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4

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孔祥玉

吉林省四平诺雅口腔医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摘要目的:分析牙列缺损治疗修复中使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方式是否存在显著修复效果。方法:病例样本数量收集共50例,收集时间控制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样本对象选择牙列缺损人员,确定分组方式为硬币抛投法,将正面命名为研究组,反面命名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数量为25例,命名为对照组患者修复方式选择常规修复,命名为研究组患者选择口腔种植牙修复方式,组间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经临床相关指标对比,显示统计学差异显著,即P值<0.05;组间比对指标确定为修复效率,命名为研究组与命名为对照组,显示统计学差异存在,即P值<0.05;两组经不良反应指标对比,组间指标比较,显示统计学差异存在,即P值<0.05。结论:相比于常规修复治疗方式,牙列缺损患者选择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效果比较凸出,价值显示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牙列缺损;口腔种植牙;常规修复


Effect Analysis of Dental Implant Repair and Routine Repair for Dentition Defect

KONG Xiang-yu

Siping Nuoya Stomatological Hospital,Siping Jilin 13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ental implant in the treatment of dentition defect.Methods:A total of 50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0.The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or dentition defect 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Coin Toss,Study Group on the front and Control Group on the back,there were 25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named as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respectively.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chose conventional prosthodontics.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clinical related index,namely P Value&Lt;0.05;the comparis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determined as repair efficiency,named as study group and named as control group,showing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namely P Value&Lt;0.05;P Value&Lt;0.05;the adverse rea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Conclusion: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dental implant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entition defect,and its value can be generalized.

Key wordsdentition defect;dental implant;conventional restoration

牙列缺损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生,通常老年患者发病率会高于中青年患者,疾病产生原因主要是牙周病或者是外伤等[1]。牙列缺损影响,会降低患者口腔咀嚼功能,食物在没有经过口腔充分咀嚼后,直接进入到消化系统中,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2]。除此之外,患者牙齿缺失数量较多,会造成唇颊等组织不断塌陷,面部中下庭高度逐渐减少,出现嘴角下垂以及皱纹加深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性。牙列缺损问题也会影响患者的唇音和唇齿音等正常反应情况。在长时间没有纠正牙列缺损问题,患者口腔粘膜以及周围关节等均会产生萎缩或者是功能紊乱问题,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基于上述情况,牙列缺损问题需要及时采用义齿修复措施,通过人工义齿代替自然牙。本研究通过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集牙列缺损患者50例进行客观性研究,临床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效果,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数量收集共50例,收集时间控制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样本对象选择牙列缺损人员,确定分组方式为硬币抛投法,将正面命名为研究组,反面命名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数量为25例,命名为研究组患者中:其中13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为女性,组间收集年龄最高限值为57岁,最低限值为32岁,经计算,中间年龄值显示为(43.5±2.3)岁;命名为对照组患者中:其中14例患者为男性,11例患者为女性,组间收集年龄最高限值为58岁,最低限值为33岁,经计算,中间年龄值显示为(44.5±2.5)岁。通过比较临床资料,统计学上并无差异,P>0.05,可公平对比。

纳入标准:研究收集患者同意研究进行,签署相关调查同意书;患者拔牙时间处于3个月内,并且牙槽骨恢复具有稳定性。排除标准:患者对本次研究呈反对态度;患有全身系统疾病。

1.2方法

命名为对照组患者在修复治疗前,需要全面检查口腔情况,患者开展手术的要求需要满足拔牙创面良好,咬合关系正常、牙齿处于健康状态,备牙环节保证处于局部浸润麻醉状态下,治疗方式使用固定桥修复方法。

命名为研究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方式,对口腔种植区域进行定位,治疗修复过程中,需要测算牙骨密度以及高度等数值,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牙齿修复方案。清洗、消毒缺损牙列位置,在牙槽嵴顶部位置取切口,形状为H/L型,开始翻瓣工作,保证牙槽骨可以全部暴露,依据其位置确定种植牙区域。根据种植工作需要直径数值以及深度数值,逐渐扩孔,准备窝洞。牙槽制作窝洞结束后,种植牙可以将其放入其中,保证种植牙可以与愈合基台连接,缝合其周围切口软组织,术后,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时间持续3天,使用含漱漱口液,拆线时间通常是在8天后。于3-6个月后在种植体上进行修复。

