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状分支井钻井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鱼骨状分支井钻井技术应用

孟照峰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二公司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近年来,鱼骨状分支井在国内部分油田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胜利油田路上第一口鱼骨状分支水平井现场施工,为以后施工该类型井提供了现场施工经验,奠定了实践理论基础。

关键词: 鱼骨状分支井水平;主井眼;分支井眼


前言

鱼骨状分支水平井作为分支井技术的一种,由于具有最大限度地增加油藏泄油面积、充分利用上部主井眼、节约钻井费用等显著优点,鱼骨状分支水平井已经成为高效开发油气藏的理想井型。近几年来,鱼骨状分支井在国内部分油田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如南海西部油田、渤海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胜利油田等分别进行了鱼骨状分支水平井的现场试验。尽管国内已经施工了一定数量的鱼骨状水平分支井,但所采用的完井方式大多为主井眼筛管完井、分支井眼裸眼完井,即不考虑使用分支井眼再进入技术实施后期增产措施。

1 施工简况

本井在96m的井段内分出三个分支井眼,实际施工主井眼位移808.59m,主井眼水平段长470m,累计井深2710m,水平段裸露累计长度887m,其中主井眼372m,三个分支点井深分别为1869m、1907m、1965m,三个分支井眼的长度分别是:166m、205m、144m,探明了油藏的边界,从而探明了一个圈闭的面积,本井控制了长372m、宽162m的含油面积。施工过程中,FEWD的使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水平段在油层中穿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手段。完钻后,主井眼电测和主井眼的筛管都是一次下入,5月14日,由于座封器未能座封,起出筛管重新下入筛管座封,本井顺利完成。

2 施工情况

井深1466m,垂深1432m开始下入地质导向仪,进行定向施工作业。轨迹一直按照设计及地质师要求钻进,根据地质导向仪器的参数显示,设计油层顶部物性显示较差,电阻率5ohmm左右,自然伽玛90api左右,甲方要求井斜85°左右垂深下压继续探油层,钻达A点井深1725m,垂深1516.1m,发现油层物性一直显示较差,地质师根据导眼电测情况及对该地区油层的把握情况和电测解释,认为:该层不含水,A-C段物性较差,目前应上提垂深保持在1513m与1514m钻进。在井深1798m,垂深1513.85m处,自然伽玛86.90api,电阻率升至8.35ohmm,继续钻进至井深1846m,垂深1514.6m,自然伽玛保持85 api左右,电阻率10 ohmm左右,地质师分析已经进入油层,决定二开完井作业,准备三开进行分支井眼施工。

5月5日9:00三开,从井深1823m钻进到1869m开始施工第一个分支井眼(CD分支)。使用钻头型号为HAT127, 1.5°单弯动力钻具【1】,为了确保本井顺利完成,在钻完第一个分支井眼,即CD分支后,替入无固相泥浆,先不侧钻,而是起钻换钻头和井底马达,然后钻完剩余的2个分支井眼和主井眼。CD分支实际从1869m开始扭方位施工,井深1930m垂深1512.5m处,伽玛升至110api,电阻率降到10ohmm,通过降井斜地质导向参数恢复正常,至井深2035m时,钻时突然变慢,地质师决定CD分支就此完钻,完钻时间2007年5月6日22:00,完钻井深2035m。CD分支井眼共用时:9h(包括接单根时间、测斜时间),实际进尺:166m,分支井底与主井眼距离:52.39m,与主井眼夹角:18.8°。

原钻具更换钻头和动力钻具后下至第一分支井底,替入无固相泥浆后起钻至井深1869m开始侧钻打主井眼,为了确保侧钻顺利,将来筛管管柱顺利下入主井眼,摆方好工具面后,从1869m开始控时钻进侧钻10m(5h)后打主井眼,从1907m处扭方位钻进开始第二个分支(EF分支)的施工。井段1864m-1898m(垂深1515.2m-1517.28m),电阻率由10 ohmm降到5 ohmm,伽玛从90 api到105 api变化,1898以后井段物性变好,钻进至2100 m左右的时候,钻时明显变慢,而且FEWD物性显示变差,地质师综合分析决定:EF分支就此完钻,完钻时间2007年5月7日20:00,完钻井深2112m。钻进过程中共用时:16h(包括接单根时间、测斜时间和6h的侧钻时间)。EF分支实际长度:205m,分支井底与主井眼距离:76.7m,与主井眼夹角:22.69°。

第二分支完钻后替入无固相泥浆,起钻至井深1907m开始侧钻打主井眼。因为在第一次侧钻钻进主井眼时,降井斜幅度比较大,侧钻点井斜相差3°,因此本次侧钻减少了侧钻的距离。第一个分支侧钻时钻进10m开始调整工具面,第二个分支点只钻进了8m开始调整工具面,并且控时钻进速度加快,但在仪器通过侧钻点1907m的时候,发现井斜比施工EF分支时同一点井斜相差6°,决定起钻检查并更换探管,在顺利下到主井眼后,1907m处测斜数据不变。确认是降斜侧钻时,降斜的幅度异常快,导致本井段在主井眼有大约30m的井段钻到了油层底部。经过甲方讨论,进一步确定该油层没有底水后,决定继续钻进。从1965m开始扭方位钻进,施工第三个分支GH支,分支眼施工的过程与其他分支基本没有区别,钻进到2109m时,同样是钻时变慢,FEWD物性显示较差,地质师决定提前完钻,完钻时间5月9日20:00,完钻井深2109m。GH分支共用时10h(包括接单根时间、测斜时间和5h的侧钻时间),分支总长度:144h,井底与主井眼距离:33.35m,与主井眼夹角:13.63°。

第三分支完钻替入无固相泥浆后,起钻至1965m开始侧钻,钻最后的主井眼,本次侧钻汲取了上两次的教训,减少了控时侧钻井段,仅降斜钻进7m,立即调整工具面。钻进过程加密测斜,检验划眼对井斜的影响,以便早做调整。主井眼采用控时、控压、旋转钻进的方式来控制井斜,仅用7h于2007年5月10日13:00主井眼钻至井深2195m,按照地质师的要求完钻。

结论

(1)施工分支水平井的工艺基本成熟,但是,如果没有高效井底马达、特别是长寿命钻头,施工分支水平井还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因为如果分支井眼比较多,多次的起下钻换钻头,带单弯井底马达下钻,可能会出现钻具下不到主井眼,使井下变复杂。因此,目前急待解决的是有长寿命三牙轮钻头或者侧钻能力强的定向专用PDC钻头,以后施工分支水平井可尝试使用定向专用PDC钻头。

(2)地质导向仪器测量盲距较长,普通水平井轨迹控制难度就大,分支水平井各分支点附近井斜变化较大,难以预测井底数据,为更好地施工鱼骨状分支水平井及其它类型的特殊工艺井,建议引进开发近钻头测量仪器。

参考文献:

1 万朝晖.螺杆钻具的钻井与修井新技术. 石油工程技术,2006,12(3):37-40

2 李文倩,张学光.三维绕障及拱型阶梯水平井钻井技术.石油工程技术,2006,12(3):28-3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