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恶性病变采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乳腺良恶性病变采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效果分析

曾海燕

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松滋 434200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病变应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接诊的乳腺肿块病患60例,对所选病例都实行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依据,评价核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本组60例病患中共发现74个病灶,其中,左乳有28个,右乳有46个;恶性28例,良性32例,当中有10例为多发病灶。在48个良性病灶当中,有29例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提示Ⅰ型,有18例的ADC值大于1.2×10-3 mm2/s,有17例波谱成像中未出现胆碱峰。在26个恶性病灶当中,有10例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提示Ⅲ型,有2例提示Ⅱ型,有23例的ADC值小于1.2×10-3 mm2/s,有24例波谱成像中未发现胆碱峰。 结论:于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积极采用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也能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效果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核磁共振功能成像;应用价值;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效果


Analysis of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Zeng Hai Ya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Songzi, Hubei province, Songzi 4342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60 patients with breast mass admitted to the Radiology Department of Songzi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undergo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MRI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74 lesions were found in 60 patients, including 28 lesions in left breast and 46 lesions in right breast. 28 cases were malignant and 32 cases were benign, among which 10 cases were multiple lesions. Among the 48 benign lesions, the dynamic enhancement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 suggested type ⅰ in 29 cases, the ADC value was greater than 1.2×10-3 mm2/s in 18 cases, and the choline peak was not observed in 17 cases. Among the 26 malignant lesions, the dynamic enhancement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 of 10 cases suggested type ⅲ, and 2 cases suggested type ⅱ. The ADC value of 23 cases was less than 1.2×10-3 mm2/s, and the choline peak was not found in 24 cases. Conclusion: Active use of mri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ut als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reatment plan and judgment of prognosis effect.

[Key words]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lication value;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Diagnosis effect


在女性恶性肿瘤类疾病当中,乳腺癌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的乳腺癌病例有10万左右[1]。在2010-2015年这6年当中,我国新发的乳腺癌病例占总比例的38.5%[2]。因乳腺癌的发生可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损伤,同时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所以,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研究,笔者将以60例乳腺肿块病患为对象,着重剖析核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接诊的乳腺肿块病患60例,均为女性,年龄22--76岁,平均(50. 46±7.25)岁。所有病例都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资料齐全。

1.2 排除标准[3] (1)病理结果不明确者。(2)检查前接受过抗肿瘤治疗者。(3)未获得知情同意者。(4)检查前应用过能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的药物。(5)依从性较差者。(6)有其他合并症者。

1.3 方法 选择飞利浦1. 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所选病患进行检查,采用乳腺圆极化阵列线圈以及8通道数据采集技术。俯卧位,让患者的双乳自然悬垂在线圈洞穴中,然后再对患者施以MR平扫、DCE-MRI(动态增强)扫描、DWI(扩散加权)扫描与MRS(波谱分析)。行MR平扫时,选择快速自旋回波T1WI以及T2WI成像,对于压脂像需选择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序列,也就是STIR序列。行DCE- MRI扫描时,选择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序列,于患者正中肘静脉利用高压注射器规范化的注入对比剂马根维显,控制流速为2.0 ml/s,用量为0.2 mg/kg。行DWI扫描时,选择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即SE--EPI,控制扩散敏感系数1 000 s/mm2。波谱分析时,选择点分辨波谱分析法多体索成像技术。将患者核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所获得的图像输入西门子LEO--NARDO VD10B工作站中进行处理,并根据最终形成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及良恶性分布情况对本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1)曲线形态为Ⅰ型,提示渐进增强型。(2)Ⅱ型,提示上升平台型。(3)Ⅲ型,提示速升速降型。DWI有两组图像,其一为b值=0,其二为b值=1 000,按要求组合上述显示病灶的图像,得到最终的ADC图,并对感兴趣的ADC值进行准确的测量,然后再根据ADC值的大小和良恶性分布情况作出统计分析。进行波谱分析时,需于主机上对原码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得到相应的波形图,然后再根据有无胆碱峰和良恶性分布情况对患者作出分析统计。

