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的综合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的综合防治

李芳存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默勒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99

摘要:羊传染性口腔脓疱又被称为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类急性接触性差异性疾病,发病较急,传播速度较快,能够在山羊群绵羊群体当中相互传播蔓延,特别是哺乳阶段的羔羊对该种病毒的易感性最强,成年羊群发病率相对较低。在开展临床诊治过程中,可以结合患病羊的不同临床特征,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确保在短期内控制病情,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并分析了传染性口腔脓疱的综合治疗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病;流行特点;综合防治

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病又被称为传染性脓疱病和传染性唇皮炎,是肉羊养殖场当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病原为传染性脓疱病毒,能够引发绵羊和山羊共患,传播速度相对较快,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针对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病,需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该类病毒的具体致病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流行特点

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病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发该种病毒粒子外观呈现砖形或者椭圆形,外侧有一层囊膜包裹病毒。自然条件下,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但对常用的消毒剂和高热环境比较敏感,58℃5分钟就可以灭活。传染性脓疱病毒能够在高污染环境下保持较强的生存能力,污染羊舍、羊毛之后病毒能够存活半年以上,在放牧场所当中存活,能够达到两个月以上。干燥的痂皮组织当中的病毒对日光和低温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结痂组织在夏季阳光暴晒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30~60天的传染性[1]。病毒对3%的硼酸溶液、2%的水杨酸钠溶液和10%的漂白粉溶液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一般2%的氢氧化钠与溶液或1%的醋酸溶液能够将病毒快速杀死。病毒广泛存在于患病羊的痂皮组织和水疱分泌物当中,易感性不分品种、性别、年龄,以羔羊发病最为常见,3~4月龄的羔羊易感受最强,发病率有时候高达90%以上,成年绵羊的发病率相对较低[2]。该类疾病发生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季节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羊群在饲养管理期间不注重做好饲料的柔化处理,饲料过于坚硬或者养殖环境当中存在尖锐凸起物,羊群在采食或者活动过程中体表皮肤和口腔黏膜出现损伤之后,病毒就会通过损伤的黏膜侵入机体,导致病情快速传播蔓延。患病的母羊通过哺乳能够将病毒传播给羔羊,导致羔羊群体的发生流行率显著增加。由于该类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能够在污染的环境当中长时间保持致命性,只要发生一次就可以连续多年传播流行。

2、发病机理

传染性口腔病毒主要会通过嘴唇、蹄尖以及生殖器的皮肤黏膜入侵,当这些黏膜遭受到尖锐凸起物的入侵受到损伤之后,病毒就会趁机入侵大量繁殖,并且能够破坏黏膜的完整性,导致黏膜出现损伤,危及到动物的身体健康。病毒通过破损的黏膜入侵之后,潜伏周期通常在2~3天,并且能够在损伤的上皮细胞当中大量繁殖,引发棘细胞出现空泡变性,肌底细胞大量增生,同时还会造成真皮出现充血水肿,大量白细胞浸润随着空泡变性向周围和深层的组织进一步发展,组织产生液化引发水疱,水疱出现前几个小时很难被发现,以后由于白细胞侵入而导致水疱变成脓疱,脓疱上会覆盖一层薄的角质层,形成结节状,直径通常在5mm左右,脓疱逐渐生长高出皮肤表面,外观呈现暗黄色很容易破裂,破裂之后流出大黄色的脓液,体表皮肤出现坏死,最终形成结痂组织。痂皮组织呈现疣状,颜色呈现深褐色或者深褐色,牢固的附着在皮肤表面,强行剥离会导致真皮出血。该种疾病经常和坏死杆菌混合感染,病情十分复杂。

3、临床症状

通过研究结果表明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潜伏期通常在4~7天,起初在嘴唇边缘和口角上会出现很多小红斑,紧接着会生形成小结节组织,随后变成水疱和脓疱,破裂之后会形成褐色的痂皮组织,由于液体大量渗出,使得痂皮逐渐扩大,2~3周之后痂皮逐渐脱落,在患病处又会生长出健康的皮肤。病情加重时患病羊的嘴唇内侧齿龈,软腭硬腭,舌头咽喉部位也会出现痘疹和溃疡,病灶形成糜烂病斑,病斑相互融合能够形成一个大的病斑,疼痛难忍,导致羊群不能够正常采食,正常休息[3]。有的患病羊蹄部受到损伤之后,病毒可以通过损伤的黏膜切入蹄部,导致蹄冠、蹄叉处也会出现很多丘疹、水疱、脓疱,脓疱破裂之后形成溃疡面,甚至会造成皮壳脱落,由于蹄部疼痛难忍,患病羊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时一瘸一拐,长时间握地不起,很容易继发坏死杆菌。有的患病羊乳房也会出现脓疱、烂斑,最终形成痂皮组织,甚至脓疱能够蔓延到包皮、阴唇、大腿内侧的皮肤表面,但该种类型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低。

4、综合防治

4.1科学治疗

确诊为传染性口腔脓疱之后应该将患病羊单独隔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根据脓疱的位置不同实施不同的治疗原则,当前主要以清洗患病部位,抗菌杀毒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口腔存在病变的患病羊,先使用温生理盐水或者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3%的硫酸铜溶液对患病部位进行全面的冲洗,将创伤表面的脓性分泌物轻轻的去除,然后在创伤表面涂抹上碘甘油或者2%的龙胆紫溶液或者涂抹上尿素软膏。患病羊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只羊使用10mL,每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三天,增强羊群身体抵抗能力。蹄部出现病变的可以先使用3%的克辽林溶液或者来苏尔溶液将其充分清洗干净,擦干之后再涂抹上松馏油。对于体表存在结痂组织的先使用水杨酸处将结痂组织逐渐软化之后,然后使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创面进行全面的冲洗,再涂抹上龙胆紫碘甘油或者5%的土霉素软膏,每天使用1~2次。

4.2综合防治

防控该类疾病不能够从疫区引进羊群和相关畜禽产品,必须引种时应该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隔离周期通常在3~4周,做好蹄部消毒处理。受到污染的养殖管理用具,可以选择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10%的生石灰乳进行消毒。日常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体表皮肤黏膜遭受到外伤,特别是羔羊长牙阶段,避免饲料当中混有异物,要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元素,满足羊群的生长发育所需,保护黏膜健康。日粮当中可以添加适量的食盐,减少啃土、啃墙造成的黏膜损伤。对于受到该的疾病威胁的养殖场,在羔羊15日粮之后可以选择使用羊传染性脓疱病弱毒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之后,口腔黏膜接种,每只羊使用0.2mL。同时发病之后应该做好圈舍的彻底清理和卫生消毒,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彻底清除养殖场的病原微生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肉羊传染性口腔脓疱病是现代养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的羊群对该种病毒的易感性都很强,随着羊年龄的下降,发病率和致死率都会呈现逐渐升高的态势,传播速度相对较快,能够短期内引发羊群发病,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开展疾病诊治过程中,要求饲养人员提高重视程度,要对传染性口腔脓疱病的发生流行特点有所掌握和了解,当出现患病病例之后,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将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养着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宁喜.肉用绵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2008,27(4):125-126.

[2]寇玉微,杨大为,沈维力.绒山羊口腔病诊治与预防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0(2):101.

[3]王冬梅.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