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疫情常态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

/ 6

基于疫情常态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

徐显凤① 张美玉② 陈鹏③ 倪珂①

(①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北京中电利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齐齐哈尔市内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评价干预效果。

方法:2021年3月至2021年4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内三所大学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调查基本情况、新冠疫情认知情况、焦虑状态及心理健康情况,并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SCL-90量表评分。

结果:共 1288名在校大学生纳入本次调查研究,平均年龄21.15±2.07岁。对新冠疫情认知程度较高。存在焦虑的大学生 554 人,焦虑检出率为43.01%。干预前的在校大学生SCL-90量表平均总分达到139.87±35.73,干预后各项因子分都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的SCL-90量表平均总分降至113.52±22.58(P<0.05)。

结论:经过心理干预后,降低了大学生对于疫情的焦虑和恐慌情绪,帮助大学生提升抗逆力水平,习得积极的应对方式,使得他们在面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时,能够从容地应对。


关键词

新冠肺炎;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干预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based on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epidemic and evalu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normaliz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new crown epidemic, conduct a sample surve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Qiqihar City, and carry out targe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21 to April 2021,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three universities in Qiqihar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cognition of the new crown epidemic, anxiety state and mental health, and targe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scores of SCL-90 scal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 total of 1288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urvey, with an average age of 21.15±2.07 years. Awareness of the new crown epidemic is high. There were 554 college students with anxiety,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anxiety was 43.01%. The average total score of SCL-90 scale of college studen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reached 139.87±35.73, and the scores of each facto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total score of the SCL-90 scale dropped to 113.52±22.58 (P<0.05).

Conclusion: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t reduces the anxiety and panic of college students about the epidemic, helps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resilience levels, and acquire positive coping styles, so that they can deal with stressful life events calmly.


Key words

COVID-19;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具有传染性、突发性、公共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全面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1-3]。当前国外新冠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可控,但地区偶发、群发病例时有出现,输入性病例风险持续存在,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可放松[4, 5]。由于疫情的冲击,我国大学生虽已复课,但正常学习、生活、社交模式受到广泛且深远的改变[6, 7]。为了解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内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评价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2021年3月至2021年4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邀请大学生填写问卷。所有学生的年龄在17-23岁之间,身体均健康。

1.2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https://www.wjx.cn)平台生成网络问卷,由高校辅导员将问卷链接发送到学生微信群或 QQ 群,并遵循保密性原则,全程匿名填写。为避免问卷重复,同一个 IP 地址、手机串号、手机号码。所有参与的学生均被详细告知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流程,在自愿参与条件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数据结束后,采用双人核对录入法,剔除逻辑不清的问卷,最终共纳入1288份,有效回收率为 94.85%。

1.3调查工具

1.3.1基本情况调查

设置7项基本问题,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年级、专业、家庭情况、所在地区受疫情影响情况等。

1.3.2新冠疫情认知调查

此问卷包含四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四级评分。被试被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项目。分数由高到低:

  1. 你是否经常关注国内外疫情有关的新闻。选项为:非常关注、比较关注、一般关注、不关注

  2. 你是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知识?选项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不太了解、不了解

  3. 你对当下疫情常态化的校园管理是否不适。选项为:非常不适、比较不适、一般不适、没有不适

  4. 你是否认为疫情对你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选项为:影响非常大、影响比较大、有影响但是还可以、没有影响

1.3.3 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心理研究领域。包含 20 个条目,百分制计分,分为4级评分。焦虑程度划分如下: <50 分为无焦虑;50~59 分代表轻度; 60~69 分代表中度; ≥70 分代表重度。

1.3.4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是由Derogatis,L. R.编制(1975)。此表包括90个项目。曾有58项版本及35项的简本,本研究使用90个项目的SCL-90,此表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SCL-90的评定方法为五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一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有的也用1-5级,在计算实得总分时,应将所得总分减去90,其包含的9个因子为:躯体化(Somatization)、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人际关系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抑郁(depression)、焦虑(anxiety)、敌对(hostility)、恐怖(Photic anxiety)、偏执(Paranoid ideation)、精神病性(psychoticism)。

