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及其防护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及其防护措施分析

朝鲁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学院 01005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的总体寿命比建国以前增加了一半,这归功于国家医疗条件的改善。所以,医学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百姓生活中的基础,可以保障人民生活幸福基础。生活中会出现很多各种各样的病毒,只有社会中有人愿意并且能够与病毒做斗争,才能保障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要想制作出病毒对应的疫苗或者药品,首先需要了解病毒的形态。所以,做好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尤其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应对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及其防护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引言

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与应用中,医学药物实验室显得格外重要。医学治疗中,所有药物都是经过不断的实验证明可以使用,并且能够投入到医学治疗中的。从现在我们的医疗实践中,医疗实验室与之密切相关。医学实验室的安全是格外重要的,由于医疗实验室的不安全导致病毒泄露,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病毒感染,生物病毒的感染是十分致命并且易造成传染病,我们耳熟能详的病毒也有一些是由于生物病毒泄露而造成的,这对于人类而言是比较可怕的事情。分析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状况,找出问题,选择合理的策略,有助于提升实验室综合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综合水平分析

(一)医学检验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状况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需要完成基本的涂色,染色,镜检以及其他操作等,微生物与很多病毒有关系,一些大二的学生以及刚开始接触微生物实验室的学生对于这些操作不是很熟悉,一旦实验过程中出现疏漏很容易造成病毒外泄的危险。微生物中会存在一些原病毒,原病毒的外泄会人们感染微生物病毒,并且严重的会形成传染病,比如我们现在的新冠病毒就是由于某个国家生物实验室的病毒泄露造成的。并且微生物实验室中病毒种类多,一旦造成不同的病毒合在一起,我们很难在教短的时间内研究出病毒的疫苗。并且一些出入实验室的教师、同学由于防护意识不到位,导致危险因素增加生物危害有可能随时发生。而且,由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相对来说非常快,一旦进入适宜的环境,就可能大量繁殖,并伴随空气、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造成严重的微生物病毒感染,对于教师、学生也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当前医学检验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值得注意。

(二)医学检验免疫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状况

在医学检验免疫实验室中,工作人员以及参与学习的学生,可能会接触到肝炎、艾滋病以及梅毒等传染性较强的阳性标本。这些标本具有相当高的致病性,在防护不得当的情况下。接触人员可能会发生感染。在相关实验操作中,需要应用到不同类型的实验器材,复杂的操作以及类型多样的实验器材。可能会导致生物危害的出现。如在阳性标本的处理中,一次性吸管的处置方式不规范,将提升生物污染出现的可能,进而导致感染事件的发生。对于很多的生物感染,可能在前期并没有发觉异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暴露处诸多问题,这个时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出现这样的状况,总体来说就是对于当前医学实验室的生物样片操作以及管理不当,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没有形成对于生物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敏感度。虽然说对于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说,免疫实验室的学习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职业敏感性,增强防护意识的过程,但是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下学生实验产生危险的概率更高,学生往往更容易在实验中受到生物病毒的侵害,这也是当前医学实验室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防护措施

(一)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的管理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哪里都需要有规矩才能使得一个地方管理得当,尤其是生物实验室这种比较危险的地方。对于生物实验室具有比较严格的管理比如没有上过实验室安全管理理论课堂的学生不得进入实验室,并且每次进入实验室都理应限定一定的人数才可以进入,不然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学生过多,老师对于这么多的学生看管不过来很容易造成学生由于顽皮而造成弄乱微生物病毒。另外需要对实验室原先的规则进行研究,避免实验室的原先规则出现遗漏而造成生物病毒的危险外泄在其他地方。并且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实验室的以及不同级别实验室的危险因素差异,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状况,在制度的框架中完成细节内容,确保安全制度的有效性。最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安全制度提出合理性的建议,结合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制定出规范化的全流程操作制度,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制度应用的有效性。

(二)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

对于当前生物学的研究是国家发展的必要项目,也是为了解决人类更多地疾病问题而不断进行的医学研究,就其本身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其研究过程确实对于相关研究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必须要提高医学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医学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首先,定期对医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如果长时间没有安全教育,可能就会使其逐渐放松对于安全的高度重视程度,从而确保医学实验室研究人员时刻保持着高度的安全意识。其次,要借助在行业中实际案例进行宣传,要能够让研究人员深刻地意识到这些生物的危害程度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安全教育,而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实际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使其更加重视防护工作。最后,必要时可以采取安全检验和监督工作,通过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对于医学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监督水平,进而达到不断地规范研究人员的操作水平从而保证生物研究过程安全可靠。

(三)增加安全保护资金投入

在充分保护医学实验室的相关研究人员中,要做到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来保证医学实验室的实际安全。也就是说,对于医学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必须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于其中出现问题的仪器,必须要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对于出现问题的样本必须要进行集中处理,然后进行更换新的实验样本等等。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要能够积极筹备资金,能够不断地为实验室的设备更新,以及样品的更换和处理做好充足的准备。除此之外,还有建立一些专门的隔离区,避免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对于研究人员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能够在第一时间保证研究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要不断地筹备资金,为更多不可预测的生物研究问题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结语

医学检验科的工作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医学检验实验室中,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对于医学研究尤为重要。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于检验人员的安全教育要加强,对其操作水平等各方面进行优化,对于实验室的设备仪器进行严格的管理,彻底清洗与消毒,降低生物安全风险以提高管理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鸿凯,刘变变,支金华.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J].名医,2019(08):286.

[2]许晓光.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04):814-815.

[3]王芳,史高锋.浅谈高校医学科研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19(24):124-125.

[4]刘莎,毕晓娟,付明刚,等.外科学大动物实验教学卫生与安全[J].继续医学教育,2016(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