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护士职业压力源及应对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急诊外科护士职业压力源及应对观察

黄芳 马金艳 张旭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650021

【摘要】目的:研讨急诊外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并制定应对措施改善。方法:我院急诊外科于2021年7月开始针对护士的职业压力源进行分析以及制定对策应对,比较应对前(2021年1月-6月)、应对后(2021年7月-12月)在我科任职的28名护士的心理及职业压力情况。结果:制定措施应对后,护士的焦虑及抑郁评分、职业压力源评分均低于应对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急诊外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并积极制定措施应对,有利于保障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减轻其职业压力。

关键词】 急诊外科;护士;职业压力源;应对措施

急诊外科是医院较特殊的一个部门,具有人员流动复杂、工作强度大以及突发事件多等特点,在该科室任职,护士通常需要承受较大的职业压力以及心理负担,若未能准确掌握其职业压力源并积极应对,极易危害到护士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下降[1]。鉴于此,我院急诊外科于2021年7月开始针对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展开分析,并制定相关措施应对,取得较满意的干预成效。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入组的28名护士于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急诊外科任职,均为女性,年龄最高者31岁,最低者22岁,年龄均值为(25.08±3.18)岁;护龄最长者8年,最短者1年,护龄均值为(3.52±0.82)年。入组护士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属于自愿参与。

1.2 方法

2021年7月,我院急诊外科开始使用我院自制《急诊外科护士职业压力源调查与统计表》对科室护士的职业压力情况展开调查,问卷共5个项目(护理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管理、管理及人际关系),通过调查掌握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并制定相应措施应对,包括:①加强心理安抚。由我科护理主管对所有急诊护士实施心理疏导及支持,认真倾听其倾诉,对急诊护士提出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并借助心理暗示法、语言鼓励法等,引导其树立积极应对工作压力源的信心,解除不良心理问题。②消除职业压力。通过定期培训、反复演练等方式,指导急诊护士合理安排工作内容,有条理、从容落实脑力工作及体力工作,并加强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③加强适应能力。急诊护士的工作任务较重,并且需要随时应对病情危急的患者,为提高其对急诊科工作的适应能力与抗压能力,护士主管需要定期落实专业能力练习工作,使急诊护士能够尽早接触临床各种病型的患者,明确相关抢救护理流程,提高工作能力及信心。

1.3 评估项目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2],评估应对前后急诊护士的心理状况,2项量表均为20~80分,得分越低则表明心理状态越有改善。同时借助上述我院自制问卷表调查应对前后护士的职业压力情况,其中护理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患者管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等项目计分均为20分,得分越低则职业压力越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选用SPSS 20.0软件,对计数资料做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做t检验,完成后各以率(%)与(629477973b44b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的形式记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对前后急诊护士的心理状况分析

制定措施应对后,急诊护士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应对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应对前后急诊护士的心理状况分析629477973b44b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s,分

组别

焦虑心理

抑郁心理

应对前(n=28)

50.38±6.15

49.33±5.29

应对后(n=28)

37.43±4.86

35.80±3.99

t

8.742

10.804

P

0.000

0.000

2.2 应对前后急诊护士的职业压力情况分析

制定措施应对后,我院急诊护士在护理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等职业压力源评分上均低于应对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应对前后急诊护士的职业压力情况分析629477973b44b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s,分

组别

护理工作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

工作环境及资源

患者管理

管理及人际关系

应对前(n=28)

15.07±2.15

17.01±2.86

14.85±2.08

16.83±2.93

15.13±2.26

应对后(n=28)

7.31±0.92

10.32±1.73

9.98±1.04

9.67±1.32

8.42±1.16

t

17.558

10.590

11.081

11.789

13.9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急诊外科的护理工作有较大的风险性及不稳定性,并且工作量较大,容易形成强烈的压力源,促使急诊护士产生疲劳感以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工作效率[3]。此次研究中,我们结合其他资料及既往经验,总结出急诊外科的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护理工作、患者管理等几个方面,并据此制定措施加以应对,由资深的护理主管对急诊护士开展规范的心理疏导,并通过定期培训、专业技能练习以及反复演练等方法,尽可能地消除急诊护士的职业压力,提升其适应能力。结果显示,应对后我科护士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各压力源评分均显著下降,低于应对前(P<0.05),急诊护士的心理状态及职业压力均明显减轻,这对于急诊外科护理工作的顺利、高效落实也更有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急诊外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并积极制定措施应对,有利于保障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减轻其职业压力,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徐松梅,张新平,吴成见. 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4):13-16,21.

[2]徐永娟,刘志梅,位兰玲,等.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资本对共情疲劳影响的路径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6):2162-2167.

[3]刘云莉,李革红.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