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疫苗接种方案对儿童群体接种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流脑疫苗接种方案对儿童群体接种效果的影响

秦文华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于河中心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1057

摘要:调查分析把不同的流脑疫苗序贯运用于儿童群体的接种效果。方法:调查开始的时间在2019年的3月,结束的时间为2019年的10月,把在此期间进行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以及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AC)免疫接种的儿童进行调查,共计调查的儿童对象为76例,划分为调查组与参照组,参照组实施了MPV-A疫苗,调查组实施了MCV-AC疫苗。在对患儿增强免疫的前后时间段内抽取儿童的血清标本,并对其抗体的水平进行有效的检测。结果:在增强免疫的前后过程时间段内,调查组和参照组在A群抗体的阳性率以及GMT方面并没有较为显著的数据差别(P>0.05);MPV-A和MCV-A的接种儿童在A群以及C群抗体的阳性率以及GMT组内比较都有较为显著的数据差别(P<0.05);MPV-A与MCV-A在增强免疫之前,C群抗体GMT有着较为显著的数据差别(P<0.05),增强免疫之后,两组之间的C群抗体GMT无差别(P>0.05)。结论:对于基础免疫来说,不管使用何种疫苗增强免疫,MCV-AC以及MPV-A都能够有效的增强免疫,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达到较好的免疫应答,降低流脑的发生率。

关键词:接种;儿童群体;疫苗;流脑

前言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于感染脑膜炎奈瑟菌所引起的,由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医学上,将此种病症称之为流脑,有着将近10%~15%的死亡率,一般情况下,治愈的患者也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后遗症。就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脑膜炎奈瑟菌是当前全球范围之内十分常见的,细菌性脑膜炎致病菌按照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所存在的区别,可以分为多个亚群,在我国范围内,主要是以A群为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C群流脑的发病率出现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发生了局部地区流行及爆发的现象[1]。处于6个月~2岁的儿童更容易感染上C群流脑,对于C群多糖抗原的免疫应答比较低。把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以及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AC)作为基础免疫,在短期时间内,免疫效果较好。本篇文章针对这两种免疫苗免疫的特征以及持久性展开了调查,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于2019年的3月~2019年的10月开展,把在此期间进行MPV-A以及MCV-AC免疫接种的儿童进行调查,共计调查的儿童对象为76例,划分为调查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38例。入选条件:年龄处于6至24月龄的健康儿童;本次调查在监护人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监护人签署调查同意书。排除标准:拥有流脑疫苗接种禁忌的儿童;拥有流脑疫苗接种史以及流脑病史的儿童。调查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5.63±2.45)个月,男女各有20、18例;参照组儿童的平均年龄为(15.86±2.68)个月,男女各有21、17例。基础资料无差别(P<0.05)。

1.2方法

1.2.1基础免疫

调查组的儿童应用了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国药准字S20060078),一共接种两剂,每次接种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每次剂量在0.5ml;参照组的儿童应用了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疫苗(国药准字S10820032),总共需要接种两剂,每次接种的间隔时间为3个月,剂量为0.5ml。注射与儿童的上臂三角肌部位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每个疫苗都由国家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发,储存环境为2~8℃的避光处。

1.2.2增强免疫

所有儿童都运用了MCV-AC疫苗,第二年需要再接种1剂,每次接种的时间间隔为1年,剂量为0.5ml,注射的部位在上臂的三角肌处。

1.3检测指标

所有儿童在增强免疫接种的当天,以及加强免疫之后的4~5个星期,使用静脉抽血的方式采取3ml的血液标本,把血液进行血清分离之后,保存于零下20℃的环境当中。再送去检验之前,必须要将血液标本的分组资料进行隐藏,采取盲态检测方式。增强免疫前后血清当中的A群以及C群脑膜炎球菌血清杀菌抗体滴度,使用的是血清体外杀菌试验检测。

1.4统计学应用

此次数据所得采取了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主要包括GMT、阳转率和A群和C群的抗体阳性率等,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P<0.05表明数据差异显著,拥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增强免疫前后的A群抗体水平对比

在增强免疫的前后过程时间段内,调查组和参照组在A群抗体的阳性率以及GMT方面并没有较为显著的数据差别(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儿童增强免疫前后的A群抗体水平比较

组别

阳性率(%)

GMT(1:X)

加强免疫前

加强免疫后

X2

P值

加强免疫前

加强免疫后

t值

P值

MCV-AC(n=37)

18.91

98.15

58.13

0.000

2.14

241.32

19.261

0.000

MPV-A(n=37)

14.37

101.21

100.21

0.000

1.75

225.34

31.376

0.000

t/X2

0.421

0.765



0.721

0.287



P值

0.532

0.372



0.433

0.797



2.2两组儿童增强免疫前后的C群抗体水平对比

MPV-A和MCV-A的接种儿童在A群以及C群抗体的阳性率以及GMT组内比较都有较为显著的数据差别(P<0.05);MPV-A与MCV-A在增强免疫之前,C群抗体GMT有着较为显著的数据差别(P<0.05),增强免疫之后,两组之间的C群抗体GMT无差别(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儿童增强免疫前后的C群抗体水平比较

组别

阳性率(%)

GMT(1:X)

加强免疫前

加强免疫后

X2

P值

加强免疫前

加强免疫后

t值

P值

MCV-AC(n=37)

0

89.35

73.325

0.000

1.25

105.45

-15.243

0.000

MPV-A(n=37)

0

93.25

123.34

0.000

1.11

105.54

-24.321

0.000

t/X2





5.324

0.043



P值





0.005

0.965




3.讨论

在我国,流脑最为常见的以A群流脑为主,因此,接种的疫苗也多以MPV-A为主,近几年来,C群脑膜炎球菌出现了局部地区发生以及爆发的现象,因此,MCV-AC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多。MCV-AC以及MPV-A是国家在儿童免疫规划范畴之内的流脑疫苗。MPV-A从儿童6个月大开始,每3个月注射1针,共计注射2针;年龄在3岁及其以上的儿童,只需要注射1次。MCV-AC介绍的儿童年龄范围为6个月~15周岁,共计接种2针,每次间隔的时间为1个月[2]。当儿童的年龄达到了2岁之后,仅仅只需要接种1针,在第2年加强免疫一般情况下,加强1次[3]。相关临床资料表明,年龄在两岁以下的儿童,不管是接种何种疫苗,都有着十分良好的免疫效果,然而,关于血清抗体持续时间,却有着诸多的观点,一些儿童在接种MCV-AC的1年之后,A群以及C群的抗体阳性率在90%以上,一些儿童在接种1年以后,抗体阳性率仅仅只有25%。

综上所述,对于基础免疫来说,不管使用何种疫苗增强免疫,MCV-AC以及MPV-A都能够有效的增强免疫,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达到较好的免疫应答,降低流脑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姜敏.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医药界,2019(10):161-161.

[2]张莉.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157-158.

[3]马雪梅.儿童安全接种疫苗对预防效果的影响[J].健康必读2021年16期,25-26页,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