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5
/ 2

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蔡梅芳

身份证号: 45212319810507****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就是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了在满足社会范围内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但我国的水能丰富的地区基本都是在山区,而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受到施工工期及经济效益的共同影响之下,采取的多项技术措施基本都是以立体交叉作业形式实现的,但这也同时为安全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此,本文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便为今后的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

1立体交叉作业的具体概念

这所谓的立体交叉作业就是在同一个或者相邻或相近施工作业区域内,出现了两个及以上的工种同时进行施工,并有可能会对自己及其他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安全威胁的一种施工作业类型。这一类型的施工作业方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常见,主要是在爆破、开挖土石方、施工设施的检修安装等会对其他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的施工环节中。

根据其概念不难看出,立体交叉作业本质上就是时空间的交叉。以时空间交叉程度作为划分依据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第一,同一个或者是相近区域内高度不同下同时开展生产及检修工工作。第二,同一个施工作业区域内部类型不同的队伍同步开展生产及检修作业。第三,同一个作业区域内交由不同分包单位进行生产及检修工作。第四,同一个施工建设项目交由不同的分包单位同时进行生产及检修工作。

2立体交叉作业中的危险源识别分析

危险源就是一种可能引发人身财产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由此不难看出,本文中的危险源就是引发工程建设施工事故的起因。但是,由于立体交叉作业自身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辨识其危险源的过程中,除了常规性质的危险源要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如下的几个基本要素:

2.1潜在危险

危险源自身带有的潜在风险可以被认为是事故发生时所带来的损失及危害程度的。而对于立体交叉作业状态下的潜在危险来说,由于在同一个施工区域内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再加之施工空间受到限制,施工人员及设施的数量较多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作业风险交叉且复杂,潜在的危险识别除了单一施工作业下的危险之外,交叉作业状态下的各个施工作业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造成的潜在危险也是必须要考虑其中的。

2.2触发因素

施工建设中常见的触发因素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管理及人为三大方面。即便触发因素本身并不属于交叉作业风险原有的属性特点,但是触发因素却是承担着将风险转变为事故的“责任”,并且每一种作业风险都对应着敏感的触发因素。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立体交叉作业由于受到施工建设空间的影响,导致各个施工单元都面临着较多的干扰因素,并且需要进行协调及配合的作业环节相对较多,只要其中一个施工单元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就会变为整个立体交叉作业风险的触发因素,继而引发相应的施工安全事故。

2.3存在的具体条件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就是可以帮助危险源“存活”的物理、化学及约束状态,在立体交叉作业状态下考虑危险源存在条件,除了单一化施工模式下的防护条件、建筑材料理化特性、建材储存条件、施工设施完好程度四大常规存在条件之外,还需要将诸如挖掘土石方、爆破施工等因素考虑其中。

3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策略

3.1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优化

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对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一组织的作用还会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步扩展换季复杂程度的提升而越发明显,在逐步完善施工组织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始终秉承着施工项目本质化安全的理念,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以工程施工建设现状作为依据,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3.2组织结构模式的优化

在优化立体交叉施工安全管理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向参与交叉作业的施工单位成员合理化分配作业环节的主要工作,并借此最大化发挥各个施工作业单位内施工人员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将工程参建各方的安责任深度落实,借此来实现整个交叉作业的协调执行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通过的监督管理工作力度的强化,显著提升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效果。并且一个良好沟通渠道的建立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交叉作业中信息的及时传递,并保障工程参建各方的顺利沟通。

3.3工作流程的优化

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得以优化的基础上,交叉作业环节中各个施工作业单元的执行及监督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极大的提升整体立体交叉施工环节的协调执行力。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工作流程做出相应的优化,确保各个工作阶段的目标、约束条件等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明确。

立体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涉及诸如建筑材料、技术、施工进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为整个的交叉作业施工埋下相应的安全隐患。为此,在立体交叉作业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需要针对施工进度、建筑材料、施工临时性质用电、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做出优化。在这些工作流程最终成型之后,随之产生的文件对于整个的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组织可以发挥极为支持性的作用。

3.4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立体交叉施工作业环节中的各项风险及安全信息在执行及传递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环环相扣,确保逐级传递不会出现脱节现象,而为了保障这一目标的达成,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完善是首要任务,需要以总体的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目标作为基础,并结合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将安全管理目标量化为可以实现的安全生产目标,同时在总结分析之前安全管理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除此之外,问责及激励制度也需要随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优化做出相应的优化,问责制需要在安全生产责任得以精准分配到各个层次的各个岗位上之后,根据各个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及重要程度,制定出程度相应的问责制度,通过严厉的问责制度的落实,确保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以此来不断提升交叉作业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而激励制度则是需要和各级人员的工作指标完成程度挂钩,通过表扬及鼓励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工作的人员,激发其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激励有度。除此之外,监督检查制度的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问责及激励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因其自身施工复杂及规模庞大,往往需要使用立体交叉作业模式,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建设在山区之中,受到地质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加大。在本次研究,以系统管理理论作为基础,针对安全管理组织的结构及工作流程优化,制度完善及监督工作力度加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述,袁越,田亚,周佳丽.大坝浇筑立体交叉作业空间冲突强度仿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06):63-69.

[2]陈述,申浩播,郑霞忠,晋良海.大坝浇筑立体交叉作业空间竞争程度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8,37(07):106-112.

[3]周峰.水利水电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管理探析[J].农家参谋,2018(13):18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