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保面临的危险废物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3

基层环保面临的危险废物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马聪

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 071000




摘要:基层危险废物,就是指一些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毒性等容易对人类产生身体危害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固体物质。随着我国基层危险废物的数量和分布区域越来越广,其已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加大的影响,为此,对基层危险废物进行有效治理刻不容缓,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理措施,来消除基层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稳定。

关键词:基层环保;危险废物;管理;对策

引言

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明确了其操作的具体规程,提高其监管力度与管理处置能力,使整个危险废物的管理过程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方向。但是由于部分群众与企业对于危险废物的危害认识不足,加之现行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于危险废物的认定仍然不够全面,基层管理机构人员不足;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管理处置规范化不足,综合利用效率较低等使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仍旧存在较多问题。目前,由危险废物导致的环境污染情况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部分地区还存在非法跨区域转移危险废物的现象,严重影响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关于危险废物的概念

1.1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

工业上产生的危险废物已经危害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定性的危险废物有:第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固体;第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固体。

1.2危险废物的危害

危险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首先,工厂如果长时期大量的随意处理危险废物,经过长期累积,排放进河流的危险废物会污染水资源,排放在土壤里的危险废物则会对土壤造成伤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其次,危险废物对人类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危险废物通过焚烧,会进入到空气中,人们呼吸进的空气、皮肤所接触到的空气都被危险废物污染,长期下来会导致中毒、癌变等不可挽回的后果,危险废物在焚烧时,也可能会产生爆炸等不可控的结果,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最后,危险废物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这有悖于国家所坚持的可持续发展观,会对国家的利益造成损害。

2基层环保面临的危险废物管理问题

2.1缺少强制手段

个别企业或个人为获得非法收益会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等,由于这些人群或企业未能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这些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但由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未能赋予生态环境部门对这些场所进行查封暂扣的权利,导致部分非法经营者会钻法律的空子销毁证据,对后续调查取证工作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2.2处罚行为威慑力不足

个别未能拥有营业执照的企业或小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常会倒卖危险废物,非法从事相关经营工作。对于此类案件,由于法律法规中未能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只能对其违法收入进行没收并处三倍以下罚款。根据相关案例可知,这种处罚额度较轻的处罚方式会使相关经营者根本不惧怕成本较低的违法行为,无法对其形成威慑力。

2.3管理方式存在缺陷

2.3.1监管能力不足

由于基层相关管理机构建设尚不完善,根据大部分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仅有1~2名专职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工作人员,在面对众多产废企业时,完成辖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2.3.2处置能力不足

(1)区域内部处置的单位较少。例如某城市区域内部能够完成危险废物处置且有资质的单位仅有一家,每年处置危险废物的能力约为6500吨,而且仅能处置农药废物、医药废物、有机溶剂废物等10类废物,根本无法满足该区域内所有危险废物的处理种类及数量要求。

(2)综合利用单位较少。例如,部分企业生产的废催化剂价格较高且完全可以作为生产资源进行二次利用,但是由于国家未能建设相关的再生企业,导致这类二次利用资源需要运输到国外进行再生。在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进行审批、转移手续办理过程中,会与国外环保管理规定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导致实际操作容易出现较多问题,为废物二次利用带来困难。

(3)新建处置单位较为困难。例如某城市区域人口数量较多,水系密布,由于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处置单位需要距离约800米,因此,难以挑选出合适的地点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4)周边县市拒绝接纳。受地方相关条例影响,市外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会拒绝接纳非本市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因此,危险废物的跨市转移成为制约规范化处理的条件。

2.3.3企业能力不足

管理人才数量不足。企业工作人员在进行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需要完成网上申报、管理档案建立等工作环节,需要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及操作基础。但是大部分基层企业根本没有能够招纳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其管理无法有效完成。

