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为因素对航空维修安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解析人为因素对航空维修安全的影响

侴鹏 陈振龙

Ameco 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300

摘要:在整个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的贡献越来越突出,科技力量的进步,保证了航空业具备强大的硬件设备,其能够承受一般性意外事故的打击,但各类空难频发提高了人们对航空的警惕性,提高航空维修质量,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以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频率,这表明人为因素在航空维修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升航空员工的安全意识,科技水平与应急处理能力等,对此本文将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人为因素;航空维修;影响

Th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 to aviation maintenance safety

Abstract:In the entire transportation system,air transport with more and more prominent.The progr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to ensure that the aviation industry has powerful hardware equipment,which can withstand general accident impact,but all crash prone to improve the vigilance of the people of avia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aviation maintenance,increase the inspection,supervision,promptly eliminate all kinds of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accidents,which suggests that human factors in aviation maintenance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to promote aviation employee security awareness,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mergency handling ability.This paper will be explored in detail.

Keywords:human factor;aviation maintenance;influence

“马航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保自身安全是顾客首要考虑的问题,这对整个航空工作,尤其是航空维修安全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提高维修质量,做好全方面的隐患检查,尽可能为顾客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实际情况表明,航空维修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重视航空检查,做好事维修等人为因素在提高航空运行安全方面发挥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对此,下文将探究人为因素在对航空维修安全的影响。

一、人为因素分析

1违规操作,肆意妄为

近年来,航空公司的职员普遍年轻化,对于航空维修缺乏足够的经验,虽然在理论知识层面,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与操作技巧,但在具体维修过程中,却不能如鱼得水。另外,航空维修总量较大,这对维修人员的维修质量与效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过度的劳累使得维修工作无法满足既定标准。各类航空维修工作都有详细的规定与说明,即明确规定了维修人员的维修行为,如果其在维修过程中,仅凭借自身经验对部件进行拆卸、调试,或不遵从规章制度违法操作,势必对航空的安全生产造成毁灭性影响。对此,应对注重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与素质培训,全面提升其工作责任心与使命感,使其依据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明白维修工作的重要性,科学遵从维修操作流程,发挥维修工作的最佳价值。

2思想认识不足

受传统观念与社会舆论的双重影响,对航空机务部门存在认识误区:机务部门是航空公司的累赘,其不仅无法带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使得机务部门不能获得推动其各方面发展所需的有效资源,包括机械设备、厂房构建、人才引进等,导致机务维修人员得到降低的社会认可度,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其认为航空维修工作没有特别重要,由于机务部门的维修工作量大、劳累程度高,而且提升空间小,多数维修人员挤破脑袋想逃离这片“地狱”,这使得整个机务维修团队流动速度过快,员工的频繁更替无法稳定军心,因而在具体航空维修中,让各种安全隐患有机可乘,对此,航空领导应做好思想宣传、教育与引导工作,转变机务员工的思想认识,加大对机务工作的支持,以便满足其发展的所需物资。

3缺乏培训与指导

能与责任意识,对此方面的不重视,使得航空维修效率低、质量差。由于航空维修安全工作对员工的技术、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只有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机务维修团队,才能满足现阶段航空维修安全的需要。从机务员工的构成来看,其中多数员工接受了较为专业、权威的技能指导,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由于其工作时间短,经验积累意识不强,其并不具备优秀航空维修人员应有的素质,这要求航空机务部门重视开展“引导性工作”,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员工引领新员工共同完成航空维修工作,在共同工作中,逐步丰富新员工的实践经验,为其理论知识提供施展平台,虚心接受老员工的指导,实行“新老员工互相学习”工作模式,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新员工的业务素质,同时,定期开展维修技能培训与心理训练,可聘请航空维修方面的专家或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维修人员与全体航空维修员工进行“互动”,逐步完善维修员工现阶段的理论知识结构,并引导其学习先进维修技能与维修方法,以提高维修质量。