1Shape1 .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评价 本组60例病患共发现74个病灶,其中有10例病患为多发病灶,左乳有28个,右乳有46个;病变大小在1--4.6cm的范围之内。60例的病患中,恶性28例,包含浸润性导管癌23例、肉瘤1例、黏液癌4例;良性32例,包含纤维腺瘤14例、炎性肿块11例、小叶增生7例。经过分型发现,良性病灶共48个,平扫时大部分都提示边缘光整,且有胞膜,当中出现分隔情况的病灶有1 4例;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提示Ⅰ型29例,ADC值大于1.2×10-3 mm2/s有1 8例,弥散成像为高信号,波谱成像未出现胆碱峰有1 7例。余下26个都为恶性病灶,平扫时大部分都提示边缘不整,内部信号不均匀,且出现毛刺与分叶,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提示Ⅲ型有10例,Ⅱ型有2例,ADC值小于1.2×10-3 mm2/s有23例,在波谱成像中发现有胆碱峰的有24例。

2.2 良恶性分布情况评价 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知:若设定动态增强曲线Ⅰ型、波谱成像无胆碱峰以及弥散成像ADC值大于1.2×10-3 mm2/s为良性,同时将动态增强曲线Ⅱ型和Ⅲ型、波谱成像有胆碱峰以及ADC值小于1.2×10-3 mm2/s作为恶性,表明MR平扫、DCE-MRI与DWI在检出良恶性上具有显著差异,P=0.0004。

Shape2 1 良恶性分布情况的分析表(n)

Shape3Shape4

组 别 n

MRS是否存在胆碱峰 动态曲线分型 ADC值(×10-3 mm2/s)

Shape5Shape6Shape7 有 无 Ⅰ型 Ⅱ型 Ⅲ型 <1.2 ≧1.2

良 性 32 15 17 29 3 0 14 18

Shape8 恶 性 28 24 4 10 2 12 23 1

3 讨论

相关资料中有记载,DCE-MRI是一种3D图像,对于不同时项的减影图像来说,在通过最大信号投影之后,选择乳腺病灶中的感兴趣区,然后再经相应的处理之后,便能得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而该曲线则有助于临床医师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4]。在乳腺良性病变中,动态M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Ⅰ型,占总比例的83.0%左右,而Ⅱ型和Ⅲ型则相对较少。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来说,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Ⅲ型。

DWI在观察活体水分子的微观运动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其中ADC值即为扩散系数,并且,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扩散系数[5]。有报道称,乳腺肿瘤的ADC值和细胞密度有着较密切的关系,由于恶性肿瘤的生长比较活跃,且细胞密度也较高,所以,其ADC值比较小;但对于良性肿瘤来说,其细胞密度比较低,而ADC值则比较大[6]

MRS波形略图中3.2 ppm部位存在复合胆碱峰,其组成成分主要是胆碱以及含胆碱的复合物,能将之作为恶性肿瘤的一个标志物[7]。相关研究表明,在乳腺病灶当中的3.2 ppm部位可检测到有Cho峰,并且,在另外2例良性病灶中的相同部位也能检测到有Cho峰的存在,可将3.2 ppm检测到的胆碱复合物当做恶性病灶诊断的一个标准。但在此研究当中,有

部分恶性病灶并未检测到胆碱峰,可能是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因肿瘤和浸润组织分界不清楚,在感兴趣区中未能准确定位肿瘤主体,使得定位到的区域中含有的胆碱代谢物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张静,程流泉,安宁豫,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块和非肿块性病变中应用价值的对比研究[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杂志(电子版),2019,(1):34-37.

[2] 李萍,周云,黄岩,等.X线摄影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河北医学,2020,22 (11):1821-1823.

[3] 雷睿,司徒红林,陈前军,等.3.0T 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9,52(1):80-82.

[4] 张静,范坤. 3.0T核磁共振成像LAVA动态增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3(1):24-26.

[5] 胡玉贵.联合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8(1):44-45.

[6] 司新,丁晓倩,张林,等.探讨3.0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结合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9,3(24):1807-1808.

[7] 刘瀚致.乳腺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J].大家健埭(下旬版),2019,10 (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