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理念研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基于绿色理念研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韦娟娟

广西钦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绿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利用资源并关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基于绿色理念进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有助于节约施工资源,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通过践行绿色理念促进施工单位提高施工技术,优化施工管理,在优选节能环保材料、关注低碳设计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促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相关施工单位要正确认识绿色理念,并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关注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建设更智慧、生态、低碳、高效、安全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

关键词:绿色理念;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1绿色理念概述

绿色理念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强调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关注以人为本。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渗透绿色理念,要求基于传统施工工艺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通过技术手段获得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施工效果,使所建设基础设施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要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要在设计环节充分遵循舒适、节能等原则,做好施工调研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图纸设计,合理确定施工流程,在工程施工之前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具有更专业的技术能力。施工中主要选择可再生、无毒害、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并且质检人员要对施工材料做好验收工作,材料检验数据信息要记录详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根据相关规划与流程有序施工,准确把握质量控制要点,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在充分践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为公众提供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公用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由于很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施工环节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消耗大量资源,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比较多,容易破坏自然环境,因此,要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理念,创新技术应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绿色理念指导下的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2.1控制噪声污染

在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方面,由于现场同时使用大量施工设备,在公共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也是噪声污染源。噪声污染控制的基础是降低现场设备的噪声分贝,但不能完全控制,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和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产生噪声的设备可以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一种非常直接的方法。此外,还可选用噪声分贝较小的设备,适用于工程实际施工。另外,在实际施工设备中,还可以增加降噪设备,不同的设备可以选用不同的降噪材料制作消声器,使噪声设备能够进行一定的噪声控制,这些都是绿色理念指导下的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2.2扬尘控制技术

很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开挖土方,土方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扬尘污染。为有效控制扬尘,需要基于绿色环保理念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控制措施。一方面,可在施工现场的合理位置布设挡风抑尘墙,此类设施应用范围比较广,便于施工处理,所设挡风抑尘墙的墙体应具备良好的透风性,以此获得更好的抑尘效果,并更高效地控制扬尘污染。另一方面,在施工中要合理应用抑尘剂,在充分发挥其凝结、粘连、湿润等作用的基础上,使粉尘微粒吸附于网状结构内,在重量逐渐加大过程中,促使网状结构快速落至地面,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将抑尘剂应用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环节,整体成本支出不高,能获得显著的效果。

2.3控制光污染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现场管理应考虑这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个方面是在钢材加工过程中,电焊产生的光污染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违反了绿色施工原则。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电焊过程中充分利用遮挡,避免大规模焊接漏光是可行的。第二类光污染是夜间施工时安装的灯具亮度高造成的。因此,通过在夜间施工时选用适当亮度的灯具,调整灯具组的照明角度,改变夜间施工的亮度范围,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光污染。

2.4化学污染控制技术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因为要使用多种外加剂,由此会产生一些化学污染。所用部分外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中要合理采取隔水措施,集中处理化学物品,以防相关物质渗入地下水,污染水源。在整个施工环节,要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土壤质量指标进行科学监测,以防发生土壤污染,对周边动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另外,技术人员要在施工全过程严格落实相关技术标准,外加剂的使用、运输以及保管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必要情况下专门设置储存设备,在储存空间中合理设置光照、湿度、温度等,确保所用化学物品具有稳定的性能。

2.5回收水资源与再利用技术

回收利用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基坑降水。基坑渗漏的水资源可根据现场需要储存和开采二次利用。基坑水资源可用于车辆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以及绿化植被。通过收集施工过程中的雨水,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收集的雨水经测试后,可有效地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此外,施工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有一定的利用范围。这些废水必须经过过滤和消毒后才能用于施工。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是绿色理念的直接体现。该技术不仅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6节能降耗技术

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将节能环保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使施工人员树立节约意识,在施工现场营造节约环保、低碳节能的施工氛围。同时,施工单位要合理组织施工工作,根据施工设计恰当地安排施工流程,协调推进机械作业以及人工作业。针对相邻施工区域,尽量共用机械设备,以防设备闲置。另外,机械设备要定期维修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年限,防止设备带病运行,由此节约能源消耗。比如,施工单位为节约电能,可在施工现场制定电能节约管理措施,要求施工人员离开现场时及时关灯,并积极使用节能灯具,合理应用技术手段,保证人走灯灭,以减少电能消耗。另外,施工中尽量选择节能高效型电梯、起重机等设备,以节约能源消耗。

2.7“三新”技术

在绿色理念引领下进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应用“三新”(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质量标准打造精细化、全过程施工管理模式,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并鼓励应用绿色施工工艺,比如,整体爬升式外脚手架、预制混凝土整体构件、铝合金模板等绿色施工工艺及技术。还要积极应用新型材料,如玻璃纤维筋、纳米涂料等,有效抑制现场扬尘,节约建材消耗,促进文明施工,在此基础上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管理期间,为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力度,保证施工质量,控制生产进度,要做好现场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借鉴、总结与创新,将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现场生产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管理工作,使“三新”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工程有序、高效建设。

3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对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与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理念,在此背景下,制定各种施工污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利用和消耗,调整现阶段建设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阮建林,张岭如.绿色理念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有效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68-69.

[2]米秋东.浅谈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31):16.

[3]邱明哲.浅谈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09-110.

[4]郑胜伟.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运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9,9(1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