注射接种。注射时,将针头刺入皮下组织中,缓慢推动注射器将疫苗推入动物体内,完成接种操作。

2.4.3翼下刺种

翼下刺种是对禽类进行接种的一种方法,多用于鸡痘疫苗的接种。接种的时候,左手抓住鸡翅膀并将其固定,右手以刺种针蘸取稀释后的疫苗,在翅膀内侧没有血管的部位刺入,即可完成接种操作。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便捷,适用于大范围鸡痘疫苗的接种[4]

2.4.4点眼、滴鼻接种

点眼、滴鼻接种也是用于禽类免疫接种的一种方法,一般在禽类的眼结膜囊内、鼻孔内部位实施接种操作。接种的时候,以乳头滴管吸取疫苗药液,并在禽类眼鼻约1公分的位置,轻捏滴管,促使疫苗药液滴入禽类眼中或者鼻孔中,待疫苗药液被完全吸收后,再恢复其活动。为便于疫苗被禽类的吸收,点眼、滴鼻接种的过程中,可将其一侧鼻孔进行堵塞,滴入后再松开,以促使疫苗的快速吸收,保证基本的接种效果。

2.5免疫废弃物的合理处理

动物免疫接种后所产生疫苗瓶子、酒精棉球等废弃物,应当注意进行收集,而不可随意乱丢乱放,待全部完成免疫接种之后,再对这些废弃物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以避免其对环境形成不利的影响[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畜牧养殖行业中,动物免疫接种是提高动物疫病免疫能力,保证动物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应当予以重视。目前,动物免疫接种技术方式比较多样,具体操作也比较灵活,但是从整体来看,其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完善,进而才能保证免疫接种的效果,实现预期的接种目的,提高动物对疫病的免疫能力,避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参考文献:

[1]李娜.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湖北畜牧兽医,2020,41(08):15-16.

[2]黄云梅. 动物免疫反应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04):21-22.

[3]宋燕,苗翠萍. 动物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0):80-81.

[4]李中习. 影响动物免疫效果的因素[J]. 中国畜牧业,2019,(08):82-83.

[5]万遂如. 规模化养猪场的疫苗免疫接种与注意事项[J]. 养猪,2018,(02):93-96.

作者简介:玉素甫·加帕尔(1975.7—),男,新疆吐鲁番,兽医副高,大专学历,从事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