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彭建梅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精神老年病专科 四川甘孜 626000

脑卒中就是人们生活中经常提及的脑中风,该病危害性极大,发病率较高,易造成患者死亡。脑卒中患者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可保住性命,但大部分患者会产生肢体运动障碍,对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锻炼极为重要。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脑卒中是什么?

脑卒中俗称中风,该病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提及的脑梗死,另一种为出血性脑卒中,其又包含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与脑实质出血,该病病情危重,在寒冷季节该病发病率较高,并且以一天作为时间节点划分而言,中午通常为该病发病的高峰期。脑卒中致死率较高,并且大部分患者即使通过有效治疗保住性命往往也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后遗症,所以人们要加强对该病的重视。

6282f76de9ab5_html_35c202929a1f872.jpg

二、患有脑卒中后患者会产生什么表现?

脑卒中通常起病较急,因此无法明确指出该病早期病症到底是什么。一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前可能会产生短暂的肢体无力症状。从脑卒中典型症状的角度来看,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临床症状方面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前者临床症状为一侧口角歪斜或者面部麻木,一侧肢体麻木或者无力,口齿吐字不清,双眼或者单眼视力模糊或者丧失,双眼朝向一侧凝视,意识不清醒等;而后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以及意识障碍等。脑卒中累及的血管不同,其会显现不同的临床症状,累及眼动脉时,可造成患者视力减退或者失明;累及脉络膜前动脉时,会造成对侧偏瘫、偏盲、偏身麻木;累及后交通动脉受累,会造成患者感觉运动障碍以及失去定向力;累及前交通动脉,可引发某些记忆障碍。

三、引发脑卒中的因素有哪些?

引发脑卒中的因素众多,如心房颤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熬夜、缺乏体力活动、肥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因素。

6282f76de9ab5_html_91f46f5d2a9997af.jpg

四、引发脑卒中的原因?

引发脑卒中的病因众多,复杂性较高。脑动脉栓塞、颅内外动脉闭塞与狭窄、血液学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红斑狼疮、炎症、风湿性关节炎、感染、结节性大动脉炎等均存在促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而脑动脉畸形、动脉瘤、外伤等因素均存在促发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期间需注意哪些问题?

(一)越早训练越好

部分研究指出,脑卒中患者于患病后前3个月开展康复锻炼,可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此阶段也被称为脑卒中康复的黄金时期。通常情况下,待脑卒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且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48h,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患者即可展开康复锻炼,患者锻炼时间越早,患者预后效果越好。

(二)康复锻炼需要长期坚持

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并非一个短期的过程,其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依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对患者康复锻炼的计划进行调整,并且患者不同康复时期锻炼的目的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患者处于急性期,康复锻炼的目的为对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进行抑制,并对正常运动模式进行重建,并增强患者肌肉力量;而当患者处于康复期时,康复锻炼的目的为对患者的主动运动能力予以增强,并降低脑卒中并发症发生风险。

(三)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需要由专业的康复医生或者康复师指导进行,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锻炼难度与锻炼量。例如待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应注意患者患肢的摆放位置,如可将患者患侧上肢肩关节内旋15°、外展50°,使肘关节与胸部齐平,使患者手掌拇指指向鼻子方向,患侧下肢应膝关节、髋关节伸直略屈,小腿和足背屈呈90°夹角,此种体位可降低人为畸形发生风险。待患者可以在床上活动时,患者可于家属协助下开展床头抬高坐位训练与床上翻身训练;待患者可以下床后,可在康复师指导下开展床边坐-立运动训练、床-轮椅移位训练等,患者及家属不得盲目练习,必须注重训练的标准性,如拖拉步态、划圈步态等。

(四)科学掌握每一个动作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必须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在锻炼过程中患者要严格依据相关规范与标准进行,从而保证患者做出的每个动作均科学、有效。

(五)控制好运动量,防止锻炼过度

开展康复锻炼前,必须要事先了解患者体能状况,并依据患者体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方案,不得急于求成,要严格控制运动量,需保证充足营养供应与患者良好身体状态的基础上进行锻炼。

(六)锻炼期间不得仅锻炼功能障碍部位

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期间需注重整体性与协调性,不得仅针对某一部位进行锻炼,锻炼过程中需兼顾到各肌肉、各关节,从而整体改善脑卒中患者身体机能。

(七)记录好锻炼记录

康复师、医师或家属需记录好患者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康复锻炼进行情况,并要以记录的内容为依据,针对性制定或调整后续的锻炼计划。除此之外,通过记录的内容可使患者了解自身的进步与不足,对患者后续康复锻炼的开展大有裨益。

(八)做好准备与防护工作

患者开展康段锻炼前需先做好热身活动,并且要做好相关防护,在实际锻炼期间,要保证患者衣服合身,并且不得为患者穿过于紧小的衣服,从而避免患者于康复锻炼期间发生扭伤、拉伤等状况。

(九)康复锻炼需要有规律性

无论何种康复锻炼均需在规定时间内展开,只有如此方可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脑卒中患者在锻炼过程中,切记不可偷奸耍滑,要按时按量完成规定锻炼任务,并要日复一日的坚持,进而改善自身预后。

在生活中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具备发病率高、易复发、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并且该病预后效果较差,因此于生活中做好脑卒中的预防工作十分必要。首先脑卒中发病前的预防,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饮酒,减少吸烟,养成低脂低盐的饮食习惯,并要对血脂、血压、血糖等易患因素进行控制。其次患病后的预防,其目的防止病情复发,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若存在慢性房颤或心源性栓塞的患者,需服用抗凝药物。

结论:近些年,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人们对该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人们要加强对脑卒中的认知,养成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加强运动锻炼,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从脑卒中患者的层面而言,患者需谨记康复锻炼中需注意的问题,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锻炼,持之以恒,从而改善自身预后,恢复自身身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