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区改建公路设计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西部山区改建公路设计方法探讨

杨荣祺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我国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大力提高现代化建设进程,尤其是在西部山区中需要做好公路改建工作,提升公路等级并解决公路中的病害问题,帮助西部山区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后期施工的效率与质量,需要在设计环节加以不断优化和调整,确保改建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然而,在设计过程中也容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给设计人员带来巨大挑战。需要掌握各个关键环节的设计要点,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本文将对西部山区公路的特点加以深入分析,探索西部山区改建公路设计的方法,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部山区;改建公路;设计方法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公路建设规模也在扩增,有助于解决西部地区的经济落后问题,加快区域经济及信息交流,实现东西部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很多公路处于山区当中,受到恶劣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病害和损坏的情况,严重威胁驾乘人员的安全。因此,要针对公路中的问题实施有效处理,通过改建的方式使其满足新时期交通运输的需求,创造更好的出行保障。西部山区改建公路设计的难度较大,与常规地区的设计工作有所不同,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不断调整设计方案,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建设成本。

一、西部山区公路的特点

(一)技术水平低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在公路建设中采用的相关技术工艺水平也较低,这是造成诸多病害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较少,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无法达到公路建设标准,缺乏完善的资金筹集渠道,低标准建设在西部山区公路项目中较为常见。同时,在改建过程中往往以拓宽处理和加铺处理为主,未能针对其中的病害问题实施有效处理,导致公路病害继续扩展,严重时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引发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

(二)环境复杂

公路所处的自然环境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山区存在较多的不良地质,包括了软弱地基、冻土、高度风化破碎等等,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自然灾害,比如泥石流、滑坡等,这也是威胁公路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1】。地形地貌十分多样,而且存在较多的断裂带,在公路改建中实施填沟、切坡和隧道作业时加大了整体难度,同时也会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扰动,加大了改建工程项目的风险。这不仅会引发工期延误的问题,而且会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威胁。

(三)协同困难

西部山区公路多经过少数名族集聚区域,涉及的民族问题众多,在协同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难度,难以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这也是在改建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难题。尤其各民族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征拆过程中如何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是实践工作中的关键问题。部分群众受到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在改建工作中的配合度不高,导致项目推进遇到较大的阻力,如果在设计中采用避让等方式,则会加大建设成本,也会对整体进度造成影响。

(四)改造难度大

西部山区中的很多公路建成年代十分久远,难以达到平、纵线设计要求,技术标准相对不高,导致整体改造难度增大。在山区中存在较大的地势起伏状况,而且受到急弯、陡坡和路况、视距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根据常规设计思路进行改造2】。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防护体系,在改造中容易受到当地恶劣环境因素的干扰,山区公路随时存在断道的可能性。

二、西部山区改建公路设计的方法

(一)明确功能定位

确定西部山区公路的功能定位,是当前设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可以为后续建设指明方向。特别是我国在公路改建中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但是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和路网建设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只有在确定具体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针对性设计。除了要考虑到经济要素的影响外,还应该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的角度出发实施设计,降低改建工作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切实发挥公路的社会服务价值。如果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则可以适当提高公路的等级,确保相关配套设施与经济环境相契合,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而如果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则可以在保障良好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等级,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使改建公路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比如在川藏公路的改建过程中,则应该确保其不使用较高的道路等级,根据实际情况适用相应先进技术工艺,不仅能够满足相应区域的经济建设需求,而且在国防及维稳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二)选线与定线

选线和定线是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确保线路规划的合理性,以最大限度体现公路的综合效益,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在设计工作中应该考虑到深路堑和高路堤的影响,制定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案,防止对原始的自然风貌造成严重破坏,维持公路沿线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做好前期调查与评估工作,分析200m范围内的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改建措施保护附近湿地、自然保护区和草地等。此外,还应该以勘察报告为依据,了解当地水文条件、地质状况等,分析改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并制定预防措施

