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设计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设计方法探讨

成宇 李秋雨

摘要:园林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它既要达到其功能,又要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定的观赏性。在城市风景园林建筑规划的设计和施工中,通过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景观绿化的目的。本文探讨了风景园林建筑的结构和构造方法。目的在于改善我国景观设计的工作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园林建筑;建筑形式;景观绿化;工作效率

引言

风景园林建筑作为一种物质产物,具有特殊的艺术视觉需求,因此,风景园林建筑要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选址要因地制宜,结构形式要灵活多样,文章分析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建筑构造设计的途径

在我国目前的结构设计中,结构的设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预先确定的设计方案,对现有的规范结构进行直接选取和局部调整,以达到对结构的整体设计。二是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周围的环境,对其进行全新的设计,以达到最终的效果。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结构设计,首先要熟悉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明确其目的,做好方案设计,防止出现“盲目”的设计现象,为最终的完美建筑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

2风景园林建筑的结构与构造设计思路

由于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所形成的知识结构等原因,很多人对建筑结构的理论理解不够透彻,片面追求造型效果,造成了结构设计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从而使结构失去可靠性的几率增大。同时,在景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没有现成的标准,也没有相似的设计实例,使得结构和造型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

2.1拟定建筑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结构选型

在进行景观建筑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景观、艺术性、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上,应遵循安全、美观、经济的原则。

2.2根据建筑方案确定结构计算简图

不同点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特点,对具有特定形状或构造特点的构筑物或小品,应按工程的具体条件,设计出结构计算的简易图。

2.3荷载统计分析

在荷载分析中必须做到不加载、不漏、分清荷载类型、作用时间长短、有利荷载或不利荷载,这与荷载分项和组合系数的确定有关。

2.4内力计算

按结构简化图来决定所需的内力(剪力、弯矩、转矩等),但由于建筑物的特殊,扭矩的计算有时比较重要,甚至扭矩也是内力的控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2.5确定结构处理方案

通过对景观建筑的计算,可以达到结构承载能力的安全要求,但也不能忽略结构的要求。由于园林建筑处于开阔的露天或临海的环境中,其结构的施工对建筑物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3园林建筑结构设计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原则性不强

在具体的规划和设计中,应仔细地分析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要点和在实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考虑到园林设计本身的内涵与原理后,如何能够凸显出其自身的特色。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来加强景观的质量和效果。

3.2专业性不强

目前,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尚无相应的规范,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其进行规划时,考虑得不够周全,因此,在景观设计完成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反而造成了经济上的问题。我国在景观设计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这也导致了我国的景观设计水平并不高,无法为我国的生态和环境提供指导。

3.3缺乏创意

很多景观设计都没有所谓的“设计”一说,大部分都是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没有自己的创意,也没有充分的表现出城市的特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多城市的景观设计都是大同小异,不能用自己的风格去表现城市的形象,缺乏创意。

3.4缺乏个性和文化内涵

各国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因此,在园林建筑中要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然而,近几年来,我们的花园却是千篇一律,盲目地学习,盲目地借鉴。

4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4.1观景作用

所谓“观景”就是把建筑作为一个观景场所,而观景楼的方位等常常取决于观景的需要。在园林中,作为观赏外部景物的地方,点景常常是整体画幅的主体,与长廊相结合形成景观的观赏线。

4.2组织游览作用

园林建筑具有其特殊的功能,在园林中,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当一座美丽的花园建筑与人的目光相遇,便会自然而然地延伸出一条旅游线路。通过建筑与街道的穿插,营造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即一步一景,具有导向性。

4.3限定空间作用

可以利用或与特定的景观相结合,形成一系列的院落。如果将不同的山石、花草、树木、水体组合在一起,就能将风景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层次。园林的审美情趣常常是由一系列巧妙的空间变换而产生的。最好的限制空间的方法是让建筑物组成不同的形态,例如游廊,花墙,院子等等。

5风景园林建筑结构选型与设计方法探析

5.1环境场所空间的塑造

展示设计理念、体现文化意蕴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创造环境场所的空间,设计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环境与建筑之间寻求最好的契合。综合考虑到社会、文化等因素,使其具有鲜明的总体设计思想,这是现代园林的基本原则。

5.2降低能源消耗

在风景园林建筑行业(特别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源消耗问题十分严重。这种高耗能现象在景观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建筑节能环保景观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一是在选材上要遵循“本地”和“就近”的原则,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交通运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减少整体的能耗。二是采用低碳材料替代高碳材料(如水泥、钢材等),从而降低景观建筑的碳排放。三是在景观设计领域大力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例如,利用太阳能光电产生电能的街灯可以达到照明的目的。要坚决反对只为美化环境而建造的高能耗结构,例如薄墙体、大面积玻璃窗等。

5.3生态景观理念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人的生态环境,即人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要尊重物种多样性、尊重自然和顺从自然,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掠夺和人为的人为改变,从而降低园林绿化的维护和管理费用。

5.4排水蓄水层

排水蓄水层以砂砾为主,其主要功能为膨胀粘土、浮石或泡沫排水板,其主要作用是调整屋面的水分含量,使其快速向下渗透,避免根系受到过度湿润。同时,也能将一部分的雨水贮存在旱季,以备作物的需要。

5.5增强碳汇功能

它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植被的碳吸收作用,把温室气体从大气中储存到土壤和植物根部,从而达到增加碳的目的。经计算,每年草地吸收碳当量为860千克/公顷,针叶林为920千克/公顷,而树木每增加1立方米,则为1.8吨。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无论是湿地保护、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土地集约利用,都是一个“固碳”的过程。而低碳景观设计倡导的正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碳汇作用。

5.6提高认识,完善管理体系

景观设计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自己对景观设计的认识,做到“绿色、环保、低碳”、“以景观”为核心的设计思想,以提高城市的形象、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只有提高设计者的素质和意识,才能在设计时考虑更多的因素,将景观设计得更合理。此外,还应加大对景观建筑的宣传,以达到公众对景观设计的认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的设计不只是一个外观与视觉的审美问题,更是一个与其可靠性密切相关的问题。为此,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应加强对景观设计的理解,重视现代科技的运用,以便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促进我国景观建筑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江聪.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设计探析[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00136-00136.

[2]张德馨. 试论建筑景观设计中色彩对结构感的影响[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3]陈盛彬.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