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气环境监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浅析大气环境监测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刘晓坤 1 ,张曦乔 2

1. 淄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 淄博 255000 ; 2. 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服务中心,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态环境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农业生态大气环境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大气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与真实性,必须要对采样点位的布设加以优化,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基于此,文章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升大气环境监测水平。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农业生态环境;影响

1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良好的大气环境,但是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比如温室效应等,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而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目的就是对某些特定区域内的环境状况进行实时掌控,并对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而后通过相应的措施,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实现对环境的净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大气环境。一般情况下,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降尘、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硫化物以及分子污染物等,通过对相关监测结果的分析,明确环境中大气污染的分布情况,从而对大气污染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2大气环境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2.1大气氮沉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大气氮沉降与农田生态系统有着极其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农业、交通等行业对化石燃料消耗量的需求急剧增加,农业技术日渐革新,化肥、农药等在农田土壤上的投入量越来越大,人类排放活性氮量不断地增大。我国东南部是世界三大氮沉降的集中区之一,不过近20年来,我国高氮沉降区正在由东南向西北逐步蔓延。农田生态系统与大气氮沉降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

2.2大气磷沉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植物体内所需要的磷主要从土壤磷库中获得。大气沉降是土壤中磷的重要来源。随着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含磷化合物激增,大气磷沉降呈迅猛增加趋势,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加重。适当的磷能增加花生等作物的根瘤固氮供氮量及供氮比例,降低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依赖,但过量的磷沉降不利于氮、磷利用效率和产量的提高。磷沉降可以提高耕层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增加有效磷含量,使有效磷在土壤耕层大量累积。

3对于大气环境监测的问题进行分析

3.1检测现场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在开展大气环境监测的具体工作中,一些大气环境监测人员的自身经验不足,对监测工作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大气环境的监测质量和真实性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开展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软件的设备没有进行有效的维护,那么大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还会严重影响大地环境监测的质量,对开展大气环境的保护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3.2能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能源结构方面不合理,在能源获取的过程中,是以煤炭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层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另外,由于我国在化石燃料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化石燃料没有得到充分的燃烧,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层之中,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这些有害气体对地球的臭氧层会产生严重的破坏,从而产生非常严重的大气污染,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3.3大气环境监测经费存在不足

在开展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中,由于经费不足而受到限制,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工作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开展大气环境监测时设备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或者设备存在老旧等情况,会影响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策略

4.1建立农村环境质量保护长效体制

设置环境保护委员会,强化目标责任,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把具体工作分解落实到各个乡镇,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4.2创新农村环境质量政策体系

当前,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导致城市的污染向农村转移,在此背景下,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如开发区向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向受损地区进行经济补偿等措施,这样既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

4.3提升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要合理开展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以及调整和优化畜禽养殖布局、规模和方式,搬迁或取缔养殖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户)。同时,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对水产养殖业进行严格管理,督促水产养殖业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并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和规模。此外,还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要根据土壤性质对症施肥,并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质肥料等一系列措施。

4.4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工作,要多措并举,提高宣传力度,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环保标语上墙、网络媒体报道、报刊杂志宣传等方式,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保意识。同时,还要认真听取农民对农村环境治理的需求和意见,让农民真正参与到农村环境质量保护的工作中,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结语

现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并逐渐认识到大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对监测点的布设进行持续优化,从而及时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困境,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农,刘宝存,孙约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与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01):1-5.

[2]牛亚琼,杨清,李银霞,等.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协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0(10):49-52.

[3]王丹,张新生,蒋冬荣,刘新彩,毛燕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策略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20):168-169.

[4]张家悦,金思敏,刘明涵,等.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8,49(06):1147-1155.

[5]吴海中,胡刚.安徽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4(01):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