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创新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党建引领创新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毕善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江北供电分公司慈城供电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农村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靠党”,“乡村振兴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国家广大基层农村的全面振兴,而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不仅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到基层工作中的理论需要,更是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的时代呼声。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优势和根本保障。

一、党建引领创新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建国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脱贫攻坚精神的映衬下,既彰显着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的伟大与光荣,同样也孕育着广大党员干部们的躬耕乡村、致富群众的决心和勇气。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重大胜利的时刻,对于从事脱贫攻坚工作的党员干部和工作者们而言,胜利并不意味着结束,成绩也不值得炫耀,保持清醒的头脑,提振奋斗的士气,激发躬耕的信念,拿出真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方案、行动和措施,是将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发扬光大的武器和法宝。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要素在于,既要做好过渡期内政策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行动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也要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给予上述理念,党建引领创新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二、党建引领创新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环境改善、乡村治理有力”三个课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与核心。事实上,这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环境改善、乡村治理有力”体系目标完善的有效手段。在有效开展社会治理服务过程中,如何有效激发居民自治队伍的组建、力量的整合、作用的发挥,是基层党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与推进中,应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这个目标,坚持整村推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落实产业政策,规范项目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深入挖掘农业产业和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创新亮点,使广大群众受益,努力使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但是当前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不强、提案力度不深,在广泛联系群众、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视野开阔培养方面还尚有差距。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既要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科学规划,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也要强化精准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标准和质量,强化改革创新,切实解决难点问题,还要建立长效机制,注重示范引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更要以更加务实、更加投入的作风、更具成效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党建引领创新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措施与方法

(一)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强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那就是,以党建为统领,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党建+治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现社会和谐、农民增收、经济持续发展,实现“治理有序、乡风文明、平安宜居”的发展目标。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以党建为抓手,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统领力,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航向。加大投入对村党组织阵地进行规范化建设,做到内设布局规范、制度挂牌规范、档案资料规范、活动场地规范。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所有党员开展技能培训和党性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基层组织生活,提升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和组织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增添乡村振兴活力。

创新设立志愿者帮扶团。即建立党员模范队伍,带动志愿帮扶人士,开展志愿服务项目,采用“党建引领、党群协同、群众自治”的工作模式,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良好格局。志愿者帮扶团实施“头雁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拔尖人才、优秀党员干部带头模范作用,增强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民主协商自治,鼓励群众投身乡村建设,吸引青年回村、乡贤回归,引凤还巢,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活力,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动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

(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积极探索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党建+”模式,组织引领、支部支撑、党员带头,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新体系,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以自治“消化矛盾”, 探索组建民主协商议事会,设立“民主议事厅”及“流动协商议事点”等自治性组织,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建共享共治;以法治“定纷止争”, 创建绿桥法律诊所,打造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制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矛盾纠纷化解新平台,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以德治“春风化雨”,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家风、村风、党风教育,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乡村德治秩序,积极培育文明乡风。

(五)抓好民生改善要素,培育乡村振兴风气。

既要打造农业新引擎,持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着力夯实脱贫攻坚产业支撑,提升乡村知名度,让市场资金和社会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帮助农村致富。还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建、通”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居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更要加大投入对村党组织阵地进行规范化建设,开展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到完成矛盾纠纷排查治理工作,确保治安稳定和人心团结。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工作活力,加快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智慧升级”,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和组织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

(六)推进优势资源整合,增强乡村振兴合力。

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确保扶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大力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扶贫,组织对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梳理,推动任务项目化、问题清单化,找出一批问题,补齐一批短板,落地一批政策,攻克一批难题,强力推进任务落实和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扶贫精准化”战略,大力培育致富产业,夯实贫困户收入支撑,打通基础设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集中优势兵力、优势资源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全方位、立体式推进脱贫攻坚,打造攻坚“样板”,不断总结、优化和借鉴脱贫攻坚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党建引领创新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旗帜引领下,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党建引领创新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标达成,唯有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与功效,才能深入推进“扶贫精准化”战略,大力培育致富产业,夯实贫困户收入支撑,打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性战役。而基层广大党员干部,也唯有扎根基层,融入乡村,依靠群众,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服务理念,大力支持和配合党委、政府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善于提炼工作特色和亮点,彰显政协的“声”和“影”,一以贯之将政协优良作风运用到工作中去,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服务质素,实现更大的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姓名:毕善,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年4月,籍贯宁波鄞县,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专业:农网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