4监督、检查力度低

为提升航空运行的整体安全性能,各个维修部门已经做好了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实际维修工作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维修疏漏,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从而确保航空维修的缜密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各维修部门员工责任感存在差距,维修技能与监督检查力度也大不相同,检查、监督人员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此项工作投入力度较少,对已经检查出的维修问题不能及时反映等,这加大了各类安全隐患存在的机率,这要求航空公司应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机制,选聘优秀人员组成监督、检查小组,及时、有效、准确对维修工作进行审核,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飞机事故发生的频率。

5管理形式化

维修技术的标准模式、管理体制的运行过程、员工的奖惩体制等都较为散漫,航空业承载着较大的运输量,一个问题都极有可能引发致命性事故,例如,在进行飞机称重时,因没有依据相应的规定及时使前轮固定,导致飞机向前滑行,由此可知,航空维修安全在整个航空运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管理制度化工作,加强对维修员工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依据维修工作开展情况,合理调整相应的维修标准与规定,防止员工盲目蛮干,肆意妄为,使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维修工作;重视监督、检查工作,做好维修反馈工作,重视二次维修的作用,减少影响航空安全各类问题的存在,优化维修整体水平;创新员工奖惩机制,在现有工资、福利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奖惩方式,在督促员工高效保质完成维修工作的同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其责任感,确保航空维修的效果。人为因素直接影响航空维修安全水平,重视员工培训,提升其维修技能与维修责任意识,加强定期培训,完善其维修业务素质,加强整体管理体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做好维修工作检查,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本文对此给予了深刻论证,望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建议措施

1以科学的方式对待航空维修中的差错

在以往的工作中,人们习惯于回避差错,为了避免惩罚和担责,人们可能会隐瞒实际情况,导致差错无法被正视,进而掩盖了出现差错的真正原因。领导管理者应该承认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差错,避免过多的谴责,鼓励人们上报自己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通过总结积累,积极预防差错,提醒其他维修人员,对于出现过的差错要重视,尽量避免再次发生。

2系统管理差错,不断改进系统

当出现差错时,人们一般习惯于把问题的重点放在出现差错的人身上,通过批评惩罚,试图防止个人再次出现差错,而不是从工作的大环境考虑。对于航空维修中的不安全行为,较差的工作环境、过大的工作量,不完善的工具条件以及监督检查制度,都可能是造成差错的条件。系统的整体改进是非常必要的,对维修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定改造,加强并扩大系统的整体防御能力。

3合理调配资源,关注可管理因素

在避免和控制差错的过程中,与差错有关的员工精神状态等因素是很难控制和管理的,而维修工作时所用的工具的质量,维修的工作条件,任务的性质等都是相对好管理的因素。因此,在对于人为差错的管理.上,要更多地关注可以控制的技术、工具条件、组织等因素上,保证维修人员有良好的操作技能、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奖励机制。.

三、结语

民航维修_工作是实现航空事业安全和效率两大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人为差错的

分析和控制是保证民航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裘博. 基于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研究[D]. 复旦大学, 2011.

[2] 曹璟. 基于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3] 叶辉. 基于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初探[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22):1.

[4] 张晓全, 王欢, 燕春光. 基于DEMATEL-ANP法的航空维修人为因素分析[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4, 21(1):6.

[5] 张明洁, 王华伟, 付强. 基于功能共振方法的航空维修人为因素分析[J]. 人类工效学, 2018, 24(2):6.

[6] 宋一. 基于功能共振方法的航空维修人为因素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1, 18(27):3.

[7] 刘伟, 胡宇群, LIU,.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空维修人为因素分析[J]. 航空计算技术, 2018, 48(1):5.

[8] 王岩峰, 周唯杰.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民用航空维修人为因素分析[C]// 第八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 2009.

[9] 夏爽. 利用DEMATEL-ANP法对航空维修中人为因素的分析[J]. 2022(3).

[10] 苟立俊. 航空维修人为因素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电子科技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