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感染问题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妇产科护理感染问题及应对措施

王兰琴 1 高瑞 2

1伊金霍洛旗札萨克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 2.伊金霍洛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

摘要:目的:在妇产科患者治疗中,探究感染护理干预对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妇产科患者74人,按照护理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护理干预(观察),常规护理(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感染类型分析,对74例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手术感染患者26位,呼吸道感染患者31位,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7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34(91.89%),对照组为27(72.97%),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在应用感染护理干预后,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以进一步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感染问题;应对措施

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妇产科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为完善的护理知识,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风险进行干预,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使患者能够快速康复,防止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为确定改善效果,本次对74例妇产科患者采取感染护理干预,对感染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的改善方向。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2018.01~2020.01月就医患者中,选择74位患者观察,观察组病患37位,年龄在(22~39岁)岁之间。对照组病患37位,年龄在(23~ 38岁)之间。患者选取的标准为:

①患者知晓详情,并同意参与研究。

②患者不存在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

③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语言沟通障碍,能够配合护理。

1.2感染因素分析

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患者感染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①手术感染,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出现感染的症状,因此需要对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首先需要对手术中使用的各种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手术后需要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防止患者的汗液流入造成切口感染的症状,缝合伤口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一旦发现伤口愈合异常,及时对患者进行营养补给。

②呼吸道感染,在妇产科护理中,呼吸道感染也是常见的感染类型,导致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主要与手术麻醉方式不当有关,针对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需要对患者病房环境定期进行清理,保证病房卫生清洁,空气质量优异,调节室内温度,至患者适宜范围内,控制患者家属的看望次数,防止外来病菌对患者造成感染,定期清洗、更换日用品,减少感染风险。

③泌尿系统感染,使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导尿管留置不当,产妇分娩胎儿头部挤压住膀胱,妊娠期生理反应造成细菌大量繁殖等因素都有可能使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这需要每天定期清洗患者的外阴,必要时可以采取抗生素进行干预,叮嘱患者每天更换一次内裤,清洗时使用开水烫洗,防止细菌大量繁殖。

1.3评价方式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结患者的感染原因,探究相应的护理应对方案。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患者的具体数据,采用计数软件处理数据,使用百分比计算定量数据,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后,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以均数标准差作为正态分布数据的表现方式,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

2.结果

2.1 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十分满意的患者有16位,基本满意患者例数为18位,不满意的患者例数为3位,护理满意率为34(91.89%)。对照组十分满意的患者人数有13位,基本满意患者例数为14位,不满意的患者例数为10位,护理满意率27(72.97%)。数据差异p<0.05,统计表格数据为以下:

表格1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

37

16

18

3

34(91.89%)

对照组

37

13

14

10

27(72.97%)

X2





2.3569

p





0.0000

2.2患者感染原因分析

总结患者的感染原因,统计表格数据为以下:

表格2患者感染因素分析

感染问题

感染例数

感染占比

手术感染

26

35.13%

呼吸道感染

31

41.59%

泌尿系统感染

17

22.97%


  1. 结论

妇产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护理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解决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感染的安全问题。在医院治疗中,妇产科患者很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患者在发生交叉感染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威胁。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科室间有着严格的分类标准,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后才可以正式上岗,但是对于一部分刚进入妇产科工作的护理人员来说,由于护理经验不足,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很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本文就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应对措施。

在妇产科治疗中手术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手术过程中医疗器械消毒不当,医务人员的护理能力不足都会诱发患者感染。在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手部消毒清洁,使用适当浓度的消毒液清洗器械,防止造成患者感染。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需要控制患者家属的探视频率,外来人员进出不可避免地会带进细菌,细菌会对患者恢复造成影响。此外也要做好病房内的环境清洁以及通风工作,防止室内空气不佳,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在气管插管时,如果操作不当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这也是导致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因此插管时需要注意操作力度,减少对患者呼吸道的伤害。在住院期间,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与尿管消毒不当以及护理操作不当有关。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感染几率与尿管置管时间成正比关系。在护理中也要每日清理患者的外阴,防止细菌繁殖造成感染。

为做好感染控制工作,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消毒制度进行护理工作,在应用医疗器械时,需要进行妥善的消毒处理,将感染源切断,如果患者家属前来探视,需要对家属进行消毒,才可以进入病房,家属探视人数不能过多。对患者也要做好宣教工作,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保证每日能够摄入足够量的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减少盐分的摄入量,如果患者的身体情况允许,需要尽快恢复运动,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使用抗生素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及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不可胡乱使用导致患者产生抗性。患者发生感染后,如果原抗生素方案无效,需要再一次进行药敏、病原学检测,对抗生素进行调整。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如果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可以适当施加一支抗生素。

综上,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根据感染原因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应对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邹丹.妇产科护理的主要感染问题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2):281-283.

[2]梁万银,王泽琴,华建.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3):113.

[3]付丽,杨海玲.分析妇产科护理感染问题与应对措施[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2):65-66.

[4]范红丽.分析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与应对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3):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