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监督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国家审计监督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制研究

翟文军

岚山区审计局, 山东 日照 276808


摘要: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促使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因此,乡村发展落后、乡村贫困一直是制约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原因,乡村与城镇发展脱轨、乡村与城镇贫富差距大、乡村发展滞后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最为明显的部分。乡村能否摆脱贫困、能否实现富裕、振兴关乎着我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落实,国家审计日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利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利用资源环境审计可以促进生态绿色发展,利用民生审计可以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利用扶贫审计可以促进脱贫顺利完成。

关键词:国家审计;监督;乡村振兴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伟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乡村振兴审计对于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损失浪费,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现有成果具有深远影响。乡村振兴审计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审计人员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艰巨挑战。

1开展乡村振兴审计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为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加大了涉农资金对乡村产业的投入,开展乡村振兴资金审计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损失浪费,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到更高的发展阶段。乡村振兴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广、领域多,对促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问题也有重要意义。

2国家审计监督法律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审计监督独立性受限

目前,我国国家审计采用行政型监督模式,国家审计隶属于行政机关管辖,审计监督对象仅限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审计法中明确了我国审计机关职权层级,即实行双重领导制度,地方审计同时接受上级审计机构和本级政府的双重领导。然而,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双重领导下的审计体制与国家治理需求背道而驰,最重要的体现即地方政府对国家审计行使职能形成干预,由此造成地方审计的独立性缺失。审计项目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时,地方政府往往会过度干预国家审计工作,掩饰审计结果,行政权力对地方审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导致地方审计监督无法查处更加深层次的弊端。

2.2审计资源统筹欠佳

随着国家审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承担的审计任务与拥有的审计资源不相匹配,审计任务重而审计资源少。国家审计亟须统筹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效果。同时,我国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对实施审计监督需要大量的审计资源。如果审计资源统筹利用不佳,极易出现重复审计与审计空白。如某特派办与地方审计机关对同一项扶贫资金重复审计,不同审计小组重复收集同一项目资料。这既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又增重工作人员负担。

2.3审计法律责任界定模糊

我国审计监督法律责任在落实上存在一定困难。审计法中对审计法律责任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审计机关以及审计人员而言,就仅有单条原则性质规定,而非具体实施规定,并且不具备操作性。国家审计在实践之中,当其在执法过程未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在权力面前放弃原则、因人情关系选择性忽视重大问题时,审计法律制度难以对其进行责任认定。而法律责任难以落实,间接性对违法违纪行为形成助长趋势;同时,审计法律责任对审计实施机构及人员只明确了行政及刑事责任,无民事责任问题,因违反规定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追究。因此,审计法律责任的模糊进一步阻碍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3国家审计监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建议

3.1构建、完善乡村振兴审计监督体系,巩固审计成果

适时构建和完善乡村振兴审计监督体系,能够对现行的审计组织模式加以优化,统筹审计资源;制订可行性较强的实施方案,以此方案作为指导开展工作;优化取数范畴,规范最优取数方法,大数据审计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伟大战略的实施是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也标志着我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审计机关实施的乡村振兴审计这一工作,为这一战略的实施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过审计调查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揭示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指导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政府投入的用于乡村振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损失浪费,并且把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提升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3.2加强国家审计独立性建设

我国审计监督模式应由“双轨制”模式向立法型审计监督模式逐步转变。首先,应从现行国家审计监督模式的结构性上进行调整,比如调整审计机构行政级别,延长审计长任期,以行政地位的提升直接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及独立,以进一步提升权威性。其次,对国家审计监督的垂直管理进行纵向强化,脱离地方政府对地方审计部门的干预,削弱双重领导属性的地位,弱化地方审计与地方行政机关的直属管辖关系,最大化减少其他行政干预。最后,国家审计监督模式可逐步过渡为立法型审计监督模式,监督重点放置于中央部委,在监督委员与审计机关的共同合力下充分对国家审计独立性进行保障。

3.3进一步完善绩效审计的法规建设

绩效审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治理的需求,应进一步完善绩效审核法律法规,以推动治理职能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推进行政绩效审计,持续对民生等重点项目进行审计,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审计的效能,而且层层细化的审计绩效监督模式也可以提高审计机构的工作效率。应建立一套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评价细则,为相关调查提供准绳。对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而言,应当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包括是否有效利用资源,是否在工作中达到既定目标等。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绩效审计的评价对象不同,可以应用传统财务审计方法,也可以采用以结果为重点、以问题为重点的审计方法,准确分析、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3.4建设高素质审计人才队伍

目前基层国家审计人员不足,基层审计工作繁琐、工作任务多,压力大,审计工作性质决定审计人员需要经常出差、进行实地上门走访、经常加班,而审计人员工资薪酬水平并没有与工作量匹配,且审计工作也很容易受到被审计对象阻碍排斥,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现有基层国家审计人员的不足,无法保证国家审计工作监督质量,无法保证审计工作任务如期如量完成。当前我国的复合、创新性人才严重缺乏,创新、重点项目所使用的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等审计方式都需要计算机、法律等方面专业知识,而目前审计人员一般都是财务会计类人员,知识体系单一。当前大部分审计人员无法站在宏观角度提出建设性专业意见,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无法满足国家审计发展需求。基层审计人员没有很好的发展平台,审计人员选拔、提拔机会较少,审计部门人员工作职位较稳定,不同部门选调机会少,工作奖励机制缺乏,导致审计机关无法留住优秀专业审计人才。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及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社会治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乡村振兴审计是审计机关面临的一项艰巨、复杂、持续的重要任务。在新发展阶段,国家审计应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审计监督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兆东,巫心培,李鹏,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扶贫审计研究[J].财会月刊,2020(21):86-90.

[2]李涛,吴彧端.国家审计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索[J].财会通讯,2020(3):108-110,139.

[3]姚家宝.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作用[J].财会学习,2021(17):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