3】。在线形设计中,应该尽可能按照原有地形状况设计,从而降低建设难度,最大限度避开恶劣地质区域。

(三)利用原路资源

在改建项目设计中,应该做好原路资源的高效化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明确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的设计要求,比如在直线线形设计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要求,如果曲线段和直线段车速相差在20km/h以上,则需要合理设计最小直线段的长度,给驾乘人员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公路改建中会遇到较多的大型构造物,包括了隧道和桥梁等,需要明确其具体的占地面积和建设标准,确保技术指标达到改建要求4】。尤其是要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新增用地面积和拆迁量,合理利用公路结构层材料,不仅提升公路服务水平并且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四)优化技术指标

在西部山区公路改建中,除了要考虑到具体的等级要求外,还要认真分析不同环境下的技术指标要求,从而确保线形指标的合理性,避免在改建施和后期运营出现严重的地质病害。为了提升公路施工及运营安全性,在设计环节还应该结合当地情况设置排水设施和防护设施,降低外界因素对公路的威胁和隐患。在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山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以及交通量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技术指标,实现不同路段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专家论证的方式对技术指标加以优化与调整,包括了竖曲线视觉半径、平曲线间直线长度等等。比如在平纵线形组合中,合成坡度应该控制在10%以内,在一般性的路段当中,路基宽度通常为7.5m,车道宽度一般为6.5m【5】。而在三级公路中,设计速度为30km/h,最大纵坡则应该为折减后7%,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和路肩宽度分别为7.5m、6.5m和0.5m。

(五)尊重当地风俗

改建公路设计工作还应该了解公路沿线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而实现有效协调配合,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如果存在较大范围的征拆情况,则应该做好全面勘测并了解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物分布状况及人文风俗习惯等,在制定设计方案时注重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保护,防止因项目建成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增进勘测设计部门、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等各个部门的交流沟通,对于改建公路的线路实施优化与调整6】。如果必须对沿线的相关地物实施拆除,则应该编制多个设计方案,并对比经济性、技术性、环保性等要素,降低改建工程的与投资。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协同相关单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居民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公路改建对于自身生产生活的改善作用,降低改建难度。

(六)增进部门协同

在设计工作中应该考虑到公路改建项目建设、管理和养护之间的协同关系,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以降低改建工作难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在设计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到建设要求,更要为后期运维管理提供可靠支持,降低运维难度,使公路的病害问题及时得到处理,避免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7】。在改建设计中明确养护工区、道班的建设要求,提供更加先进的养护设备,避免出现“重建设、轻维护”的情况。


结语

针对西部山区公路的改造升级,可以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通过构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西部山区公路面临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了技术水平低、环境复杂、协同困难和改造难度大等,也会对设计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只有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才能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在明确公路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要通过选线与定线、利用原路资源、优化技术指标、尊重当地风俗和增进部门协同等途径,逐步提高设计水平,使西部山区的公路状况得到优化,消除原有公路中的质量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于斌斌.六奉公路改建段工程重、难点技术总结[J].中国市政工程,2022(01):113-117+130.

[2]潘晓飞,王浩.改建公路拼接路基沉降量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安全,2022,37(02):36-41.

[3]江勇,李涌泉,刘正陶.生态保护在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实践——以省道434线榆林宫至磨西公路改建工程路线方案为例[J].林业建设,2021(06):85-90.

[4]余晓勤,许峥.公路改建工程水稳基层的施工的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1):23-24.

[5]章齐鹏.改建公路涵洞加宽加固设计思路[J].交通世界,2021(20):129-130.

[6]史殿瑞.山区公路改建设计要点[J].山西建筑,2021,47(14):102-103+106.

[7]陈建.山区公路改建中利用灵活性设计理念进行造价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8):9-11.


杨荣祺(1985.7—) 男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汉族 四川安岳人 学士 工程师 研究方向:道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