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刘占省

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41

摘要:在进行整体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时,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设性质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优质的混凝土材料不仅有利于工程建筑施工,也有利于提高整体工程建筑质量。但现阶段在进行建筑行业实际施工建设时,企业对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应用情况还存在较多问题,混凝土质量问题和裂缝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影响了企业效益。建设单位应当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控,并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问题,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基于此,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建设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一大因素,其建设质量高,便能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建筑工程的合理施工和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有助于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对此,本文全面梳理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多角度探究,旨在优化施工方案,制定控制质量措施,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优良品质。

1混凝土结构概述

水泥、水、砂石(粗细骨料)等按照一定配合比混合,便制作出混凝土,其自身具有很多优势特征,可以做成不同形状的结构件,这是其在现代建筑施工领域中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的主要原因。混凝土结构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耐久性优良,这决定了其在常规环境上不发生或者很少发生腐蚀情况;二是耐火性: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火性能;三是可塑性:在建筑建设阶段,可以结合功能要求将混凝土制造出差异化的样态,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服务。

2我国建筑工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现象而言,涵盖了多种类型,如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不管是哪种混凝土裂缝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建筑施工效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以上的裂缝情况大都是由于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造成的,比方说,温度裂缝现象是由于混凝土外部温度不均衡造成的;塑性收缩裂缝现象是由混凝土表面缺水导致的,这说明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与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息息相关,不论是气温高低,还是空气中的水分的多少都会影响混凝土这一建筑材料的使用,影响最终的建筑施工效果。

2.2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强度

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它的质量高低会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混凝土配制中,如果没有严格把控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质量,那么浇筑的混凝土必然会出现裂缝问题。比如,水泥的安定性达不到标准要求,那么氧化钙的氧化速度就会大大降低,不仅给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带来不利影响,也无法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

2.3混凝土温度

在进行实际工程建设时,混凝土支撑材料性质也会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常常会由于温度变化而影响整体建筑材料性质,从而出现开裂问题,因此在使用材料时,不论使用哪种材料,都应严格监测温度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避免温度变化过大而造成的收缩膨胀,从而出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影响整体结构质量。若在工程施工早期并未对工程建筑材料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膨胀现象给予足够关注,则会导致建筑施工后期和中期存在一定程度的温差,从而导致土壤和施工材料整体施工膨胀性能加深,并且施工混凝土的收缩膨胀现象逐渐延伸,出现整体结构开裂,影响工程建筑质量。

3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3.1重视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有效应用,严重的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但是环境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施工人员能够做好的就是借助各种控制措施,把环境因素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情况降低,争取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裂缝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首先,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之前勘测天气信息,选择天气好的时间进行施工,减少高温、大雨等天气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并且高效地预防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其次,如果建筑工程施工是在冬天进行,那么施工人员就需要对混凝土做好保暖防护,减少因为霜冻出现的后期渗水问题,从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效果。

3.2原材料控制

施工现场应强化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之所以要加大对原材料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同时,就混凝土原材料来说,其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因此,当混凝土建设材料骨料吸水率较高时,可以通过减少材料当中的水泥泡沫等方式,有效对混凝土自身收缩率进行降低,提高工程建设稳定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这类材料级配等方式,在混凝土中加入具有超塑性的材料或粉煤灰,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当中其他材料的掺量,保证工程施工稳定。通过对固化土中水的适量添加,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自身材料收缩,同时还能保证混凝土湿润,满足实际工程建设需要。还可以通过往混凝土材料中加入高效能减水剂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材料密度,提高材料抗聚合物性能,并进一步减少混凝土材料裂缝的出现,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例规划时,应首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工程施工建设水平以及浇筑过程,结合工程施工结构进一步分析,确定混凝土出现问题的原因,深入施工建设现场,对施工建设现场的整体情况进行科学调整,并进一步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提高整体工程建设质量。

3.3施工温度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全面考虑温度、湿度等重要的环境因素,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在搅拌混凝土时,为创造合适的温度,确保搅拌有序进行,施工人员可在其中加入适量的水,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厚度,特别是要让混凝土的表面散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可在混凝土中设置循环水管,以起到降温作用;在冬天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保温工作,避免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而生成裂缝。

3.4混凝土的接缝制作

(1)横向缩缝。在处理横向缩缝时所使用的方法是钜缝法,在钜缝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实施操作的时间。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施工最理想的时间是在混凝土强度为25%的时候,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过早过晚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2)胀缝。这类问题一般出现在胀缝的一边,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要将胀缝的模板进行拆除,并将钢筋支架预留在混凝土的内部。在使用压缝板条之前需要提前涂抹润滑油,并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对其抽动,并在最终凝结之前予以拆除,将填缝料分填筑在缝隙的内部。(3)纵向裂缝。将沥青混凝土涂料涂抹在混凝土浇筑缝壁上,之后再进行临近混凝土板的浇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有多种,每种加固技术适用的条件不同,各有优缺点,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加固要求合理选择加固技术,并严格按照各加固技术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流程开展作业,确保混凝土结构取得显著的加固效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卫.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治理研究[J].居舍,2020(09):63.

[2]李义宇.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8):17-18.

[3]黄德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四川水泥,2020(02):263.

[4]徐晟,黄建淞.建筑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165-166.

[5]相晓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居业,2020(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