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

张翠娇

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河西河东供电服务中心 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 021000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常见的窃电手段,结合电能计量装置反窃电技术的类型和应用,总结了电能计量装置反窃电技术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

引言

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常见的窃电手段,研究了电力稽查人员在工作中应采取的技术手段,并尝试开发了防治窃电训练装置的设计方案,解决措施及更正后正确的计量方案。

1常见窃电技术手段

1)欠压法窃电。欠压窃电是指窃电用户通过打开电能表的电压挂钩等一些特定手段改变电能计量装置电压回路的接线,或故意导致电压回路故障,从而使电压回路输入电压降低,引起电量少计。该窃电方法主要特征为电能表计量电压值异常,正常情况下电能计量装置输入电压约等于额定电压,窃电情况下输入电压会明显小于额定电压。2)欠流法窃电。欠流法窃电指的是窃电用户通过短接火线等方式将电能计量电流回路的正确接线改变,导致电能表只输入部分电流或者无电流输入,从而引起电量少计。该窃电方法主要特征为负荷状态下电能表输入电流异常,如零火电流不一致等,正常情况下单相电能表输入电流应和历史同比、环比电流相近,且零线电流和火线电流值一致,窃电情况下电能计量装置输入电流明显低于历史同比、环比电流值,且火线电流值低于零线电流值。3)扩差法窃电。扩差法窃电指的是窃电用户使用强磁场、外力破坏等方法改变表计正常结构性能,导致电能表误差变大,从而引起电量少计。该窃电方法主要特征为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过大,正常情况下台区输入电量与售电量近似相等,窃电情况下台区输入电量明显大于售电量。 

2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优化

2.1合理选择电能计量装置

首先,在选择电能计量时,要全面提高电能计量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电气安装区域的实际容量,尽量少用设备电器,将有利于线路截面积的提高。此外,为了减少二次引线的基本长度,需要全面监控和解决可能出现的与盗电有关的问题和行动。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二次降压装置和装置来全面优化篡改保护装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测量装置和装置产生的误差。此外,技术人员可以有效控制电能计量和设备的准确性。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的负荷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在供电设备内部结构的实际现代化改造和改进中,电流互感器是保证精度和可靠性的最合适的选择。操作测量仪器和设备。为有效保证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的安全稳定,电流互感设备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器件可能会选择额定电流较高的互感器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电能计量采用双电流互感器,可以保证设备实际运行时的测电具有主要的防盗功能,可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搭配电互感器.用电量综合分析,性能数据计算更准确。

2.2电路设计

窃电培训装置的原理接近于接近现场的窃电方式。培训系统包括电源、电表、负荷组、其他用户、其他电力公司设施和必要的破坏要素五个部分。其中,电源接受220V(380V),由于是实验室的虚拟负载模拟,负载通常不会太大,所以产生的电流比较小,在设计时要提供合适的测量点电源,方便学生分析和计算模拟用户在电力公司的供电设施进行未经授权的电气工作,以及其他用户非法连接的情况,需要设置相同的“其他用户”和“供电机构的其他设施”中的电压控制点。“电表是防窃电工作的心脏,也是经常被窃电的地方。因此,电表的出现电表指标准电表箱,负荷组至少分成两部分,以便区分不同的功率类别。一部分模拟办公室照明和电源,可以使用纯电阻负载。另一部分是模拟工厂设备的功耗。负载侧也必须设置为适当的参考点。

2.3强化装表接电业务管理

防止窃电除了加强人员管理,还要注重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建设。一是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安装、检验和测试。确保所有的电能计量装置都规范安装,并保证计量柜的安全性。其次,对变压器二次接线侧、表盖、接线盒、端子等重要装置进行密封,对计量柜进行密封,并做好密封编号记录。连接电表的电压线应连接在计量箱内,要防止窃电就要不能将线直接接在开关上。进入电能表的导线外露部分必须插入接线盒内,使表孔内无缝隙,防止电能表短路。其次,还要根据用户的用电容量来合理来确定供电方案,在合理采用专用计量柜和计量格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高供高计,保证窃电行为出现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目标锁定。对于三相大用户,既有高压供电,又有低压供电,可加装主、辅计量装置,提高窃电难度。由于工作量问题,一些仪表操作员可能会忽略这些问题。低压单相用户采用集中仪表箱。所有低压电源用户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第三,根据不同的环境,对电表的安装和电源连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尽量采用防盗装置。对于低压供电用户,表前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或护套保护,表前、表后进出线应畅通,尽量避免绕行和交叉。同时,专用配电变压器的二次回路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与仪表分开或由变压器和PVC管测量。最后,在完成电表的安装和接电施工过程以及竣工之后,还要优化项目的隐蔽性,避免用户自行篡改。对于工作人员而言,电表安装、接电人员以及验收人员尽量选用不同人员,确保工程施工和验收的系统性及规范性,并重点检查计量装置的外围保护是否完善。

2.4基于装表接电的防窃电技术措施

在防窃电技术措施上,首先要不断加强电表专用箱的使用,同时做好封箱锁箱工作,确保电表专用箱的使用。另外,防止仪表箱受到迫害和更换。其次,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电表安装和电源连接的工艺流程,安排专人定期检查电表安装的电源连接情况,防止电表安装和电源连接出现一些相关问题,确保仪表安装和电源连接的正常运行;此外,还需要不断进行相关实验,在多次试验结果验证基础上保证技术的合理应用。同时,要对常见的典型窃电案例进行研究和科学分析,以此为鉴加强防窃电技术更新和深入研究,提升防窃电技术的应用效果。例如,对于接线工作而言,要确保接线的有效性,可以根据电流表和电源的零线接线情况加强科学接线分析、研究和实际应用。

2.5用户用电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用户用电特点,线路发生窃电时,线损、三相不平衡率、功率因数、合同容量等用电参数会发生变化。不同的窃电方式所呈现的电气参量也不相同。如采用欠流法窃电时,电流会减少或变为零,而采用高科技窃电方式改变电能计量设备显示数时,电流和电压值并不会发送改变,但电量会发生突变而偏离正常值,此时可以从用电量来判定是否发生窃电行为。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根据窃电特征并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结合计量类型确定从电压偏离度、电流不平衡度、用电量离散系数等个窃电判定指标进行用户窃电行为评价,如图所示。电压不平衡率反映电压欠压现象;电流不平衡率反映电流欠流现象;额定电压偏离度是表征电压数据发送变化波动,体现用户用电异常;功率因数不平衡率反映功率波动情况;合同容量反映用户用电量与申请容量差值,以及用电量变化情况;用电离散系数代表用户用电行为的长期一致性;线损率是衡量电能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标准;相位角反应用电时相位角电压与相位角电流的夹角,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变化的影响。

结束语

可见,电力企业为进一步防范规模化窃电,在优化电能计量表时应重视电网防窃电技术,对普遍存在的窃电技术进行全面分析调查。 在这个阶段,积极研究窃电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制定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朋. 电能计量装置防直流偏磁窃电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20.

[2]朱建辉.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及装置的现场应用探析[J].通讯世界,2019,26(09):248-249.

[3]李大立.防窃电电能计量装置设计与研究[J].电子世界,2018(20):199.

[4]张莉.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技术探究[J].时代农机,2018,45(05):234.

[5]雷民, 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北京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