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初步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船舶与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初步设计

张君华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 江苏 靖江 214532)

摘要:船舶与海洋工程庞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种众多。产品以多品种、单件生产为特色。随着国内外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涌现,船厂原有的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制约着船厂的发展。

关键词:船舶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1前言

我国造船工业同日本、韩国等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建造周期长、产量低、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以及优化施工建造方案和工艺设计,达到省料、省工、降低建造成本的目标,实行全过程成本和进度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建造单位在生产计划管理方面,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相对较弱,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处理的阶段。为了转换造船生产管理模式,需要变传统造船方法为壳、舾、涂一体化和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区域造船法。这是系统优化造船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大生产量的过程。不断提高“高效” 和“柔性” 的水平,以中间产品为向导,按区域组织生产,建立以降低成本、缩短建造周期为目标,以科学控制生产进度、优化分配资源为手段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PMIS)是客观的需要。

2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当公司决定实施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后,首先应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亲自挂帅,主管信息化建设部门作为工作小组主要人员,便于明确项目目标、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配置必要的人力物力;各管理部门任命兼职信息联络员一名作为组员,负责部门与工作小组联系。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需求分析、数据收集和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船舶管理公司将自身对软件应用的需求和公司管理流程等信息提供给软件开发人员,作进一步沟通和交流,最好是由软件公司和公司信息部门共同走访各管理部门,对软件修改达成一致要求。数据收集:该项工作涉及的部门多,数据信息量大,必须依次有计划地执行,主要分为公司数据收集和船舶数据收集。公司数据收集主要内容有各部门管理的台帐报表以及管理所需要输入和输出的内容。船舶数据收集主要是对船舶基础数据的收集,公司事先做好统一表格,按要求填写好,数据必须做到规范、真实、有序。数据分析:该项工作由信息部门对汇总后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然后交由软件公司进行系统移植准备。

第二阶段:公司版个性化、数据移植和试运行。

应用程序个性化:软件开发公司根据管船公司提供的需求分析对软件进行个性化改动。当程序改动好之后,在试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较多,由于程序改动发生的关联数据未及时考虑,在应用时发生的问题会反映出来,这时需要多次调试,以达到正常使用的目的。数据移植:将前期整理完成的数据移植到船舶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岸基版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主要是针对船公司使用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当公司版运行正常后才可逐步向船舶推广。

第三阶段:船舶版安装调试和试运行。

船舶安装调试分为二批进行,首先在三到四艘船舶上试用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如发现问题可对程序进行更新,在安装时可考虑上船进行应用培训。当船舶版可完全正常使用时,第二批试运行在公司船舶上全面推广。在系统推广阶段,难点是船员应用培训,由于船员大多不熟悉管理信息系统,还具有船员调动频繁,流动性强等特点。我们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首次培训在上船安装船舶管理信息系统时进行,采取提供多媒体教学材料供船员自学等措施;将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列入到体系培训计划中,提高船员培训的自觉性;在船干升职前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予提职;采用互交式培训,设立网站论坛,在论坛中解答船舶的问题,供参与者交流。

3完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措施

3.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一,船舶管理部门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改进与完善相关的规定,更好地规范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第二,强化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工作,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并定期对操作系统与硬件设施进行更新。第三,构建船舶内部控制体系,采取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的形式进行管理,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同时还需要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落实内部监督工作,强化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3.2为船舶管理相关人员安排必要的培训活动

对于在职的船舶管理人员,必须要求其加强学习,更新相关知识与技能,不仅要能够熟练应用相关软件,还必须具备使用操作系统和日常维护计算机的能力,尽可能多地学习与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工作流程与方法,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船舶管理人才,确保其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此外,还需要注重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信息系统人才,加强管理团队建设,通过促进新老职员相互学习的方式,整体上提升工作效率。

3.3在船舶项目管理中应用 PDM 系统建立船舶生产设计项目管理模型

在船舶生产设计项目中,借助 PDM 系统可以妥善解决诸如无法对任务的设计输出进行准确定义、所建立的产品开发任务树较为粗略、管理层难以有效协调处理项目工作等问题。在应用 PDM 系统时,需要先确定相关的模块框架图。一般情况下,船舶设计工作需要将同个类型的船型归类为一个项目,在此之下分设产品,产品下分多个分段,分段之下为轮机、船体与电气等多个专业。此外,应确定船舶生产设计的项目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每个分段下面细分出各干枝节点,根据图表、文档等相关操作要求细分出各干叶节点,以此形式对父、子、孙隶属关系进行管理。PDM 系统能够在船舶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项目管理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其除了能够为项目过程管理、执行与控制计划、促进项目实体化等方面提供辅助管理,通过项目任务树详细展示具体的细节,还可以有机结合船舶生产设计的过程信息及设计输出完成动态控制。在船舶产品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一般一个项目对应一艘船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内容确定相关的人员分工及任务分配工作,但此类分配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其需要结合项目的参与时间、内容和工作性质等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动态分配的目的。

3.4提升 PDM 系统在船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 PDM 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船舶项目设计开发人员通过网络图建立产品的具体开发流程体系,并且明确体现各个活动节点的名称、工期、任务说明、执行角色以及任务输出等属性与互相之间的先后关系,实现规划企业项目管理流程的目标。因此,应不断提升 PDM 系统在船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第一,在实际的开发项目中应用典型流程,建立项目团队,确定各任务的实际执行人和起始时间、终止的时间,让每一个任务都能够拥有对应的输出和输入签审流程。第二,可以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统计,尽可能地平衡项目的参与人员负荷情况,提升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第三,借助甘特图体现项目各环节的进度情况,采取将任务发送到任务箱、预警等形式推进项目工作,达到有效控制项目进度的目的;借助 PDM 项目管理系统将传统的串行模式生产设计流程替代为当前的并行模式。

4结语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在使用船舶信息系统后,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规范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徐海祥.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船海工程,2008(04):183-184.

[2]邓文彬.船舶与海洋工程产品设计的领航员[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6(09):44-45.


姓名:张君华,性别:女,出生年月:1986.08,民族:汉,籍贯:江苏镇江,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船舶船体生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