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街道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九龙街道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张智勇、 武丽英、 李卫萍

云南省曲靖市 罗平县九龙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655800

摘要:玉米是九龙街道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根据九龙街道多年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适合九龙街道气候条件,是很有必要推广的。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九龙街道地处温带向南亚热带过渡段,常年平均气温为15.5摄氏度年降雨量1527.5毫米左右,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200米,平均海拔1470米。海拔在1500-1800米的地带,处于半山区及山区,气温低于坝区1-2摄氏度,玉米栽培面积占总栽培面积的43%左右,农民广种薄收,要获得高产,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起到抗旱、增温、保湿、保肥、保苗、提早成熟,能减少病虫草害,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1 播种前准备  

1.1 地块选择及整地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地块,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由于九龙街道地膜玉米种植区处于缺乏灌溉条件的山区及高寒山区地带(海拔在1500米-1800米),播种前需抓住春季降雨的有利时机开展深翻细碎,彻底清除前茬作物残留物和石块,以免盖膜时戳破薄膜。地膜覆盖栽培玉米要求垄墒栽培,土细墒平,墒宽60-70厘米,垄高5-10厘米

1.2 良种选择及选购好地膜

选择适应性强、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发芽率95℅以上的品种。九龙街道的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主要在半山区及山区,应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株型紧凑、耐寒、早熟的品种,主要以海禾1号、曲辰3号、路单8号、长城799等品种为主。地膜应选用厚度0.006毫米,宽度为90-100厘米的优质地膜,每亩备膜3-3.3公斤。选购时应注意膜的耐拉强度,不要贪廉价而选用劣质膜而影响使用效果。

1.3 适时播种 、保证出苗质量

在4月份雨水透地时抢墒播种,每穴播种2-3粒,籽粒播于穴底,保证苗齐、苗全。

1.4 合理密植

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采用宽窄行规格种植,宽行行距80-9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地膜玉米采用一垄两行;按每穴2-3粒,播深3-4厘米,每亩密度为3500-4000株为宜。为了省时、省力,减少土壤养分消耗,在覆膜前可每亩用200毫升“玉米乐”兑水喷施,或者用其他玉米专用除草剂。

1.5 合理施肥

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普钙30-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并配施少量的锌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注意肥种分开,以免烧种、烧苗。

1.6 及时盖膜

播种一墒,及时盖一墒膜,减少水分蒸发,盖膜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按照严、紧、平、宽的要求,将地膜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出一条浅沟,把地膜头埋入沟内,用土压紧、压严,以防大风揭掉地膜,造成损失,同时注意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膜面宽度,扩大采光面积,提高地膜作用。

2 田间管理  

2.1 覆土护膜

播种后如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细土封严,破损面积大的另补新膜。尤其是播种穴口易被风掀起,要特别加强保护。  

2.2 及时破膜放苗、间苗 、避免高温烧苗

播种后5-7天检查出苗情况,幼苗长到2-3片叶时及时分期分批放苗,放苗时掌握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放苗应在早、晚阴天进行。每穴放壮苗1株,苗出膜后,及时用细土封严苗孔,以防通风漏气。   

2.3 查苗 、补苗、 定苗

在放苗过程中,若发现有缺苗断垄时,可及时催芽补种或缓后移苗补栽起垄。补种时必须提前3天浸种催芽,及时查看补种处的出苗情况,出苗后偏施适量速效肥以促快长;也可以在幼苗2-3叶期结合田间间苗,定苗时选用稠苗处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并在缓苗期过后给予适量追肥。  

2.4 去除分蘖

玉米拔节后会从茎基部长出分蘖,影响主茎生长发育,必须随时检查掰除。  

2.5 适时合理追肥

地膜玉米前期发苗快,肥力消耗大,若肥力基础差,底肥施用不足时易出现脱肥和早衰现象。拔节前后要根据土壤肥力供应状况和苗情需要及时合理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每亩施尿素30公斤,在抽雄至灌浆期可每隔10-15天叶面喷施1次0.2%磷酸二氢钾+0.5-1%尿素混合液,掌握前轻、中重、后补的追肥原则,确保粒全籽饱。

2.6 喷施玉米健壮素 、科学化控制株高

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即抽雄前5-7天,每亩用量25-30毫升健壮素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于植株上部叶片,做到不重喷、漏喷,做到随配随用,使植株矮健,增强抗性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2.7 防治病虫害

玉米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有大小斑病、锈病,玉米螟,粘虫,蚜虫等。玉米大、小斑病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防治;玉米锈病用15%粉锈宁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易发生,可以用5%锌硫磷颗粒剂等施于心叶内防治;粘虫应在幼龄期用40%甲基异柳磷50公斤,兑少许水稀释后拌5公斤麦麸或饼粉制成毒饵于傍晚撒施田间防治;防治玉米蚜虫每亩用抗蚜威10克兑水50公斤喷施。   

3 适时收割 、清除残膜

当果实饱满,籽粒变硬,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及时收获。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清除旧地膜集中处理,保证下一季农作物生长,避免污染农田生态环境。

4 小结

由于九龙街道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采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种子,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通过这些技术措施推广,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提高单产和品质,从而实现增产增收。因此,采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但解决了大小春茬口矛盾。而且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逐渐提高,为今后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可行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和剑峰 玉米营养稀泥方正育苗移栽技术[J].云南农业2009.4

[2] 郭庆法 王庆成,汪黎明.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恰秋恒 石月亮乡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浅析[J].云南农业2014.7

[4] 杨植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杂交玉米制种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201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