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林木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3


延安林木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

薛永功 1 程延莉 2

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林业工作站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由于目前林木育种技术的育苗率较低、育种质量有待提高,针对延安林木育种技术及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分析发展林木育种技术的重要意义,林木育种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延安市的林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当前林木育种技术发展现状加以了解,阐明延安市林木育种技术的瓶颈。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人才层面提出了林木育种技术提升的举措,对延安生态环境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延安;林木育种技术;发展趋势;林木病虫害;生物技术;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S723.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资源消耗问题日渐严重,国家对改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加强国土绿化建设,植树造林工程已提上日程。目前我国的人工林建设面积正呈快速上涨趋势,为了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有效发挥林木作用,需要培育具有优良基因的树种,由于我国对林木育种技术的研究时间较短,因此为林木育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我国技术充分发挥在植物基因定位上的优势,并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不断培育了多种抗病虫害的树种,积极推动我国林业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林木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因此在林木育种期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对林木育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延安市城区林木种类主要为人工林,树木品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低,生态平衡极易被打破,同时,林木育种技术落后,林木新品种少,与当前林业生态在可持续发展矛盾突出。因此,本文对当前我国和延安市林木育种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林木育种技术提升的举措,对提高我国林木育种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林业的发展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发展林木育种技术的重要意义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林木行业生态效益不佳,其生产环境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坏,因此对林木育种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林业发展需要迫切突破林木育种技术的瓶颈,加大力度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因此,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先进的林木育种技术,科学有效的林木育种技术不仅能够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还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从而获取到更多的社会效益。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林木育种技术的创新研究,不断带动延安市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从而有利于为延安市的林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资源储备量较大,通过对林木育种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围绕现有物种资源投入更多精力,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延安市区整个林木行业存在的问题。在林木育种技术发展下,不断提高林木育种的产量和质量,对更好地发挥林木作用具有积极地影响。

2当前林木育种技术发展现状
2.1国内林木育种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森林资源普查工作都已实现,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林业资源,在林木生长密集的地区存在着多种珍贵的树种。近年来,我对生态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其中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中,林木育种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加深,我国逐步将眼光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更多的技术人员与科研团队加入到林木育种研究和林木保护的工作中来。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林木育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应用的常规的林木育种技术包括引进先进的生物技术,通过新品种的培育,利用DNA的重构突破林种杂交的难题,为新树种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技术优势。林木遗传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遗传育种全面提升育种质量,从而满足不同的林木需求。并通过太空诱变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大大丰富了我国的林木育种技术。

2.2延安市林木育种技术发展现状

延安城区主要包括9个乡镇,根据不同林区的具体环境划分了不同区域,并在林木区域内设置保护区,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与模式进行林木的繁殖,为加强林木育种方面的研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使得林木育种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通过对实地走访调查,全面了解延安城区的林木育种的地理分布格局,目前延安城区的天然林保护,绿色长廊建设等林业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许多地区的林木培育还处于大田育苗阶段,同时,由于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不相适应,林木育种缺乏有效指导,因此对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缺乏较强的应对能力,延安城区受自然灾害影响,为林木育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利于林木产业链的有效融合与发展。由于育种生产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有效的数据信息共享,使常规林木育种的生产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树种苗木过剩而大苗短缺,直接影响着延安市的林业建设。

2.3延安市林木育种技术的瓶颈

目前延安市林业发展存在着良种基地产量不足,良种使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市区内具有油松、侧柏、柴松等良种与采种基地,但目前基地规模较小,树种产量率较低,使该地区的林木育种的市场竞争力较低。由于林木育种缺乏长期规划,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生产设备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林木育苗难以发展。由于目前林木育种工作的相关人员缺乏目前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理论和意识,使林木育种作业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为延安市区的林木育种工作埋了隐患,使林木育种行业的生态环境建设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虽然延安市林业局对全市的林木育种等工作进行了相关的部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林木育种基地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林木育种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育种的群体培养技术难以突破,因此需要不断进行林木育种技术的创新,从而提高林木育种的产量,实现林木育种的优质发展。

3林木育种技术提升的举措

3.1技术层面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林木种苗在培育,以达到从细胞水平改造生物,实现定向改造生物的计划,避免传统育种在诸多麻烦。一是林木细胞工程,充分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在培养的时候只要选择有一定优势的植物进行培育,保留了含有在优良基因,然后细胞就会表现出具有所有组织性能的全能性,培育的主要办法有:单倍体培养、体细胞遗传变异、体细胞杂交与原生质融合。二是林木基因工程,利用克隆、分离转移等技术,将一些有着特定需要性状的基因,通过生物或者化学等方法导入到植物体内,进行相关基因的繁殖,最后实现对林木树种的方向性改良。生物技术应用到林业上,将会大大节约空间、时间、人力和物力,定将成为林木种质改良的重要手段。

3.2管理层面

在发展林木育种技术过程中,应促进林木育种管理职能的转变,促进林木育种的管理与监督。通过对原有林木育种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起高效的林木育种管理体制及相应的管理队伍,与此同时加强林木育种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林木育种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并积极开展与上级管理部门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的品质良好的树种,实现企业林木育种技术的创新。结合林业局等延安市区管理部门对城市绿化的需求,整理本市的林木种类,积极引导林木育种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制定配套的林木育种生产建设和生产计划,合理利用延安市的物种资源,对林业育种的储备及良种、采种基地进行实时的监督,及时衔接市区内造林绿化任务与林木育种审查和年度计划,避免因管理不善而造成对物种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加强对珍贵植物的管理,目前许多珍稀植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划定保护区,加大对珍稀植物的保护力度,避免野生植物基因出现大范围的消亡现象。

3.3人才层面

由于我国的林木育种技术与国外技术相比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具备较大的技术优化与发展的空间,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日益严重,在林木育种技术提升与发展策略中,人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加大资金和人才的建设,引进专业性高水平技术人才,建设具备优良的林木育种技术的人才队伍。在延安市加大对林木育种技术人才的招募和选拔力度,并大力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使更多的年轻的技术人员积极主动的加入到林木育种的研究工作中,并加大延安市技术人员与其他省市技术人员的林木育种技术交流和学习,加快年轻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提高,鼓励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新型技术的学习和创新,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增加奖励机制,从而留住优秀的林木育种人才,实现延安市林木育种技术人才队伍的优化,高水平技术人才能够在传统的林木育种技术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思路和策略,不断根据延安市林木的特点进行技术的创新,从而提高林木育种产量,完善林木育种的工作规划。
4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发展林木育种技术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当前林木育种技术发展现状和延安市林木育种技术的瓶颈进行了了解与阐释,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人才层面三个角度提出了林木育种技术提升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文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入探讨,如未涉及林木育种技术中育种阶段的养护工作,对育种群体培养的内容涉及较少,未来还应从林木育种技术的多样化发展趋势角度出发,全面提高林木育种的成功率和培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边黎明,张慧春.表型技术在林木育种和精确林业上的应用[J].林业科学,2020,56(06):113-126.

[2]王明援,刘宁,李波,等.光照强度对不同欧美杨无性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分子植物育种,2020,18(11):3743-3750

[3]朱嵊,黄敏仁.基因组选择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进展与展望[J].林业科学,2020,56(11):176-186.

[4]卢泽洋,王贺年.密云水库上游典型油松林地林木生长空间格局[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40(07):1-8.

[5]刘涛,王家妍,李万年,等.杉木×观光木异龄复层混交对林木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01):125-130.

626359c1cbdb5_html_75a14db83fadbbf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