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3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李森

身份证号码: 45263119810803****

摘要: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小型水库直接关系着社会和谐,决定着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小型水库的重要作用,根据其安全隐患确定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小型水库的安全平稳运行。

关键词:小型水库;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持续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法方面花了大力气,水库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得到了提升,综合效益得到了发展。但是与现在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新要求相比,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还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因此,针对性地探索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1小型水库重要作用

我国水资源比较匮乏,分布并不均匀,因此水库建设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相关规定,10万~1000万m3的水库总库容属于小型水库,在整体水库中占比87%,属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小型水库可以提供足量的农业灌溉水源,提供部分饮用水源,解决地方饮水困难问题;其次,小型水库可以缓解洪涝、干旱问题,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当地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再次,小型水库的建设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当地人口就业问题;最后,小型水库可以更好地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2小型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工程建设质量低

虽然国家十分重视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但水库跨坝事故依然较多,且大多发生于运行管理期间。随着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不断推进,安全隐患问题得到一定解决,但并未完全消除,安全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建设质量较差。为了保证小型水库的防洪功能,应结合天然条件合理设计,但当前水库工程先天不足,跨坝问题会引发渗漏问题,加之未采用合理的防渗措施,增大了安全风险。除此之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存在侥幸心理,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管理僵化,无法获得预期的建设效果。

2.2 管理理念滞后

传统的小型水库管理理念,存在“重工程轻资源”的弊端,即在管理过程中以工程建设、配套设施的管理为主,主要针对小型水库的大坝、溢洪道、闸门等进行管理,而对小型水库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重视不够。实际上,小型水库不仅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而且也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多机会。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普及的状况下,小型水库的管理应更加重视安全运行、水文地质勘探、文档资料整理、管理制度汇编等内容,为提升小型水库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小型水库管理不应停留在工程管理方面,管理范围应扩大,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也应更新,在总结小型水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等意识。

2.3缺乏运营经费

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便是财政拨款,但财政资金更多地集中于水库建设方面,运行管理方面投入较少。当前水库管理大多通过PPP模式解决融资问题,并组建公司来管理水库,但因为水库很少能够盈利,还是需要持续地往里“输血”,这对政府或者说社会资本来说都是比较吃力的,因此很容易造成小型水库投入运行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也会造成了后续管理投入上的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的运行管理问题。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无法组建出专门的机构,无法聘请固定的工作人员来负责管理,也没有专门的技术人才来解决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即便有人才,但因为经费不足,很难保持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在工作上很可能出工不出力,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方法很难有效地落实下来。一般都是在度汛期间,水利局抓得紧的情况下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平时很少进行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2.4管理效果较差

由于缺乏资金,小型水库管理无法组建专门机构,更无法聘请固定人员负责管理,遇到问题时没有专门技术人员解决。且大多数工作人员薪资待遇较低,缺乏工作积极性,安全运行管理期间很难有效落实管理制度与方法,安全管理效果较差。

2.5 管理设施匮乏

水库管理设施一般包括水文设施、通信设施、照明设施、管理用房、观测设施等,水库管理设施是水库提高运行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基础。如前所述,小型水库主要由乡镇和村组管理,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很多小型水库的基础设施都难以配套到位。以某县为例,小型水库仅配有简易工程设施,10% 的小型水库配有照明设备,80% 以上的小型水库管理用房不通水电,而专用通信设施则几乎全部为零。从小型水库本身建设设施来看,小型水库的建设和施工不够规范,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主要构件及附属设施选用材料质量难以保证,也为后期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2.6监测预警水平较低

监测预警水平低将直接影响小型水库的安全运行。长期以来相关管理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水利局强调要强化监测预警,但是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要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还需要走一段比较长的路。因为经费投入不足,在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上就会存在短板,同时人员配置也存在非常严重的缺口,很多小型水库的堤防巡视只有一个人,很难把监测预警工作做到位。

3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对策

3.1 大坝维修加固

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建筑物便是大坝,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维修养护或除险加固大坝,加强巡查力度,定期使用先进的探测设备检测大坝的内部结构,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还应根据国家标准,加固改造早期建成的小型水库坝体,整修加固坝面,防渗处理坝体与坝基等,加宽加高坝顶,削坡并加厚处理坝坡,及时处理影响大坝安全运行的隐患问题。

3.2 严格落实调度方案

作为我国抗旱防汛的重要水利设施,小型水库管理单位应结合水库运行状态制定可行的调度方案,并严格报批。在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经水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库调度方案及上级调度命令,严禁超汛限水位蓄水。还应做好日常报讯与管理工作,保证日常蓄水量与泄放水调度。

