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胡圣元

江西省南昌市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330022


摘要: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友谊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对40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人依恋与积极应对、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友谊质量无相关关系。积极应对在依恋回避和友谊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和友谊质量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在成人依恋和友谊质量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友谊质量;中介作用


1引言

个体从青春期开始在情感上的需求和依赖对象由父母转移到亲密朋友,并且对于亲密朋友的支持越发依赖。友谊质量是个体对朋友之间所提供的陪伴、支持、帮助、安全感以及冲突水平的评价。高质量的友谊关系对大学生减少孤独感、增强主观幸福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具有重要影响[1][2]

依据Bowlby依恋理论观点,个体在童年的依恋经历中所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在成年早期阶段良好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交往的信息交流,甚至影响个体在人格各方面的形成。研究发现青少年与成年早期的个体的同伴关系的质量与依恋风格具有紧密联系[3]

应对,即个体面对应激源和应激情境时主动做出一切有目的的认知或者行为努力。有研究指出依恋类型与应对方式存在重要关系[4],安全型依恋个体倾向积极应对,非安全型依恋个体则往往选择消极应对方式。

目前研究中关于应对方式在大学生成人依恋和友谊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较少,且没有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中介机制的差异进行比较。因此本研究考察应对方式在成人依恋和友谊质量之间的影响机制。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招募江西省内外高校的409位大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2.9%。其中男女生分别有148人、232人,占总人数38.9%、61.1%。

2.2研究工具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采用中文版《亲密关系经历量表》[5],该量表包含回避和焦虑两个维度。采用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李克特7点计分,本次测量的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的科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906、0.859、0.898。

友谊质量问卷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6],共有18个题目,包含5个维度。采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李克特5点计分,该量表此次测量的科隆巴赫系数为0.758。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7],共20个条目组成。采用1(不采用)~4(经常采用)李克特4级计分。问卷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本研究中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的科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790、0.828、0.750。

2.3数据分析

采用SPSS25.0和Process4.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研究结果

3.1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和友谊质量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积极应对、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积极应对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友谊质量无相关关系(p>0.05)。

62834ea7b194d_html_75901c35480f97.png

3.2对方式在大学生成人依恋和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从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消极应对与友谊质量无显著相关,因此进一步考察成人依恋、积极应对和友谊质量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通过Process4.0来操作,选择Bootstrap抽样5000次计算,设定95%置信区间,若置信区间无零点,表明中介效应存在。设定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为自变量(X1,X2),积极应对为中介变量(M),友谊质量为因变量(Y),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由表2可知,依恋回避、积极应对与友谊质量的中介模型成立,积极应对在依恋回避和友谊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果量0.201;依恋焦虑、积极应对与友谊质量中介模型成立,依恋焦虑对友谊质量的影响路径中包含零,说明积极应对在依恋焦虑和友谊质量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效果量为0.485。

62834ea7b194d_html_503594000d4827ea.png

4讨论

相关分析中,大学生成人依恋、积极应对与友谊质量呈显著相关,消极应对与友谊质量相关不显著。成人依恋模型理论指出回避和焦虑程度越高的个体越倾向消极应对且越不倾向积极应对,说明个体所表现的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是消极的。个体回避与焦虑程度越低,友谊质量更好,说明安全型依恋个体在评估友谊关系是否获得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时是非常自信的,并且他们有足够的信心让对方感受到同样的亲密和陪伴。积极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在解决友谊冲突时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有可能会促使友谊关系的发展更加和谐,加深双方的情感亲密程度。

本研究发现,积极应对在依恋回避和友谊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和友谊质量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说明大学生成人依恋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个体友谊质量产生影响。安全型依恋个体会更容易接受、体验压力事件中的恐惧和威胁,并有效地调节自身情绪,或者向他人求助;非安全型依恋个体更注意压力事件中不安全和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大学生与他人建立的不同依恋关系,是个体应对资源的来源,当大学生在友谊关系中有回避倾向或衡量是否可以依赖他人时,面对压力情境会更加犹疑和困扰自己能否得到更多支持和关注,而这些支持和关注是促使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的影响因素,同样也是友谊质量维持和改善的重要驱动力。

综上可知,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对友谊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注意疏导大学生消极情绪,给予大学生心理上更多支持和社会资源,引导他们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这对改善大学生友谊质量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温燕.(2014).大学生友谊质量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2]李玲淋.(2019).留守初中生友谊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四川师范大学.

[3] Kerns K., & Stevens A. (1996). Parent–child attach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Links to social relations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5,323-342.

[4] Mallinckrodt B., King J L. & Coble H. M. (1998). Family dysfunction, alexithymia and Client Attachment to Therapis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45(4),497-504.

[5]李同归.(2006).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心理学报, (3),399-406.

[6]邹泓,周晖,周燕.(1998).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43-50.

[7]解亚宁.(1998).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6(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