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村配电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6
/ 2

加快推进农村配电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濮永志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陇川供电局 云南德宏 678700

摘要: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约束性是比较高的,并且该环节也是电网建设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村配电网的工作并不简单,因为该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需要将新型技术应用于农村电网当中,这样才能在农村电网的原有特点上去提升农村电网的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建设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农村电网的质量,农村电网才能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乡村振兴;建设

一、发展前景和意义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美丽的居住环境,还需要有充足的电力能源。为了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没有后顾之忧,让农民用上电且用好电,2020年农村电网着力解决农村配电网“卡脖子”“低电压”、安全隐患多等制约发展建设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和电能质量。接下来,有关部门将实施乡村电气化试点工程,打造一批惠农富民项目,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打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配电网。

二、农村配电网建设现状

(一)农村配电网络结构薄弱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配电网多为无线辐射网,这就会直接造成布线电路的后期复线保护能力相对不强,局部地区停电可能会临时出现线路停电。虽然对输配电网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由于财政资金不足和政策制约性等因素,还是存在一些未经过改革好的地区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偏远城镇农村地区电网排水线路因拦截面积小,线路结构老化漏水问题严重。造成部分线路发生短路,给我国线路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带来一种严重威胁。遇到突然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线路供电不能得到有效措施保障,稳定性相对来说较低,然而农村地区供电系统可靠性明显下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供电线路出现断线、断电等一系列问题,这很有可能会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

(二)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不符

由于农村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导致实际施工情况与事先制定好的施工计划不相符。在制定配电网工程建设计划的时候,设计人员为了提升计划的实用性,会尽可能将理论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但由于此项工程的复杂性,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会对工程进度以及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扩大实际工程与工程计划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施工方案在设计的时候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设计人员没有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在没有掌握详细的地理、地形因素之前就开始制定施工计划,导致计划与实际之间出现差距。第二个原因是施工单位的原因,由于缺乏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配电网工程的细节无法做出严格把控,导致该工程无法完全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不仅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提高农村配电网建设的策略

(一)有关部门应发挥规划引导约束作用

针对农村配电网路径破旧、杂乱无章等现状问题,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根据GB50053-1994《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出台适用于本地区配电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整改完善配电网线路工程设计,提高线路工程耐火等级,从源头上加快推进编制和优化全省乡村电网规划设计,统筹长远目标和近期需求,统筹城乡和地域差异,加强专业协同,提高配电网规划、设计的质量,提高配网建设标准。加快推进配网标准化建设,将典型设计和标准化施工工艺贯穿落实到配网建设、改造、检修全过程。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大拆大建、重复建设,全面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二)提升专供能力和环网率

新农村配电网规划过程中要从单辐射环网转变为多辐射环网,形成新的线路联络,使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全面提升。如在专供电区域可以实现多线路关节点联通,设置主备,一旦主线出现故障,及时启动备用线路,形成有效保护;典型接线联络线路中可以针对负载裕度做好线路投切,通过合理投切优化线路的环网输配电效果,避免由部分线路故障导致的区域停电问题;而较为复杂的联络线路则可适当接线拆分,形成不同分支,降低停电风险。

(三)大力推进“乡村电气化工程”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针对农村配电网存在着低电压、断线故障和频繁停电现象等现状问题,应加快推进新一轮农配网改造升级,做好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改造,尤其是对闽东、闽西、闽北等地区边远偏僻、高山、少数民族和革命老区等区域进行农配网改造,补齐乡村配电网短板、增强弱项,惠及民生,结合福建省区域特点和优势,建立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加快实施“北电南送”“闽粤联网”建设,实现乡村动力电全覆盖,以电为中心,推进吸纳核电、风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消费清洁替代,推动在广大农村地区从“有电用”向“用好电”全面转变,提高配电网台区供电质量,消除根本性低电压及过载台区,配变和低压线路按终期规模一次建成,更换配变同步改造台区老旧低压干支线、接户线以及配电表箱设备规格型号等。

(四)强化配电网运行管理

农村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故障问题,因此,强化对配电网的维护与维修管理工作,同样是确保配电网安全与有效应用的重要前提。农村电力管理部门应选派专业维修人员,对于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安全、有效的维修处理,保障维修的安全与实际效果,满足农村居民的安全用电需求。由此,从根源上避免因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不足而产生的对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效果的不良维修问题。为使维修工作人员能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整个配电网中的电力线路开展维护与维修工作,使输配电的安全性与质量都得到有效提升,要不断提高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效果,使居民的安全用电需求得到保障。

(五)优化区域输配电负荷

新农村配电网规划过程中要根据环境参数、用电情况、节假日状况等做好用电负荷特征的分析,实施相应参数优化和调整。如在负荷增长较快的地区应充分把握其开发项目和建设项目情况,在负荷占比和负荷特征基础上快速确定区域内电量变化趋势,判断用电峰值,形成合理的用电调配;在春节、国庆等法定节假日,要考虑居民用电量和商业用电量情况,按照区域需求实时调整负荷分配情况,通过线路调整、电价调整等保证用户正常用电。

(六)加强配电网安全维修

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农村电力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保障配电设施,以及配电网安全维修的效果开展管理,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与解决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使配电网能够安全与高效地应用到农村电力系统中,强化配电网运行管理效果,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安全与高效地运行。而在实际开展配电网运行管理时,相关电力管理可以通过组建专业监督队伍和维修队伍,从根源上消除因对农村配电网运行管理不足而影响农村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不良现象。监督队伍要全天候监督配电网的运行,使维修队伍及时根据监督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结论

农村配电网项目建设升级改造的具体实施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障碍,当下应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电网发展条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电网改造升级措施,不断完善提高农村配电网的使用,促进我国农村地区配电网基础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培.新农村配电网的科学高效规划探讨[J].机电信息,2020(36):142-143.

[2]罗宇辉.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0):197-198.

[3]张运军.刍议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升级规划[J].通讯世界,2018(0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