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张宇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安全及质量管理体系日益成熟,陆续解决了多项管理问题,如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引入先进技术措施与管理手段等,有力推动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并为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意见。但仍存在诸多管理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常见管理问题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素质较低、人员安全教育力度不足、监管力度薄弱等。建筑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强化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概述

1.1概念

1.1.1安全管理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是基于现代化管理理念,采取科学方式与多项方法措施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监控,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过程,具体表现为对项目安全生产计划的制定、控制、协调实施与监督行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为有效规避施工风险隐患,最大限度预防工程事故与突发问题,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将安全管理核心目标分解为若干具体管理目标,如安全与生产相互统一目标、安全与质量相互包涵目标、安全与速度相互保证目标等。

1.1.2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为实现产品既定质量目标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对建筑施工质量全部影响要素进行有效把控,通过开展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等行为,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1.2管理特征

1.2.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征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安全管理活动将受到外部因素的约束,在工程建设期间容易出现突发问题与工程事故。

(1)质量影响因素多。施工工艺、人员、环境、机械设备与材料等因素都将对工程施工安全造成影响。

(2)隐蔽性。受到工艺技术与中间程序相对角度的限制,部分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存在隐蔽性特征,应采取有效的测试手段与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全部的安全隐患,对安全管理效率及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3)终检局限性。与常规意义产品相比,建筑工程施工成果并无法采取拆卸等手段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终检手段存在局限性,致使部分产品质量缺陷无法在终检环节得到发现和解决。应树立事前预防与全过程管控的管理理念,满足工程安全管理的需求。

1.2.2质量管理特征

为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需求,最大限度提高管理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1)以人为本。人是开展建筑施工活动的主体,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所在,与项目收益、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重点开展人员专业培训等管理工作,提高对人质量行为的监控力度。

(2)预防为主。在建筑工程建设阶段,针对已出现的质量问题,可以通过返工处理等方式减小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但会加大工程造价成本、延长施工工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需要在施工质量管理活动中贯彻“事前预防”理念,提前预防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消除不利因素与变量因素对施工成果质量造成的影响。

2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协调发展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工作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是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作业顺利进行的保障。对于建立施工质量控制的体制,各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制度。

首先,在施工进场之前一定要了解施工地点的气候和周边环境,即使有地勘报告,也要对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实地勘察,并分析现场情况对施工工作开展的利弊。其次,每个建筑工程都要建立各自项目的管理制度,包括会议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等,同时实行岗位责任制,将各项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的管理者身上,避免推脱责任情况的发生。最后,针对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接收业主发的施工图,并办理签收交接手续。组织项目全体人员熟悉施工图和合同协议,依据施工图和工地实际情况草拟图纸会审报告,进行工程交底,一旦遇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2制定安全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全、能否严格执行,会对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使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办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得在施工过程中有制度可依,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设定安全管理目标和考核制度,做到奖惩分明,激励斗志。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例会,做到警钟长鸣,尤其是在大型临时设施建设、危大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等特殊环节,更要加强制度建设,在思想认知领域中不能有半点松懈。此外,不断完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制度的不断完善是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

制度为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制度执行的管理人员予以惩戒。通过这些制度的约束,调动所有工作人员在作业中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2.3重点内容重点管理

管理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对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成功的根本。因此,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建筑质量,详细划分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操作,将管理质量工作落到实处。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现场存在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应及时把出现的问题上报给相应的管理者,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将可能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

2.4加强施工队伍管理

许多现代建筑工程在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因为施工人员管理疏松、工作偷工减料、投机取巧造成的。诸如建设单位对进场的分供单位资质把关不严、平时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导致分供单位为了蝇头小利采取偷工减料等违规行为。对此,施工单位应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着手,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在技术、安全、成本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提升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

2.5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在建设工程市场中,若想占领一席之地,在管理上必须有过人之处。首先,在保证施工建筑质量的同时要兼顾安全管理,在安全有保障的同时促进质量提升,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涉及的方面越多受影响的因素也会越多,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安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奖惩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只有在施工中才能发现管理的问题,也只有在管理中才能建立完善的机制,因此要让管理和机制建立相互促进、相互成长。

以人为本是建立制度的基础,人是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以在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更要重注人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激发动力、提供平台、公平对待、奖惩分明等环节。在制度执行的同时,要做好岗前培训和责任到人。管理过程中不分职位高低公平对待,出现问题一视同仁、奖罚分明,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避免因小隐患酿成大祸而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3结束语

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是建筑管理的重点工作。在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做好内部、外部和社会多方面的严格监管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多方保障。

参考文献

[1] 马祥,柴鹏,赵浪浪,等.钢管混凝土束结构施工技术[J].陕西建筑,2020(7):33-39.

[2] 蒋高存.房建工程监理现场的质量管理要点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7):76-77.

[3] 刘浩.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7):108-109.

[4] 何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