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肉用山羊养殖实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规模化肉用山羊养殖实用技术

武红梅

新疆伊犁州 伊宁县曲鲁海乡畜牧兽医草原工作站 835105

摘要山羊肉质品质相对较好,膻味相对较低,营养价值丰富,同时肉用山羊养殖成本相对较低,投资相对较少,见效快,经济回报高,深受消费者和养殖户的青睐。为了进一步提升肉用山羊的科技生产水平,提高整体的养殖效益,就需要结合当前的生产现状,积极推广应用规模化肉羊山羊养殖的使用技术,转变传统的养殖管理理念和养殖模式,真正实现养殖效益的提升,转变传统养殖结构,推动规模化山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规模化;肉用山羊;养殖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养殖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对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固醇含量相对较低的羊肉制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就为规模化肉用山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在肉用山羊养殖管理机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民群众一直依赖于天然放牧养殖,养殖管理相对较为粗放,整体的生产水平相对较为低下,严重制约了现代肉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发展背景之下,为了更好的助推传统畜牧养殖产业的升级转型,更好的适应现代畜牧养殖产业的时代发展需求,就需要结合当前的养殖现状,不断加强现代肉用山羊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最终促进肉羊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养殖场的规划建造

规模化肉用山羊养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上年的生物学特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特征,在场址选择、科学规划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养殖管理模式。要确保整个养殖场地势相对较高,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有利于开展动物防疫,并结合具体的养殖规模确定不同的养殖方式。当前在肉用山羊养殖管理过程中,常用的圈舍建造方式,包括了单列式或者双列式的建造方式,积极推广应用漏放地板养殖模式。漏缝地板一般选择使用木条,或者其他不吸水有韧性的新型材料,例如PVC塑料或者钢丝网制作而成,距离地面1.5~1.8m,木条或者竹条的宽度控制在3~5cm,漏风间隙控制在1.5~2.0cm,保证羊粪能够自然漏下但又不伤害羊的蹄部。羊舍地面要与排粪沟相连,与地面夹角成30度,或者推广应用自动化的机械刮粪设施。养殖场在规划建造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布局合理,通风良好,光照良好,墙体具有良好的防寒保暖性能。羊舍的屋檐高度一般控制在2.5~3.6m,门宽控制到1.5~2.0m,窗户距离羊床1.2m以上,养殖场的窗户面积要大于羊舍面积的1/15。根据羊群的种类不同确定羊舍的面积和运动场的面面积,一般情况下运动场的面积是阳盛面积的3~5倍,运动场周边选择乘1.2~1.5m的围栏封堵而成。养殖场的生产区域划分成种羊舍、繁殖母羊舍、后备公羊舍、后备母羊舍、断奶羔羊舍以及育肥羊舍,上述几种羊舍要保证每只羊群的活动范围分别在1.8~2.2m2、1.5~2.0m2、1.0~1.5m2、0.8~1.2m2、0.5~0.6m2、0.6~0.8m2,要保证每一只羊全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1]

2、科学选择肉用山羊品种

当前在市场当中的肉用山羊品种种类多种多样,不同肉用山羊适应能力不同,生产不同生产周期不同,以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存在很大差一些。所以在发展肉用山羊产业之前,首先应该从品种角度入手,要确保所选择的肉优品种适合本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养殖模式,并且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本地肉用山羊的品种特征,加大优质品种的有效筛选,确保繁殖母羊具有良好的生产能力,生产出来的后代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生产潜力相对较大。但在现阶段的肉用山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层地区的很多养殖户不注重做好种质资源的保存,使得优质繁殖母羊和种公羊的数量逐渐下降,本地羊群的生产性能逐渐降低,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从外地引进优质的种质资源,加强对地方品种的有效改良,切实提高群体的生产能力[2]。通过引进优质种公羊的冻精与本地羊群进行杂交改良,筛选出最佳的杂交模式,推广应用舍饲养殖模式,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保证有充足的饲草饲料共计

在肉用山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适度的养殖规模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前提基础,规模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提高肉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该结合经济实力、饲料资源的供给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置,以追求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并结合具体的养殖规模,科学搭配饲料,准备充足的饲料,满足羊群的生长发育所需。饲草饲料是发展肉用山羊养殖产业的前提,如果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不注重做好饲料的科学搭配工作,将会严重影响到肉用山羊的健康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应该结合季节的不同准备不同的饲料,要确保一年四季饲料供给比较充足,营养价值比较全面,以此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对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来讲,应该结合具体的养殖规模,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饲草饲料,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以在养殖场周边开展人工种草,确保有充足的清理饲料供给。另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周边丰富的农副产品,通过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处理,释放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满足牲畜动物的采食需求。另外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应该做到精饲料、粗饲料的科学搭配,结合羊群的生长发育特征,确定不同的饲料配方,保证营养价值全面,能够满足羊群的增重需求,缩短养殖周期,快速上市销售。结合肉用山羊的营养需求,严格控制精粗饲料的比例,一般控制在2:8或者3:7

[3],并且要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的科学添加,实现营养均衡。

4、加强养殖管理

肉用山羊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生产目的做好有效的分群处理,实施精细化的养殖管理。一般在肉用山羊养殖场当中设置公羊群、繁殖母羊群、后备公羊群、后备母羊群、断奶羔羊群以及育肥羊群,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群养殖,结合不同群体实施不同的养殖管理方案。在日常投喂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粗饲料为主,并结合羊群的膘情和生产阶段适当搭配精饲料,一般每天投喂两次,每天采食料的干物质为体重的2%~3%,保证有充足的饮用水供水,让羊群自由饮水。种公羊、繁殖母羊在配种之前应该结合膘情进行短期优势。种公羊在配种高峰期应该补充高蛋白质、青饲料和优质的青绿饲料。羔羊出生7天之后,应该训练其采食哺乳阶段的饲料,60日龄进行针对性的断奶,并向羊群供给专业化的育肥饲料。不管是任何阶段的羊群,都应该保证有充足的运动时间,一般羊群每天运动4~6小时,公羊在配种期间要保证每天6小时的运动时间。种公羊和繁殖母羊应该单独养殖管理,避免相互接触造成偷配。同时还应该确保整个养殖环境干燥整洁卫生,严格控制种公羊的采精次数,提高种公羊的利用年限。在配种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人工授精配种技术,这样能够大大减少种公羊的养殖数量,一般母羊在发情6小时之后进行,首次配种间隔6~8小时之后进行第2次配种。养殖管理期间还要注重做好疫苗免疫接种,重点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集中免疫接种工作,并结合体表体内寄生虫的寄生现状,合理选择药品进行驱虫处理。

5

综上所述,现代肉用山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想提升整体的养殖效益,就需要真正掌握舍饲高效养殖技术,真正实现优质高效生态的养殖要求。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科学修建养殖场,选择优良的品种,推广应用高效的繁育技术,注重做好饲草饲料的科学搭配,加强疫病的针对性防控,以此来转变传统的养殖管理方式,推动肉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庆时.山羊规模化高效养殖关键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1):14.

[2]沈华伟.山羊舍饲规模养殖配套技术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12):86-87.

[3]高军梅.山羊规模化养殖问题与关键技术探析[J].农家参谋,2017(6Z):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