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朱松阳

身份证 33252619770924****

摘要: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智能化施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优质的智能化施工工程可以提升建筑的整体功能性与观赏性,且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明显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智能化工程概念,其次探讨了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以期能全面节省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成本。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引言建筑智能化是建筑领域发展的整体趋向,由于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施工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应用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对项目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成本的全面管理和控制,通过协调各个施工环节,实现施工项目的全面化成本控制,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智能化工程概述

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的更新与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将楼宇智能化、视频监控、消防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的重要部分,希望通过合理设计与自动控制技术联合起来,提高项目的安全和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施工的目标就是通过对智能设备进行科学设计,实现视频监控、消防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等,进行数据传输,智能联动。由于建筑项目中智能化工程量大、业主需求不同、施工环境变化等,项目单位应该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有一套自己的成本控制方法,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降低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的成本投入。

2建筑智能化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要点

2.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应该作为成本控制的核心要点,尤其是面临着相对较为复杂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更是需要从设计环节着手,确保设计方案更为规范可靠,以此有效实现对于后续施工建设工作的优化指导,在规避施工混乱问题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实现对于成本的管控。从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人员角度来看,同样也应该高度关注成本控制需求,在自身工作执行中表现出更高的经济意识,避免仅仅考虑到技术层面的要求。限额设计方法同样也是基于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可以针对设计人员提出相应约束条件,要求其在限额内开展规划设计,进而规避设计方案可能出现的超出投资许可的问题。在设计方案完成后,为了优化其成本控制效果,往往还需要注重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审查,确保设计方案具备较高可行性,避免因为后续产生过多的工程变更需求,进而形成较为严重的成本失控风险。当然,在设计方案审查中,同样也需要核查其是否符合限额要求,对于超出限额的方案予以调整,确保其具备更高经济效益。

2.2招投标阶段

建筑智能化工程成本控制还需要高度关注招投标阶段,要求借助于科学合理的招投标程序,选择最优承建单位,以此在确保后续建筑智能化工程有序建设的同时,在经济层面予以有效把关。在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中,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招标环节,要求确定好招标范同和对象,确保参与该项目的单位均能够具备较高的资质和能力,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可以表现出较高的胜任力,避免向资质较差或者是信誉不佳的单位招标。对于各个单位的投标状况应该予以严格审查,严禁在该方面出现徇私舞弊或者混乱问题,保障其公正性和公平性。为了形成较为理想的造价管控效果,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往往还需要注重评标方法的严格选用,借助于合理低价综合评标法,从各个投标单位中选择出最为适宜的施工团队,要求相应团队不仅仅具备该项目承建能力,同样也可以体现出成本控制效益,优先选择报价相对较低的单位,为后续成本控制创造有利条件。在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工作执行中,管理人员还应该高度关注合同文件的规范签订,要求依托招投标文件以及项目实际状况,合理签订完善规范的合同文件,以便对于双方责任予以明确,避免在后续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混乱局面,同时也可以作为后续保障自身利益的重要依据。

2.3施工阶段

建筑智能化工程成本控制工作在施工阶段的落实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成本控制人员关注的影响因素较多,应该贯彻精细化理念,确保所有因素都能够得到有效把关。首先,成本控制人员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阶段需要把握好所有施工要素的高效运用,规避任何施工要素出现严重浪费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较贵的智能化设施以及零部件,更是需要加大管控力度,确保其可以得到准确运用。在施工要素的管控中,成本控制人员同样也应该遵循相关工作要求,从施工要素的入场、现场存储、施工运用以及回收等不同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以此更好增强相应施工要素的应用价值,避免在任何环节出现受损以及浪费现象,进而也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成本控制效益。在施工阶段开展成本控制工作还需要重点关注于具体施工工序,要求确保施工工序的执行较为规范可靠,针对各个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具备相符合的资质,且借助于技术交底以及教育培训活动,保障其能够积极参与施工项目,规避因为自身意识不到位或者是操作不规范形成的施工偏差问题,杜绝该方面经济损失。另外,针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建设中出现的工程变更问题,同样也应该采取相匹配的策略进行实时把关,要求了解工程变更的责任方,便于后续进行责任划分,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保护。在工程变更过程中,同样也需要针对现场签证等资料进行实时收集和整理,作为后续成本控制的关键依据,避免因为工程变更出现的混乱局面,产生资金损耗和成本失控问题。

2.4竣工结算阶段

建筑智能化工程成本控制模式在竣工结算阶段的落实同样至关重要,也决定着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于前期存在的经济损失可以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采取必要措施来予以挽救,以此更好服务于成本控制。在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工作开展中,首先要求成本控制人员能够掌握项目所有资料和信息,对于前期各个阶段存在的和成本相关联的资料进行汇总,了解成本控制工作的执行状况,同时也便于结算工作的优化开展,对于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予以总结和把关。因为结算工作涉及到的信息资料较为繁杂,计算任务量同样也比较大,如此也就需要借助于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促使大量工作能够得到有序执行,同时降低结算工作人员的压力,保障结算准确度。对于结算和预算存在的差异也需要深入分析,了解该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进而对于异常问题进行处理,力求挽回自身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竣工结算阶段,索赔同样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任务,要求依托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对于工程变更或者是其它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向责任方予以索赔,以求较好弥补自身经济损失,将相应责任进行恰当分担。如果在竣工结算环节涉及到经济纠纷,则需要严格按照相应处理程序逐一执行,在法律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保障自身经济利益。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在当前往往面临着较高的复杂性,管理压力较大,特别是对于成本控制这一相对繁杂的管理任务,更是需要予以高度关注。成本控制模式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就可以表现出优化指导作用,引导成本控制人员围绕着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控制,避免任何阶段出现经济损失问题,最终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峻.建筑智能化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21):184—186.

[2]李春文.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与质量控制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4):107—108.

[3]赵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50—51.

[4]汪贝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门窗,201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