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分析

石文杰

济南市章丘区口腔医院,口腔内科, 250200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牙体牙髓病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口腔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并结合患者的意愿将此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保持一致均为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实验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上,实验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口腔健康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实验组患者出现蜂窝组织炎、牙龈肿胀以及咬合不适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P<0.05。结论 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而言,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同时能够恢复患者的口腔健康,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次法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所包含的疾病种类众多,包括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病等[1]。传统的根管治疗为多次法根管治疗,治疗周期较长,且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差,疼痛感也较强,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而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缩短恢复周期,在治疗过程中获得了患者以及医生的支持[2]。本次研究主要探究与比较针对去腐意外穿髓、未累及根髓的牙髓炎病,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以及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应用提供参考性的资料与数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8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并结合患者的意愿将此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保持一致均为44例。其中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为(48.28±3.75)岁;实验组共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1-73岁,平均年龄为(47.58±3.6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后结果显示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口腔X射线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患者患牙情况的依据,根据X先检查结果对患牙的根管粗细、具体走向、深度情况等进行观察与记录。根据患者的患牙情况选择龈下刮治术和龈上洁治术,以此清洁患者牙体上的牙石、菌斑以及病变牙本质,并对患者的牙齿之间的咬合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照组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具体治疗过程为:保持患者的仰卧位,并将手术床抬高,患者大张口,上颌与水平面呈45°角,进行局部麻醉,橡皮障下对患牙去腐、开髓,揭髓顶,清理根管,根管机械预备,并使用次氯酸钠、蒸馏水以及生理盐水结合超声技术根管冲洗,而后使用棉捻将根管内的水分进行吸干,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的封闭性处理,患者7天后复诊观察患者的患牙恢复情况,并在根管内填充热牙胶,使用垂直加压的方式将牙胶压牢,并拍片检查到位后充填光固化树脂,完成治疗。

实验组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具体治疗过程为:保持患者的仰卧位,并将手术床抬高,患者大张口,上颌与水平面呈45°角,进行局部麻醉,清理患者牙髓腔内部的牙髓组织。使用10号根管进行疏通,并使用次氯酸钠、蒸馏水以及生理盐水结合超声技术对根管进行冲洗,而后使用棉捻将根管内的水分进行吸干,保证根管内部不存在菌群,而后在根管内填充热牙胶,使用垂体加压的方式将牙胶压牢,拍片检查到位后,充填光固化树脂,完成治疗。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颞下颌关节功能以及口腔健康评分,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常见并发症有蜂窝组织炎、咬合不适以及牙龈肿胀。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625f704fec575_html_d93718c4c0798851.gif )形式记录,使用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记录,使用X2检验对比,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1.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根据表1,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对比 [625f704fec575_html_8ae2e914cabab00b.gif ±s]

组别

例数

颞下颌关节功能

口腔健康评分

实验组

44

8.47±1.38*

57.14±1.85*

对照组

44

5.31±1.27

48.74±1.70

注:相比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对比

根据表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 [n(%)]

组别

例数

蜂窝组织炎

咬合不适

牙龈肿胀

总发生率

实验组

44

0

0

1

96.15%

对照组

44

3

2

3

82.69%

X2





6.06

p





0.014


  1. 讨论

牙体牙髓病所包含的疾病种类众多,包括龋齿、根尖周病等。牙体牙髓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灯,还会对患者的口腔健康产生威胁,不利于进食、说话等行为[3]。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牙齿周围的血运情况较为丰富,因此在修复过程中恢复情况较好,但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很可能出现切口感染等不良情况,因此在治疗上十分考验医生的水平以及所选择的治疗方式。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牙体牙髓病在发病过程中会受到厌氧菌的感染,且还可能会在药物以及物理的刺激下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将已经坏死的牙体和牙髓进行清除并进行填充,从而消灭与阻断感染路径,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牙体牙髓病主要是通过根管手术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而言,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同时能够恢复患者的口腔健康,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余秋利,刘厚伦,黄卫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4):88-89+91.

[2]叶枫,张洁,牛瑞斌,王晶晶.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在儿童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1,37(03):383-385.

[3]周如玉,张悦蓉,平逸帆,王娟.关于3D打印牙模型用于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前教学培训的研究[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11(01):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