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应用分析

李瑶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 214500

摘要:目的:探究阶段性护理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共有60例,均为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的时间区间为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30名慢性宫颈炎患者,实验组慢性宫颈炎患者接受阶段性护理的护理方式,参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参照组(53.33%),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给予其阶段性护理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干预慢性宫颈炎应用分析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为大肠杆菌感染,另外,葡萄糖球菌和链球菌也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腰部隐痛、白带异常、黏稠以及外阴瘙痒等[1]。目前,对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工作,能够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3]。鉴于此,本研究将选用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0例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为本次实验的研究范围,在此时间范围内,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0例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0)和参照组(n=30)。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2-38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3±0.23)周岁,病程在1-5年之间,平均病程(2.76±0.17)年;参照组患者年龄在22-37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7±0.18)周岁,病程在1-5年之间,平均病程(2.75±0.2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具体为: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内的环境安静、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帮助患者定期更换衣物,维持外阴干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其饮食方案,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工作。

实验组患者则接受阶段性护理的护理方法,具体为:(1)治疗前护理:要求在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熟悉、适应医院环境,向其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治疗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2)治疗时护理:①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于月经期结束后使用消糜栓进行治疗,1次/d,卧床12h后取出,通常28d为一个治疗周期,②对于存在宫颈息肉、囊肿的患者则应该在经期结束后的3-7d进行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应保证手术前,患者的外阴干燥、卫生,术后应保证外阴清洁,叮嘱患者术后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阴道冲洗等;(3)恢复期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地使用清洁用品,保证外阴清洁干燥,保证床单干净整洁,可以适当进行下肢按摩等,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要叮嘱患者积极进行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4)出院后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宫颈炎的预防措施,定期进行复查,预防疾病的复发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主要从生理机能、一般健康情况、精神健康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判,采用我院自制的评分表,满分为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护理满意度主要从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方面进行评判。护理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的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护理满意度行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结果

2.1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见表1)


1:两组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6282f2e6d3dbb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 ±S,分)

组别

例数(n)

生理机能


一般健康情况

精神健康

实验组

30

72.16±0.21

73.23±0.16

75.34±0.14

参照组

30

61.17±0.32

63.27±0.14

61.25±0.16

t

-

157.2677

256.5965

362.9965

P

-

0.0000

0.0000

0.0000


2.2 实验组与参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见表(2),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2:两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

30

24(80.00)

4(13.33)

2(6.67)

28(93.33)

参照组

30

10(33.33)

6(20.00)

14(46.67)

16(53.33)

X2





12.2727

P





0.0005

3.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患者多为育龄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人数增多,该病的临床症状并不严重,但容易出现反复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给予临床干预,容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5]。有研究表明,对于慢性宫颈炎的患者,给予其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6]。阶段性护理干预是一种精细化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给予其恰当的护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理的有效性,提高了临床疗效[7-8]

结合本次研究,分别给予两组慢性宫颈炎患者常规护理和阶段性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方法,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用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莲,李霞,王惠荣.阶段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J].智慧健康,2021,7(01):135-136+139.

  2. 邓寅芝.阶段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满意度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5):118+123.丛媛.慢性宫颈炎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1,28(06):45-47.

  3. 张晓辉,张春梅.阶段性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2):358-360.

  4. 张雪松.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9):166-167.DOI:10.15912/j.cnki.gocm.2021.29.069.

  5. 王会娟.优质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5):217-218.DOI:10.15912/j.cnki.gocm.2021.15.099.

  6. 刘玉湘.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1):107-108.

  7. 师小欠.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12+123.

  8. [1]傅爱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5):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