1.4干预措施

对SCL-90分值异常的大学生进行以下干预措施:(1)家校协同育人,及时了解学生家中状况。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行使共同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责任,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团结协作有效联动,形成合力协同育人。学校教育系统要素进入家庭教育系统协同产生教育功能,家庭教育系统要素进入学校教育系统产生教育功能。学校教育系统除了正常的授课内容外,还应更多主动去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状态、心理健康情况、家庭状况。(2)根据学生年级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转移注意力。引导低年级同学读几本书、做一些线上家教,反思一下短暂大学生活的得与失;引导大二、大三学生网上投递一些实习简历,调研一些企业和行业背景等,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引导大四学生做好考研复试准备以及就业准备,积极做好学生转职场人的心理准备,提醒他们提前掌握必备技能。

1.5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表1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共 1288名在校大学生纳入本次调 查研究,平均年龄21.15±2.07岁。

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675

52.41


613

47.59

民族

汉族

1133

87.97


少数民族

155

12.03

年级

大一

324

25.16


大二

347

26.94


大三

362

28.11


大四/大五

255

19.80

专业

医学类

256

19.88


非医学类

1032

80.12

家庭情况

人均月收入5000以下

901

69.95


人均月收入5000以上

387

30.05

所在地区受疫情影响情况

265

20.57


1023

79.43


2.2新冠疫情认知情况

20.89%的在校大学生非常关注国内外疫情有关的新闻,41.61%的在校大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疫情有关的新闻。63.20%的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预防知识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63.20%的大学生表示对当下疫情常态化的校园管理有不同程度的不适。仅有15.06%的大学生认为疫情对生活和学习没有造成影响。具体结果见表2。

2新冠疫情认知情况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你是否经常关注国内外疫情有关的新闻

非常关注

269

20.89


比较关注

536

41.61


一般关注

291

22.59


不关注

192

14.91

你是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知识?

非常了解

280

21.74


比较了解

534

41.46


不太了解

386

29.97


不了解

88

6.83

你对当下疫情常态化的校园管理是否不适

非常不适

59

4.58


比较不适

103

8.00


一般不适

652

50.62


没有不适

474

36.80

你是否认为疫情对你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影响非常大

132

10.25


影响比较大

456

35.40


有影响但是还可以

506

39.29


没有影响

194

15.06


2.3在校大学生的焦虑状态

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焦虑状态见表3,无焦虑大学生 734 人 (56.99%),存在焦虑的大学生 554 人,包含轻度109 人 (27.64%),中度 50 人 (9.63%),重度65 人 (5.74%),焦虑检出率为43.01%。


3 焦虑状态

状态

人数

百分比

无焦虑

734

56.99

轻度

109

27.64

中度

50

9.63

重度

36

5.74


2.2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情况

干预前的在校大学生SCL-90量表平均总分达到139.87±35.73,说明部分大学生当前阶段存在明显的精力较差、注意力难集中、精神易疲劳、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部分大学生有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而干预后各项因子分都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的SCL-90量表平均总分降至113.52±22.58(P<0.05)。