3基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处理对策

3.1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基层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危险废物种类正在不在增加,这就要求相关环保部门在进行危险废物处理时,要与时俱进进行管理办法的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环境管理的具体需求。这就需要我国能对相关的基层危险废物处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并对相关法规进行优化填补,以符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从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有效完善,保证基层危险废物从产生源到排放途径的规范化,并做好危险废物去“危险”作业。同时,各环境管理部门,要依据危险废物的处理规则,进行具体废物管理和处理的制度确立,从而保证部门人员在执行相关环境管理作业时能有据可依,按照科学的环境管理规范对各企业进行严格要求,以减少基层危险废物的不合规排放途径。

3.2提高对基层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利用技术能力

要想使环境管理的效果达到最大化,那么对基层危险废物的处理就是重中之重,只有具备将危险废物“去危变废为宝”的技术处理能力,才能使相关的管理人员能主动积极的进行胃炎废物治理工作,并控制好区域内的基层危险废物排放。因此,提高对基层危险废物的处理能力,是当今时期进行环境管理的必要前提,相关环保部门可以加大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利用他们的科研优势,来研发出先进的危险废物处理技术,最好是能够对基层危险废物进行去危处理,使其能被应用到其他位置,增加实际的经济效益。

3.3加大对基层危险废物排放的监管力度

监管是针对基层危险废物排放的有效手段,相关人员可以从区域的环境评价入手,或者对不同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分类与处理入手,进行基层危险废物排放的核查,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大对企业“乱排”的惩罚力度,以此来规范各企业的排废行为,有效减轻基层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环保部门要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尽量将危险废物管理工作落实到县级基层,补足以往环境管理的漏洞所在,只有立足到县级基层,并做好危险废物的管理和监管,才能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基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快速推进。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基层危险废物的网络处理系统,让各企业在需要处理危险废物时,直接从网络途径进行申报和运输,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危险废物的处理工作,以此来保证基层危险废物的有效治理。

3.4加强基层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

国家在面对危险废物处理时,要加强对基层管理的建设。国家可以培养相关的人才来进入基层进行培训和工作。严格按照基层对危险废物处理的制度,加大力度打击危险废物的非法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管理的问题,防止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伤害。

3.5国家给予相关的资金补助

部分工厂在面对危险废物处理时产生的高昂成本,都是望而却步。国家在此可以给予工厂一定的资金补助,鼓励工厂进行合法的危险废物处理方式。同时,国家还可以给相关部门下发资金补助,让相关部门利用该资金进行人才培养和相关技术的学习。在根本上解决危险废物处理的非法行为,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理的监督。

3.6加强人员的思想教育

面对有关部门时,国家要加强相关部门人员的思想建设,让他们了解到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危险废物非法处理的危害性。从根本上加大监督理念。而在面对工厂处理危险废物时,国家要对处理人员进行危险废物认识度的增加,还要加强工厂人员对危险废物非法处理严重后果的认知,让他们了解到非法处理危险废物的危害性。

结束语

综上可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危险废物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及人身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与处置。为保证能够有效提高危险废物的利用效率,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当安全规范处置危险废物,避免出现非法倾倒或非法转移等行为,降低由于上述非法行为而出现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当从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的角度对危险废物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有关部门还应当重视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促进危险废物管理的完善化发展,要重视管控范围的不断扩大,制定科学有效的豁免名录,促进有资质鉴定机构的建设合法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规划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使处置中心能够不断扩大危险废物处置的种类与数量,能有效二次利用危险废物获得相应利益。有关部门与企业还应当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使企业在处理危险废物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应当重视基层环保机构工作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处理危险废物,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综合素质,使危险废物的处理能够规范化、资源化与安全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炜婷.关于基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7):228-229.

[2]宁小兵,黄宾,罗永耀.基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5):83.

[3]梁红姬,刘杏韵,赵孜苗.探讨珠海市工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及管理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7,29(03):93-94.

[4]陈国云,龚爱红.基层环保面临的危险废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0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