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呼吸内科疾病临床治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肺炎呼吸内科疾病临床治疗研究

徐琳

潍坊市潍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021

摘要:目的:对肺炎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展开治疗之后的最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此次调查时长周期为1年,调查始于2018年4月,结束于2019年4月,将在此期间接受临床治疗的22例肺炎患者作为基础的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了常规式的治疗手段,对肺炎患者整体的治疗时长以及最终治疗的有效率进行综合性观察和评估。结果:本次调查的22例肺炎患者平均咳嗽停止时长为(4.5±1.6)天,平均的退热时长为(5.9±1.2)天,平均的住院时长为(10.8±1.5)天。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治疗时长之后,患者得到了彻底好转,效果显著的人数为3例,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恢复,有效果的人数为17例,另有2名患者治疗无效,没有在治疗周期中出现任何病情好转,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治疗之后的15天之内康复出院。结论:针对患有肺炎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的过程当中,有效地运用常规式的治疗方式,有着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整体的住院时长比较短,可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和痊愈,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肺炎;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治疗效果

前言

一般情况下,呼吸内科疾病的引发因素以病原体感染为主,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原则相对来说十分简单,并且造成疾病的菌种也十分单一。患者在发病之后,最初表现的临床症状已呼吸急促以及呼吸困难,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脱水、食欲消退等症状为主。近些年来,因为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各种疾病也发生了变异,致使治疗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并且患病人群数也在不断的上升[1]。呼吸系统疾病有着临床病症明显以及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彻底根治难等特征,在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有效地实施常规式的治疗手段,能够进一步把控住肺炎的病情发展,消除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症状以及炎症,促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2]。本篇文章针对肺炎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应用常规食治疗方案的最终治疗效果展开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和结论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共计调查了22例肺炎患者,在这当中,有15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龄处于22~29岁之间,平均年龄达到了(25.7±0.9)岁,患者患病的周期处于3~6天,平均患病周期为(4.3±0.5)天。本次接受调查的患者均知晓调查的具体内容和项目,且签署调查同意书;本次调查排除患有严重功能性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的患者,此次调查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

1.2方法

在肺炎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应用常规式的治疗方式,主要的治疗内容包括:为患者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mL:0.2g,批号:国药准字H20060026),每次使用的剂量控制在0.4g左右,将该药物溶于300mL的生理盐水当中,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为患者给药。在静脉滴注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每250mL静脉滴注的时常应当在2h及以上,从而到患者的疾病能够彻底治愈。

1.3观测指标

对接受调查的肺炎患者整体的治疗时长以及有效率进行观察和评估。调查的整体有效率:当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咳嗽症状完全消除,并且体温、临床表现趋于正常,则说明效果显著;当患者治疗之后,咳嗽症状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并且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临床表现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那么则说明有效果;当患者的咳嗽频率并没有降低,甚至出现了恶化的情况,体温仍然没有任何好转,临床症状也没有改善,则说明无效果。

1.4统计学应用

此次的调查数据都应用了SPSS20.0统计学软件做相应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为标准差,采用t检验,当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肺炎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应用常规式的治疗方法,调查结果表明,22例患者平均咳嗽停止的时长为(4.5±1.6)天,平均退热的时长为(5.9±1.2)天,平均住院的时长为(10.7±1.3)天,治疗有效率为90.9%。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长比较

调查例数

平均咳嗽停止时长

平均退热时长

平均住院时长

治疗有效率

22

(4.5±1.6)

(5.9±1.2)

(10.7±1.3)

90.9%


3.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产生与当前的雾霾天气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在进行呼吸内科疾病治疗的过程当中,必须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并掌握疾病的具体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用药,在治疗结束之后,必须要做好定期复查的工作,保障患者能够痊愈。不仅如此,还应当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针对疾病进行健康宣教,当前,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速度越来越快,并且潜伏期也越来越短,临床治疗的难度进一步提升。肺炎是呼吸内科疾病当中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其病症特征大多不典型,且病情发展较快,再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要对病情情况以及病情变化实时掌握,根据病原菌的具体种类,可将肺炎划分成为以下几个部分

[3]。(1)革兰阴性菌感染。此种类型的病菌有着数量繁多的特征,最为常见的菌种类型以大肠埃希氏菌以及克雷伯杆菌为主;(2)呼吸道条件致病菌感染。这种类型的病菌一般都是因为口腔内部真菌以及厌氧菌感染所引发的;(3)混合感染。此种类型的病菌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抗生素滥用所引发的,导致病原体发生了耐药性的情况出现变异,在具体治疗的环节当中,必须要根据病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青霉素当然是当下抗生素当中的首选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万古霉素以及利福平和亚胺培南等药物,在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进行大剂量的静脉注射,能够实现病症消除的目的[4]。等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发生了缺氧的症状,应当实施吸氧处理,并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从而达到并发症预防的目的。如若治疗的患者年龄较大,那么,应当增强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力度,在饮食上尽量保持清淡,从而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针对患有肺炎,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的过程当中,有效地运用常规式的治疗方式,有着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整体的住院时长比较短,可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和痊愈,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石莉莉. 间质性肺炎的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效果探究[J]. 名医, 2019(10):153-153.

[2]舒治利, 莫兰英. 碳酸氢钠治疗重症肺炎呼吸机使用患者引起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观察[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S01):270-270.

[3]彭爱丽.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饮食保健 2020年7卷32期, 82页, 2020.

[4]张玉沛, 张林丰. 莫西沙星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学, 2021, 27(25):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