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研究

孙学迪 张志强 袁艳杰

深圳儿童医院急诊科 518026

摘要: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肌群抽搐、痉挛等,发作时间较短,但往往存在意识障碍,且病症可反复发作。如治疗不及时会对患儿脑部造成损伤,可能影响患儿智力发育。因此,在小儿高热惊厥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就小儿高热惊厥时的急救护理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研究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患儿因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升高引起惊厥。该病的病发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大多认为与其发热、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1],特别是与发热密不可分,罹患感染性疾病后,体温会突然上升,但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故而出现高热惊厥,主要的诱发因素是病毒感染后高热,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发病没有前兆,不同类型的惊厥症状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突发性强直或阵挛惊厥,眼球凝视,斜视,直或上翻,以及意识丧失[2]。高热惊厥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急、危害严重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对患者脑部造成损伤,引起患儿智力低下,严重者可能无法自主呼吸,危及生命甚至死亡。该病在临床上好发于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其病症类型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惊厥发作时发热诱因明确,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发作时间短,频率低,病发前有可能出现感染性症状,如发热、咳嗽等,且病症会出现反复情况[3],此类型占比高,大于发病基数的75%。复杂型惊厥临床表现较少,占比仅20%~30%,但危害大预后差,其表现为局灶性或全面性发作,发作时间常,频率相对更高,会导致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措施主要是控制患儿的惊厥,采取药物或物理等适当的方式进行降温,以此防止患儿症状的加重。因此,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是救治此类患儿的关键所在。而急救护理措施主要根据儿童生理特征,以贯彻落实全面护理为主,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本文就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研究分析如下。

1 急救护理方法

1.1呼吸道常规护理 患儿抽搐发作时意识丧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部分患儿出现呕吐,应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避免舌后坠或分泌物误吸引起窒息。但避免强行撬开患儿牙关或剧烈摇晃刺激患儿。及时给予吸氧以减少缺氧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性,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1. 2 体征监测护理 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体温、呼吸、脉搏、瞳孔反射等,可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如果观察到患儿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留取必要的血标本进行检测,同时以便于后续药物的应用。

1.3 控制惊厥护理 

1.3.1药物控制:大部分惊厥可短时间内自然停止,因此对于热性惊厥病史的单纯性热性惊厥的患儿并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但惊厥超过5分钟或来院后仍有惊厥发作的患儿需及时应用抗惊厥药物;推荐使用一线抗惊厥药物苯二氮卓类,安定或咪达唑仑缓慢静脉推注,抽搐不缓解可3-5分钟重复一次。也可应用苯巴比妥钠联合用药。抽搐仍不缓解,可用咪达唑仑静脉维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谨防呼吸抑制[6]

1.3.2 降温治疗: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及噪音等不良刺激。体温超过38.5℃可用退热药进行降温,可配合应用温水擦浴、热水泡脚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为防止导致酒精中毒,禁止酒精擦拭患儿皮肤。

1.3.3 其他:惊厥发作时,颅内病变或脑细胞缺氧可导致脑水肿,可应用甘露醇或呋塞米等减轻脑水肿。同时注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尤其对于伴呕吐或腹泻的患儿。

1.4病情观察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详细记录患儿惊厥发生的次数、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连续监测患儿的血压、呼吸、瞳孔等情况,观察惊厥发作之前是否出现多汗、尖叫等症状, 观察惊厥发作后患儿的精神状况, 是否出现呕吐、黄疸、腹泻等异常情况,警惕发生脑水肿的情况。如果发生休克、呼吸衰竭,则及时予以抢救。

1.5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情绪状态,与患儿交流时积极热情、语气温和;对焦虑、恐惧、哭闹的患儿,可通过轻轻说话、轻轻拍背等方式进行安抚,减缓患儿过度焦虑不安的情绪。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治疗进展、配合要点等情况,减轻患儿家长的担忧和不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儿家长参与到临床护理活动中来。

2.小结与综述

高热惊厥属于小儿急性病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是小儿大脑皮层功能还不够不完善, 身体抵抗力低下, 容易发生感染,加之自身血脑屏障功能较差, 各种细菌、毒素易侵入脑组织,水、电解质代谢不稳定,其发生率高于成人的数倍。一般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初期,年龄超过 6岁以后的患儿,随着脑部发育逐步完善,惊厥症状会逐步减轻

[4] 。大部分患儿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预后效果。但患儿在病发时,如果不及时救治或治疗不当,会使患儿频繁惊厥,惊厥反复或持续发作可以造成永久性脑损伤,不利于患儿智力发育[5] ,进而影响患儿的生活能力,对患儿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由于高热惊厥具有起病急、发病进程快的特点, 急诊接诊患儿后,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优先考虑病情,缓解惊厥症状,防止患儿身体受到更深的损害,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因此,及时、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直接影响了抢救的成败,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急救护理主要根据患儿的生理心理特征,对其惊厥、高热、心理、环境、饮食、病情等各个方面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让患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减轻了患儿的高热惊厥程度,降低了感染风险,有效抑制患儿病情的加重。护理人员通航密切观察及记录患儿的脉搏、呼吸、血压、精神、体温、瞳孔、神智的变化, 避免了高热惊厥的反复发生 ,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出现。患儿家长通过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加强了高热惊厥疾病的了解,增强了配合护理的能力,能有效的帮助患儿配合治疗,提高高热惊厥疾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淑君. 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工作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241-242.

[2] 王娟.心理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心理月刊, 2020, 15(20): 126-127.

[3] 叶丹, 梁金玲, 何炜, 等.针对性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及预后的影响 [J].全科护理,2018,16(3):325-327.

[4] 廖运玲.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临床护理措施 [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4):170-171.

[5] 胡红英.98 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141-142.

[6] 靳有鹏,周丽.儿童惊厥的急诊处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8):1385-1387.

孙学迪1985---,女 ,汉族, 深圳 ,本科,主管护师,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