3.3转变管理理念,落实管理责任

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小型水库管理办法,规范小型水库管理,更新传统的管理理念,让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意识到小型水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在水库管理中的地位。具体来说,小型水库管理要贯彻现代水库管理理念,总结以往水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处置办法等经验,结合新时期、新形势和新要求,重塑管理制度与管理标准、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小型水库的现代化管理,不但要管好工程还要管号资源 ;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实现标准化管理和自动化管理 ;高度重视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小型水库数量多、分布分散,给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为此要通过确权划界工作,明确不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把小型水库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组织机构和个人身上。首先,明确小型水库管理中乡镇、村的干部的职责分工,行政主官、主管部门责任人、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村干部的管理责任,经过社会公示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其次,明确村级水管员的责任。在完善小型水库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与聘用的水管员签订协议或合同,明确水管员的职责与权力,确保小型水库的正常运行能得到管护。

3.4 强化水文监控

水文变化条件直接影响着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效果,新建水库会根据历史水文数据计算水库坝址处的水文参数,根据计算结果设计水库。但早期建设的小型水库缺乏准确的水文资料,无法保证极限条件下水库的应对能力。对此,应加大小型水库流域的水文监控力度,监控上游流量、降水量等水文因素,预测小型水库库容变化,预先设定应对措施,排除危险源。

3.5 加强水库巡查

为了保证水库正常运行,应强化水库巡察力度,在分汛期,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巡查。遇到特殊情况时,应实现24h值班值守,重点关注小型水库溢洪道、大坝以及防水设施的运行情况,严格记录巡查结果。还应做好水库保洁清理工作,及时处理坝面、坝顶及水面的垃圾杂物,清理杂草与灌木,保证水库的美观性与整洁性。

3.6强化制度保障

要统筹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责任落地。在运行

管理中要构建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制度,并且将责任制度落实。考虑地方各级水行政部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将乡村振兴、农村集体改革、水价综合改革、水管理体制改革等有机结合,统筹考虑,整体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将工程建设、受益群众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合理地确权,明确水库所有权和使用权,规范发放产权证书,以此为基准,建立责任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落实责任制度。为了保障制度的落实,必须强化违反制度的成本。由于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低的情况,即便有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很难落实,因此要强化监督管理,先从监督管理上着手,以强制性责任制度来逐步引导相关人员自觉地遵守制度。同时,还需要加大违反制度的成本。责任制度是保障,如上文指出要依托产权归属,建立终身责任机制,对责任人引起的安全事故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当责任人存在刑事责任,那么就会逐步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措施,将制度与激励制度,奖惩制度结合起来,提高违反制度的成本。

3.7强化经费保障

要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完善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针对小型水库管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继续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以财政支持为主体,将财政经费落实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好抓实。同时,继续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小型水库运行,通过制定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通过经营权转让、社会捐助等形式,开拓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的资金筹措渠道,与财政资金结合弥补管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应允许以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来引导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进一步要成立专项基金,按照小型水库管护定额标准制定管护经费,因地制宜地支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

3.8 强化水库维护养护

首先,创新工程维修养护机制。由于小型水库经费来源没有保障,因此在工程养护维护方面应创新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由政府统一组织,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工程维修养护单位,签订养护合同,确保经费都能用于小型水库的维护养护。维护养护单位应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资质,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能承担水库维修养护计划内容、按规定完成任务,并能承担违约责任。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可以改变政府管理部门单方面管理、使用经费的局面,有利于小型水库日常养护的经费管理和拨付使用。其次,加强小型水库设施管理。小型水库的后期维护养护是确保水库发挥作用的关键,而设施管理是水库安全管理的重点。为此,要对小型水库的排水设施、防水建筑等进行定期巡查检查,注意保养以确保设施功能的发挥。排水设施要确保其排水畅通,避免堵塞 ;防水建筑要避免渗漏,做好内衬补强、增设防水管道等工作。

3.9引入信息化管理方法

小型水库管理可以引入网络技术与数字计划,远程视频监控水库水位情况,利用气象信息与水文条件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计算软件计算水库实时库容,提前调整。还应利用5G通信技术实时联动管理,利用遥感技术绘制水库与周边环境的3D模型,通过GIS技术实现立体化管理,保证安全运行。

4 结束语

强化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水库管理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为了发挥水库效能,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及时除险加固。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监督机构,强化安全监测,在发挥水库功能的前提下,保证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征,张晓东,安学军.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思考[J].山东水利,2014(12):90.

[2] 李明.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110.

[3]钟创有.试论小型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低碳世界,2019(12):224-225.

[4]郑梦文.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与维护问题及措施[J].区域治理,2019(11):138-140.

[5]方卫华,陈允平,杨浩东.小型水库实用“六字”管理法[J].中国水利,2020(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