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要点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要点概述

方社卿

河南省伊川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450008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以往传统放牧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肉羊现代化养殖需求,广大养殖人员越来越重视舍饲养养殖,形成一定的饲养规模,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肉羊质量水平,切实提高肉羊养殖经济和社会效益。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肉羊舍饲高效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了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要点,以期为此后肉羊的养殖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



前言:肉羊舍饲养殖技术的发展, 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节约了资源。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生态条件,提高养殖质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1肉羊舍饲高效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饲料管理不当

饲料管理在肉羊舍饲管理中至关重要,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肉羊饲养健康及肉羊肉质等。一些小型养殖场饲养技术不达标,仍采用传统滞后的喂养方式,难以达到预期饲养标准,增加肉羊饲养时间。此外,饲养中还会出现过量的重金属等超标部分,降低肉羊抗病能力,影响肉羊肉质。

1.2养殖环境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排泄物的处理工作一直是肉羊养殖业所面临的大问题,倘若排泄物处理不当,势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肉羊养殖人员对于牛羊产生的排泄物处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其会造成人力以及物力的浪费,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将排泄物清理干净,导致养殖圈舍周边的环境以及圈舍内部的环境都出现了严重的污染情况。

1.3防疫工作不到位

肉羊是养殖业中比较常见的牲畜,在肉羊舍饲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疫病,且疫病类型原超于其他养殖种类的畜禽,如若疫病出现,将会引发大范围传染。肉羊舍饲养殖中,养殖密度较大,因此,疫病发生率较大,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并且效果不理想,将会导致肉羊大面积死亡,使养殖户遭受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大多养殖户对疾病防治方法的知识了解较少,为疫病出现提供了条件。通常,较常见的疫病有胃肠炎、口蹄疫和寄生虫疾病等等。

2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2.1注重选择品种

应根据当地实际生产状况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肉羊品种。另外,选择的品种必须以下特点:生产性能高、饲养周期短、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优,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养殖效益。

2.2建设羊群圈舍

  1. 为羊群建造充足的活动场地,保证羊圈舍冬暖夏凉,选择避风效果好、排水方便、地势高的区域,还要便于做好后期防疫工作,圈舍和村庄、公路最好保持500米以上距离;

  2. 羊圈建造时,采用长方形布局砖木结构,在冬季搭设塑料暖棚,确保保温。为保证适宜湿度、温度,需在棚顶预留相应的排气孔;

  3. 养殖人员还需要在羊舍前设置专门运动场,面积大约为羊舍的3-4倍,同时,在运动场周边设置移动和固定式饲槽,确保饲槽上宽下窄。并利用木料制作移动饲槽,在运动场中间放置固定水槽,便于肉羊饮水;

  4. 建立圈舍过程中,养殖人员要按照肉羊实际饲养数量,来确定面积,每只羊需要大约0.8-1.2平方米的的圈舍面积。种羊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积,育成羊与羔羊的占地面积较小。羊舍应设置为2.5米的高度,且门宽不得低于1.6米,地面与窗户之间保持不得低于1.5米的高度差,确保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效果。同时,制作门窗时还应采用木料。每栋羊舍长度不得超过30m,跨度保持在7-8米,满足消防需求。

2.3加强饲养管理

  1. 养殖人员需保证肉羊饲料充足,保障营养均衡。通常,饲料可分为两种,即:精饲料、粗饲料。养殖人员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到搭配合理和均衡,尽可能的提升肉羊食欲。同时,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养殖人员还应添加非蛋白氮物质,并根据肉羊的实际饲养数量做好饲养的储存工作,比如储存足量的玉米与牧草;

  2. 养殖人员要遵循基本饲养规律,严格把控饲喂量,一般成年羊的日饲喂量应为10-15克。同时,养殖人员还应采用混合喂养的方式,分次喂养,避免直接喂养。此外,养殖人员还应做好饲料的搭配工作,尿素必须搭配易消化的精料,不能与豆饼、苜蓿等进行混合喂养;

  3. 最后应做好妊娠母羊的保胎工作,养殖人员应严格控制肉羊的饮食,确保其健康,不能为其饲喂发霉或变质的饲料,其避免羊群发生挤压问题。在越冬前,养殖人员还应做好羊群的整顿工作,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的羊只,以充分降低舍饲压力。

2.4做好防疫工作

对于肉羊舍饲过程中发生的疾病,养殖人员需秉持预防为主,有病早治的原则,有效提高疾病防治效果。

2.4.1注重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

  1. 养殖人员应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保证饲喂饲料和饮用水清洁性,禁止为肉羊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同时,做好食槽和水槽定期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其清洁性;

  2. 养殖人员要以自繁自养为原则,不从外地引进羊只,有效杜绝疾病传播。当不得已从外地引进时,养殖场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间隔10-15天进行密切观察,知道兽医确认无病后才可以合群饲养;

  3. 养殖人员要做好疫苗注射工作,预防口蹄疫和羊痘等疾病的发生。注射时,逐只清点,及时查漏补缺;

  4. 肉羊舍饲后,羊群的活动范围变小,会导致环境潮湿问题,甚至会引起寄生虫疾病,此时养殖人员应做好羊圈舍的清洁工作,注意通风防潮,及时防治寄生虫疾病。

2.4.2做好羊群定期驱虫工作,降低寄生虫对羊体的不利影响

养殖人员应在每年春秋两季对羊群进行驱虫,当感染比较严重时,需在入冬前,进行驱虫,预防感染。养殖人员应将驱虫后的羊群及时转入新的草场,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效果良好的驱虫药物包括驱虫净、抗蠕敏等,使用时应遵循15~20mg/kg的服用标准,且采用口服方法。为了充分驱除肉羊体外的寄生虫,养殖人员在秋季舍饲与春季放牧前还应再次药浴羊群,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法与药浴措施,药浴池一般被用于大规模养殖中。药浴时应每隔一周进行一次,且残夜应喷洒至羊舍内。在药浴前8h停止放牧,并在入浴前2-3h为羊群饲喂足量的水,以免羊吞饮药液。养殖人员在采用药浴治疗方法时,应注意将羊的头部浸入药液中1-2次,羊群在药浴后应集中至宽敞的棚舍中,待6-8h后在进行饲喂,且妊娠2个月以上的母羊不得药浴。

2.4.3严格检查羊群的健康状态

肉羊日常饲养管理期间,每天养殖人员都应做好羊群精神状态的观察工作,及时了解羊群的食欲、精神情况以及粪便情况等,一旦发现疾病症状时,必须立即对病羊采取隔离措施,予以有效治疗,并根据疫情的范围采用消毒、封锁等防治措施。此外,养殖人员还应彻底无害化处理病死的羊只,采用焚烧或深埋方法,以彻底切断病源,控制疫病的流行。

结束语:

概而言之,提高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还能实现对环境的的有效保护。鉴于此,养殖户要不断积极学习,掌握更多的肉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要点,做好肉羊养殖工作,提高肉羊养殖水平,全面推动肉羊养殖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艳 . 肉羊养殖技术上的创新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02) : 44-45.

[2] 汪勇 . 肉羊养殖新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J]. 今日畜牧兽医 ,2018(12) : 56.

[3] 张玉纯,胡永,许建华,等.肉羊高床舍饲育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1):61.

[4] 崔秀敏. 肉羊肉牛设施养殖装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1):89-90.

[5]姜伟.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9):123—124.

[6] 刘泉.牛羊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6):24.

[7] 刘海连,潘珏羽,郑宏伟,等.贵港畜牧兽医工作发展构思[J].中国畜牧业,2017,(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