1.3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修复指标,内容主要有舒适度、美观效果、固位力、语言功能、咀嚼效率。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全部有关的数据在进行统计处理时使用的是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在表示时选择的是(62aac3cd3966b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相比予以t检验,P<0.05证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组间对比治疗修复相关指标情况

干预后,两组经临床相关指标对比,显示统计学差异显著,即P值<0.05。见表1。

表1 组间对比治疗修复相关指标情况(62aac3cd3966b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

组别

例数

舒适度

美观效果

固位力

语言功能

咀嚼效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25

3.01±1.21

8.12±1.22

4.73±1.23

9.11±1.03

5.65±1.12

8.53±1.31

7.42±1.39

9.50±1.62

6.41±2.49

8.50±1.07

对照组

25

3.01±1.20

7.03±2.41

4.74±1.22

7.02±2.52

5.63±1.11

6.54±2.23

7.41±1.42

8.02±2.52

6.39±2.50

7.52±2.17

t值

-

0.000

2.018

0.029

3.839

0.063

3.847

0.025

2.470

0.028

2.025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组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干预后,组间比对指标确定为修复效率,命名为研究组与命名为对照组,显示统计学差异存在,即P值<0.05。见表2。

表2 组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25

15(60.00%)

8(32.00%)

2(8.00%)

23(92.00%)

对照组

25

10(40.00%)

4(16.00%)

11(44.00%)

14(56.00%)

2

-

-

-

-

8.420

P值

-

-

-

-

<0.05

2.3组间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干预后,两组经不良反应指标对比,组间比较,显示统计学差异存在,即P值<0.05,见表3。

表3 组间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食物嵌塞

牙龈红肿

牙龈萎缩

基牙酸痛

发生率

研究组

25

1(4.00%)

1(4.00%)

0(0.00%)

1(4.00%)

3(12.00%)

对照组

25

2(8.00%)

2(8.00%)

3(12.00%)

4(16.00%)

11(44.00%)

2

-

-

-

-

-

6.349

P值

-

-

-

-

-

<0.05

3讨论

长时间以来,使用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是临床主要修复措施,但固定义齿的前提是没有牙根,其基牙固位是借助邻近的自然牙,在制作过程中会破坏自然牙,也是患者难以接受的重要因素[3]。固定义齿方式是将其固定在正常牙体以及牙龈组织上,伴随时间不断发展,人们的口腔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固定义齿会逐渐出现不良反应,例如食物嵌塞或者是牙龈边缘连接不稳定等问题,这种并发症处理难度较大,通常需要重新制作固定义齿,或者是将现有的义齿拆下后进行加工维修,因此患者在经历一段时间,修复满意度逐渐下降[4]。在人工种植牙技术开始后,使用时间最长的种植牙已经保持40年[5]。人工种植牙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牙齿正常拒绝功能以及外形的美观性具有恢复作用,同时牙槽骨吸收问题有效抑制,缓解周围自然牙的负担压力,具有较高的稳固性,异物感也不大,优势较多[6]。基于上述情况,应用种植牙对缺失牙进行修复是目前临床上修复牙齿缺失最为有效的形式[7]。本研究中,命名为研究组患者相比于命名为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临床相关指标(舒适度、美观效果、固位力、语言功能、咀嚼效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经比较显示统计学差异存在,即P值<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修复治疗方式,牙列缺损患者选择口腔种植牙修复治疗效果比较凸出,价值显示可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庞四利.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1):46-47.

[2]先德彬,蒋金吱.谈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86):139-140.

[3]尧华昆.50例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1):74,90.

[4]蒋尚飞,刘洪,颜成东,等.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J].名医,2018,66(02):73-74.

[5]吴孝楠.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200-201.

[6]姜长伟.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103-104.

Shape1

收稿日期:2021年5月3日

出刊日期:2021年6月25日

引用本文:孔祥玉.牙列缺损行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介入医学, 2021, 1(12) : 1-2. DOI: 10.12208/j.jcim.2021.12.032


Copyright:© 2021 by author(s) and Open Access Journal Research Center.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62aac3cd3966b_html_fb17a695465e8001.png62aac3cd3966b_html_4a7841fc2f0d33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