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和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和实施

朱毓姝

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行专科护理,探究它的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实施性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80例,患者均是在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研究,使用电脑随机分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监测,收集记录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将所得结果进一步比对分析,得出各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A组总满意度为80%明显低于B组的94%总满意度,P<0.05。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B组的疼痛分数较A组明显得到缓和;且并发症发生次数A组大幅高于B组,均P<0.05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中,其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护患关系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在临床应用上将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理;敏感指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由鼻科、喉科、耳科和头颈科组成,涵盖疾病范围广,种类多[1]。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是指能捕获最影响护理和护理结果的指标,具有量化、有效性、客观性特点及检测结果能反映护理质量水平[2]。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监测,能客观的反映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能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结局,且便于护理管理者明确下一步管理目标,提升护理管理质量[3]。因此,本研究对患者应用护理敏感指标,使其能够进一步加快患者的恢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80例,患者均是在知情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的,使用电脑随机分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两组男女均等且年龄范围在18到60岁之间,通过对一般资料统计学对比P均>0.05,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B组的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成立专门的护理团队,由一名主任医师和一名护士长及若干责任护士组成,主治医生负责为计划提出意见和疾病的治疗与诊断,护士长带队,收集护理问题,配合主治医生安排责任护士有序的执行计划,并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同时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执行相关工作,选取的标准是专业知识扎实、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

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围绕扁桃体术后冰敷措施实施的正确率,确认患者疾病的敏感指标,先根据患者出现的病情状况,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快速做出判断,注重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规划好指标的判定和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护理敏感指标[4]。护理敏感指标的监测,对患者进行密切关注,严格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数量,详细对照好患者的姓名等基本信息,有利于下一步的对比分析。护理敏感指标的统计及改进,将收集来的数据用统计学进行分析,定时的组织护士召开会议,共同讨论分析护理敏感指标,并制定相应的举措,使患者得到改善。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问卷,发放给各患者,问卷共分为三个等级,90分以上、80分以上和80分以下,分别对应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最后统计十分满意和满意的百分比,即为护理满意度;同时严格记录归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事件,这将关系到后续的统计分析以及各护理的实施效果;采用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疼痛评分卡(VAS),卡上有一条1~10cm长线段,上有可移动的游标,左边0段为无痛,记为0分,右边10cm为剧烈疼痛,记为10分,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移动游标,作为疼痛评分标准,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数字越大表示评分越高,疼痛越显著[4]。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数量并记录比例,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χ2检验;计量(x±s)代表,t检验比较。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A组总满意度为80%明显低于B组的94%总满意度,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n(%)]

组别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A组

40

20(50)

12(30)

8(20)

32(80)

B组

40

32(70)

6(24)

2(6)

38(94)

X2


10.987

4.876

9.354

8.578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B组的疼痛分数较A组明显得到缓和;且并发症发生次数A组大幅高于B组,均P<0.05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疼痛(分)

出血

感染

总并发症(%)

A组

40

3.67±1.23

5(12.5)

8(20)

13(32.5)

B组

40

2.34±1.45

1(2.5)

2(5)

3(7.5)

t/x2


5.795

3.234

5.356

8.435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本研究使用的专科护理敏感指标,从指标建立、指标监测和指标统计及改进三个方面进行护理,可以客观的对患者各项指标正确判断,有利于对症治疗,而且加强了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在观察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和术后疼痛三个指标后总结出,专科护理优于常规护理,其优势显现。

综上所述,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护患关系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在临床应用上将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帆,黄莹,李元群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模式健康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20):3721-3724.

[2]李承燕,林琳,王彩霞.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在提升门诊内镜诊疗患者消化道准备合格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43-45.

[3]孙艳芳,岳英杰,姜辰等.基于疼痛专科敏感质量指标指引下的护理干预,在住院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0):50-53.

[4]高雪丽,宋轶颖,何一萍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0,35(05):3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