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 

林桂英 朱金琳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使用对照分析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有攻击行为,实验组没有攻击行为,对比分析两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临床特征单因素。结果 观察组BPRS总分、敌意猜疑因子分、幻觉分、行为紊乱分以及临床特征单因素等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有很多,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危险因素;针对性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targeted nursing method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80 schizophrenic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ggressive behavior,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no aggressive behavior. The total score of BPRS, each factor scor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BPRS, hostile suspicion factor score, hallucination score, behavior disorder score and single factor score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Symptomatic treat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adopted, which can minimize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patients.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Aggressive behavior; Risk factors; Targeted nursing

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攻击行为,在攻击行为出现时,会造成不停程度的破坏性与伤害性,可能会对患者自身做出攻击行为,也可能对他人做出攻击行为,为了保护患者及他人的安全,就需要将让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找出来,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1】。本次实验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使用对照分析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4.95±4.86)岁;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1~57岁,平均(35.28±4.99)岁;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关医生测评的BPRS、本院自制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与一般资料调查表,客观、全面的进行评定检查。并分别给予两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为:①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全面且准确的评估: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的接待入院患者,并将医院中的环境为患者进行详细介绍,使得患者能够尽快的对医院环境有所了解并适应,将恐惧心理与不安情绪消除,并促进护患关系的有效建立。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与了解,如患者的既往史、个性特征、精神症状、有无攻击行为等,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心理状况等要多对患者安抚或者是劝导,与患者沟通时要面带微笑、语气要柔和,给予患者足够尊重与鼓励,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适当的采用肢体语言帮助患者将不良情绪缓解,与患者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关系与氛围,进而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2】;③约束性保护措施:护理人员遵照医嘱对出现攻击行为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约束,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防止患者受伤也防止被攻击者对患者予以报复,并要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如有必要,应该将患者隔离,避免其他人员受到患者攻击【3】;④药物护理:护理人员要遵照医嘱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服用抗精神药物,不过要防止患者出现私自将药量减少或者是藏药的问题,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其病情。

1.3 指标观察

对比分析两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临床特征单因素,在分析与评测BPRS因子分时,包括BPRS总分、幻觉、敌对猜疑因子、兴奋、自知力障碍、行为紊乱、心境抑郁、焦虑等,在分析临床特征单因素时包括既往有攻击史、医务人员的强制手段、易激怒、敌意、不合作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版本软件进行处理,均数±平方差(625f72df902f2_html_3d11aa26d218c84d.gif ±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x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

两组兴奋、自知力障碍、心境抑郁、焦虑等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BPRS总分、敌意猜疑因子分、幻觉分、行为紊乱分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

组别

观察组(n=40)

实验组(n=40)

BPRS总分

42.12±6.72

38.77±8.67

敌意猜疑因子

3.78±1.45

2.43±1.59

幻觉

3.27±1.66

2.75±1.62

行为紊乱

3.27±1.44

2.55±1.21

兴奋

2.75±1.63

2.68±1.67

自知力障碍

4.65±0.84

4.67±0.89

心境抑郁

1.83±1.07

1.85±1.04

焦虑

1.69±0.98

1.73±0.89


2.2 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既往有攻击史、医务人员的强制手段、易激怒、敌意、不合作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

组别

既往有攻击史

医务人员的强制手段

易激怒

敌意

不合作以及治疗依从性差

观察组

22

18

23

15

19

实验组

6

2

8

5

6

14.066

12.288

11.850

6.667

9.832

P

0.000

0.000

0.001

0.010

0.00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下非常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患者在陌生环境中由于过度紧张与焦躁不安、护理人员的言辞不当导致患者被激怒等都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攻击行为【4】,有些攻击行为是突发性的,有些则是有征兆的,对于不同情况的攻击行为,护理人员都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预防与处理,使得患者攻击行为能够有效的减少【5】。

综上所述,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有很多,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高靜静,孙蓓.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03):210-211. 
  [2]姚敏,贺楚梅.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6):161-162. 
  [3]蒋艳.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7):103-104. 


  [4]朱红.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系统医学,2020,5(03):183-185. 
  [5]段荣芹.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人人健康,2020(0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