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品管圈活动对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孙德凤 杨继飞 张琪 刘红策 毛晓雪 谢蕾蕾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6

【摘 要】目的:分析在眼科护理实践中运用品管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涉及的对象是我院眼科收治的78例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介于2019年11月-2020年7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为甲组(39例)、乙组(39例)。乙组患者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分析品管圈护理在眼科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结果:经对比研究后发现,与乙组患者相比较,甲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在眼科患者护理实践中运用品管圈护理优势显著,可使得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故应将品管圈护理更加广泛运用于眼科患者护理实践中。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眼科;满意度;护理质量

眼科在医院运转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眼科所收治的患者具有患病类型多,且病情复杂的特性[1]。为了帮助眼科患者早日恢复眼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高度重视该对该类患者的护理。品管圈这一概念从上世纪90年代被逐步引入我国,且现阶段在护理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2]。品管圈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以自愿原则进行组队,探讨护理工作中现存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进而提升护理质量的一种方式。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对品管圈护理在眼科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探究,现形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包含的对象是我院眼科收治的78例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介于2019年11月-2020年7月,遵循单双数法将患者完成甲组(39例)和乙组(39例)的组别划分。乙组患者年龄范围是22-58岁,平均值(37.47±3.45)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1:18;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患者27例,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下患者12例。甲组患者年龄范围是23-57岁,平均值(37.57±3.42)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2:17;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患者28例,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下患者11例。比较两组患者受教育水平、性别等基础资料并未发现差异性(P>0.05),可完成后续比较研究。

1.2 方法

乙组患者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常规护理。

甲组患者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品管圈护理。(1)成立品管圈护理小组:应率先于眼科科室内部完成品管圈护理小组的组建。护理人员为小组组员,护理小组组长应由护士长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2)确定主题:眼科科室应将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确定为品管圈活动对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性[3]。(3)分析问题:品管圈护理小组应当查阅近些年本科室患者病历,并探寻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护患沟通等。(4)寻求对策: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内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应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同时将病房温度调整至25摄氏度左右,湿度调整至60%左右。此外,在护理期间应当对患者展开一定的健康教育,使其明确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护理人员还应于夜间增加巡护次数,降低患者在夜间出现坠床等不良事件的概率。此外,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及时掌握患者内心状态的转变情况,教授患者放松身心的方式,使患者心理舒适感大大提升,减少负面情绪对其身体健康的影响性。护理人员还应保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安全性,及时告知患者不同种类药物的服用方法,且在发药时应当积极进行校对。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依据为百分制评分原则,如若分数高于85,则表明十分满意;如若分数介于60至85,则表明基本满意;如若分数低于60,则表明不满意。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进行评估,包括护患沟通、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三个维度,每一维度满分均为100分,数值与护理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4]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包,运用X2实现对计数资料的检验,表示则采用百分比形式,运用t值实现对计量资料的检验,表示采用X±S形式,如若P<0.05,,差异则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反之无意义。

2结果

2.1 满意度对比

乙组患者满意度较之甲组患者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满意度(n,%)

分组

例数

十分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甲组

39

35

3

1

97.4

乙组

39

31

2

6

84.6

X2

-




3.924

P

-




0.048

2.2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乙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较之甲组患者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护理质量(`x±s,分)

分组

护患沟通

护理技术

服务态度

甲组(n=39)

87.47±3.21

91.37±2.18

92.38±2.11

乙组(n=39)

76.48±2.38

82.42±3.04

84.37±1.99

t值

17.175

14.941

17.247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在眼科患者护理实践中运用品管圈护理方式严格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且将个护理步骤细化,使每一护理步骤均可做到有据可依,护理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了提升。

乙组患者满意度较之甲组患者更低,且护理质量评分也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由此可见,应在眼科护理实践中增加品管圈护理的运用频率。

参考文献

[1] 黄林香. 品管圈活动对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家庭医药,2018,10(1):19.

[2] 李莲. 品管圈活动对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29(2):208-209.

[3] 杨玉梅,张娟,王静,等. 品管圈在眼科青光眼患者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2):1553-1554.

[4] 李晓玲,杨钊群,陈启明,等. 品管圈活动在完善眼科术前准备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2):1871-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