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航道工程沉箱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港口航道工程沉箱施工技术

于捷 周胜娟 刘竹筱

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日照市,邮编: 276800

摘要:港口航道工程受地形地势条件影响巨大,因此现场施工难度较大,必须要选择适应性与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作为支持,既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又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沉箱预制施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港口航道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需要做好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沉箱出移、安装及回填等各环节施工,通过细节管理,减少麻面、气泡以及底模粘连等问题的发生,提高综合施工效果。

关键词:港口航道;沉箱预制;施工技术

引言

港口工程因为受到了地形地势的影响,所以现场施工难度非常大,应选择可操作性强以及适应性强的技术来作为支持,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同时还可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当前沉箱施工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在航道工程中也运用的较为广泛,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钢筋施工、安装和回填、以及沉箱出移等环节的施工,通过一些细节管理,从而减少底模粘连、麻面、还有气泡等问题的发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的效果。

1港口航道工程建设概述

港口航道工程是水运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大宗货物水路运输的前提和保障。港口航道工程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港口建设。在水运工程中,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船只,而想要进行货物的装卸,船只需要有固定的停靠区域,也就是港口。就目前而言,港口工程大致包含了几种不同的类型:(1)传统货运港口。传统货运港口的功能单一,主要就是运输物资,可以承载船只进行货物的运输,一般具备较大的宽度,紧邻公路,调度比较灵活方便;(2)营运港口。营运港口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乘客上下船服务,如果做一个类比,就好比火车站或者机场,相对于货运港口的宽度要小很多,因为不需要运输货物;(3)复合型港口。复合型港口是现代港口最为常见的类型,其能够同时提供货物装卸和乘客上下船服务,相比较其他两种港口,复合型港口的建设难度更大,一方面因为其占地面积更加宽广,另一方面也需要配备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做好港口区域航线的合理规划,这样才能保证港口的正常运营。二是航道工程。航道工程包含了航道的建设和航线的规划,航道建设是在港口区域设置相应的连接装置,确保船只可以在既定位置驶入驶出,保障船只在港口中的安全性。

2当前港口航道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修建港口水道,许多大型的内陆水道都是天然水道,既影响了船舶正常的航行,同时还需要对船舶进行逐步深化改革。随着港口规模不断的扩大,港口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并向着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因为经济全球化不断的发展,我国加人WT0以后,市场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更多的物资港口、对外贸易、以及通讯作为了贸易实践主要载体,有着更广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具体修建航道的过程当中,很多自然水道航线通常对实际航道的航行有限制,而且相比实际港口航道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因为仍旧没有机会进行逐步深人完善。

3港口航道工程沉箱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上坞

出运口本身的岸线相对狭小,导致半潜驳横跨座底需要借助拖轮才能到达运口外侧进行下锚,当潮位下落到1.92m左右时,将其拖到距离岸边约100m的位置,使用拖轮通缆到出运口岸线,再通过半潜驳的方式利用缆绳移动到座底梁上,这个环节的误差不能超过10mm。对于B型沉箱,在预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满足强度要求后,使用胶囊台车将其运输到出运口位置,等到潮位满足要求后,对短轨进行连接,利用台车将沉箱顶升后,运输到船上,然后通过二次顶升的方式,确保沉箱能够被稳定的放置到垫梁上。潮位达到1.5m以上时,可以满足半潜驳起伏拖船的条件,进行半潜驳排水,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

3.2出坞

沉箱的出坞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里以最为复杂的B型沉箱为例进行讨论。一是在半潜驳起浮后,借助锚缆的拖动,使得沉箱可以从座底梁区离开,利用两艘拖轮配合半潜驳将沉箱运输到下潜坑内,使用GPS做好定位;二是使用半潜驳吊机,将作业人员运输到沉箱顶部,对安装吊环上固定晃绳,检查无误后,启动锚机收紧晃绳,这里采用了φ75mm的丙纶绳,长度在55-60m之间。在完成二次检查工作并确认半潜驳定位准确后,使用船上附带的仪器对水深进行测量,要求不存在浅点,然后指挥压水下潜,在水面开始没过甲板后,工作人员需要对船身的状态进行观察,保持平衡。当水面淹没沉箱阀门孔1m位置后,需要停止下潜,检查阀门是否存在有渗水或者漏水的问题,如果有需要上浮至阀门露出,对其进行检修。在该工程中,B型沉箱出运使用的是DN200型阀门,最大开启圈数为40,如果确认不存在渗水问题,可以将阀门开启30圈,向舱格内注水,注水深度为3.8m,当接近压水高度时,为了避免超高的情况,需要提前将阀门关闭到10圈,做好水深的勘测,一旦达到要求立即关闭阀门,然后继续下潜;三是半潜驳下潜到坞内吃水深度为15.4m,沉箱吃水深度为13.9m时,会达到起伏状态,此时需要继续下潜约0.3m,这样沉箱可以完全脱离垫梁,如果遇到涌浪,需要加强控制以避免沉箱与垫梁的碰撞;四是当沉箱达到完全起伏状态后,工作人员应该借助拖轮将沉箱从船上脱离,需要及时解除远端晃绳。主拖轮需要在沉箱从半潜驳脱离后,对其进行绑靠,保证沉箱的稳定。顶部工作人员可以将阀门开启,控制压舱水高度为4.3m,沉箱吃水深度14.28m,确认无误后,可以关闭阀门杆并进行固定,将打水板等辅助工具收起,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参数的控制,如压舱水高度4.3m,定倾高度0.49m,干舷8.7m。考虑到港口区域底部标高为-14.5m,需要严格控制压舱水的高度,这样才能保证作业安全。借助1.0m的潮位,以辅助拖轮加车对沉箱进行拖带,将拖轮安放到指定地点。

3.3安装

当沉箱距离预定位置约150m左右时,将辅助拖轮打缆,沉箱顶部的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回收缆绳,将丙纶绳拖回到沉箱上,主拖轮则需要继续绑靠沉箱进行缓慢移动,达到定位驳位置后,定位驳操作人员需要脱开锚机离合并将其调到刹车状态,以便对沉箱进行接收。沉箱在靠近定位驳时,工作人员需要将缆绳投向定位驳,在定位驳上安排至少4名工作人员,将缆绳牵引到沉箱上,协助顶部工作人员对沉箱进行固定。等到沉箱稳定后,主拖轮可以将缆绳解开然后离开。沉箱安装采用的是人工安装的方式,当潮位接近2m时,需要起重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沉箱的压载水调节到干舷3m,根据实际情况对定位驳上的锚固缆绳进行适当收紧或者放松。潮位达到2m后,可以向沉箱内压水,要求舱内压水高度为12.5m,干舷1.89m。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港口航道工程建设中,沉箱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有着理想的效果,不过其本身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对于施工过程中各个步骤的严格把控,加强步骤的衔接,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沉箱施工技术会受到潮位、天气等的影响,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全面管控,规避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切实保证港口航道工程的施工效果,推动水运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丰东.港口航道工程沉箱预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8):202-203.

[2]王鑫.港口航道工程沉箱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08):127-128.

[3]徐河.港口航道工程沉箱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珠江水运,2017(0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