4 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得分

变量

干预前因子分

干预后因子分

t

p

躯体化

1.35±0.36

1.26±0.16

8.199

<0.001

强迫

1.81±0.38

1.42±0.21

32.238

<0.001

人际关系

1.78±0.42

1.48±0.23

22.484

<0.001

抑郁

1.96±0.41

1.35±0.28

44.094

<0.001

焦虑

1.94±0.50

1.33±0.19

40.929

<0.001

敌对

1.37±0.37

1.21±0.31

11.896

<0.001

恐怖

1.67±0.39

1.41±0.24

20.377

<0.001

偏执

1.51±0.29

1.45±0.28

5.342

<0.001

总分

139.87±35.73

113.52±22.58

22.374

<0.001


3讨论

本研究旨在调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1288名齐齐哈尔市内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情绪状况和睡眠质量情况,问卷涵盖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区、家庭状况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了解特定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该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本研究表明,齐齐哈尔地区在校大学生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在整体上对疫情相关知识有着较好的掌握(非常了解与比较了解占比63.20%),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适现象。在面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学生等群居群体受到影响较大,以往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也有较大改变,适度的担忧情绪是人们正常的心理反应。当前,在国内动态清零的政策下,各地的疫情形势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每天新闻媒体准确而及时地提供了最新的疫情信息,这有助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公众建立理性的风险意识,防范非理性的认知及行为出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大学生负性情绪较多,近一半( 43.01%)的学生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远高于高迪[8]等报道的非疫情时期大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22.73%),也远高于吴欢[9]等报道的某医学院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17.77%)。说明部分高校对于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有些仅仅设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缺乏日常性的、全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学生面对突发情况时,如新冠肺炎疫情,会因缺乏相关的知识,不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黑龙江处于我国最北端,毗邻俄罗斯,2020年、2021年均因境外输入等原因造成局地疫情爆发,因此黑龙江省内学校的管理较其他内地学校更为严格,大学生必须减少外出,导致其无法正常到校学习和参与社交活动,可能影响其学习进度、加剧其焦虑和抑郁感,也是造成在校大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10]

通过构建有效心理预防体系,建立心理疏导平台,突破时空阻隔,向广大学生推送防疫和心理健康常识,使学生主动调适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升“心理免疫力”[11, 12]。同时完善心理健康网络体系,精确掌握学生动态,研判潜在风险没,重点开展针对不同情景的心理危机干预,加强学生应对负性事件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13, 14]。经过心理干预后,降低了大学生对于疫情的焦虑和恐慌情绪,帮助大学生提升抗逆力水平,习得积极的应对方式,使得他们在面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时,能够从容地应对。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当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学校要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做到早发现、早辅导、早解决,对精神心理障碍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5, 16]。化解“后疫情时代”的一系列负反应,维护今年社会经济运行平稳健康发展的大好趋势。大学应当把人群心理健康作为日后工作中一个重点工作项目,正视其带来的问题和潜在威胁,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扫除障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Terry C, Rothendler M, Zipf L, et al. Eff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noise pollution in three protected areas in metropolitan Boston (USA)[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21,256(5):109039.

[2] 胡国梁. 全媒体时代疫情谣言的公权干预: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切入[J]. 法学论坛,2021,36(3):9.

[3] Badulak J, Antonini M V, Stead C M, et 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COVID-19: Updated 2021 Guidelines from the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J]. ASAIO Journal,2021,67.

[4] 张双鹏,刘凤委. 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作治理能力——中国省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文本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5):15.

[5] 韩召颖,王辛未.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国际秩序危机与转型态势探析[J]. 东北亚论坛,2021,30(4):14.

[6] 魏云芳,王珊,太丽娟,等. 昆明某高校医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43(3):1-6.

[7] 田珍珍,王玲玲.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6(01):205-207.

[8] 高迪,张红杰. 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现况分析[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9,36(4):6.

[9] 吴欢,陶善珺,曹玉祥,等. 某医学院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焦虑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21,23(1):5.

[10] 姜琪,谢芳琳,王江波. 疫情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和危机干预[J]. 法制与社会,2020(16):129-130.

[11] 徐飞,陈永亮,贺晓林. 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泰山学院学报,2020,42(05):129-136.

[12] 姜春红. 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正念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研究[J]. 大众标准化,2020(21):161-162.

[13] 李淼,葛林艳,王晓瑛,等.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科学干预机制研究[J]. 决策探索(下),2021(04):22-23.

[14] 闵强,孙明月.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工学院2020级790名学生的SCL-90分析[J]. 河南工学院学报,2021,29(03):65-69.

[15] 孙铭,郝春艳,邸兴伟,等.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锦州市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03):65-69.

[16] 江瑞辰,宋志英,王皓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