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规范化维护与保养流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除颤仪规范化维护与保养流程分析

王月玲

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摘要:作为医院中的一个必备设备,正确的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处于备用状态,是除颤仪使用和维护中需要重点内容。因此,当前有必要在准确了解除颤仪规范化维护方法的同时,了解对应的保养工作流程。通过更加有效的做好除颤仪日常管理工作,保证除颤器能够维持正常功能,为更好的辅助医疗 工作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除颤仪;规范化维护;保养流程


临床上使用除颤仪主要是对由于室颤引发的心脏骤停进行救治,通过使用除颤仪进行电击除颤,也是当前受到公认的一种室颤处理和治疗方法。作为关键设备之一的除颤仪,保证其性能维持稳定、可靠,是保证救治成功的关键内容。因此,需要在准确了解对应的规范化维护、保养流程基础上,采用最合理、系统的方式,做好除颤仪的日常管理工作。以此保证能够科学的实施除颤仪设备维护和保养,准确了解维护和保养重点,促使除颤仪的维护和保养能够朝着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

一、除颤仪维护要点

(一)使用者维护流程

除颤仪使用者主要是指临床上负责除颤仪使用和管理的人员,一般为护士或者医生,在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一,确定好责任人,及时进行记录。要求对应科室需要做好除颤仪负责人的确定和更换工作,并且确定好负责的组织体系,如医生-护士长-当班护士。责任人员的确定,能够保证除颤仪维护工作的连续开展,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或者无人负责的情况,真正做好除颤仪的规范化维护与管理。同时,医院要统一的配置对应使用、维护记录本,将具体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记录下来,便于及时发现在实际维护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的改正。二,定期检查性能,了解耗材情况。除颤仪性能检测的标准流程一般是能量选择-充电-放电,按照设备品牌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能量,保证测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性能测试中,建议使用内置电池进行测试,并且保证能够准确模式正式使用场景,保证测试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检测完成后,负责人还需要对耗材剩余情况进行了解,及时的补充耗材,避免在紧急时刻缺少耗材影响使用。针对部分同时存在除颤仪和B超的真诊室,要注意将B超耦合剂与导电膏分开保存,避免混用[1]

(二)技术人员维护流程

技术人员日常维护主要是从专业的角度对除颤仪进行检修、维护,在实际维护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一,定期巡查设备,及时排除隐患。技术人员要做好定期检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巡查中不能够遗漏任何一个设备,所有设备均需要在检查后记录信息,包括测试时间、人员和结构。同时,针对除颤仪来说,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一般是导联线等各类附件损坏、电池充电不及时、清洁极板不及时等。因此,在检查中需要通过性能测试等方式,了解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确保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2]。二,落实性能检测,实现三查一对。技术人员性能检测工作一般有两种情况,即全面检测、常规检测。其中全面检测主要是采用的是三查一对方式,即检查极板、电池、附件和耗材,一对是指对计量合格证书与系统时间进行核对。同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除颤仪系统时间与现实时间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差,在检查中也要注重纠正时间差,确保能够为获得最准确的医疗记录提供支持。

二、除颤仪规范化保养流程

(一)极板清洁

电极板是整个除颤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有效性。在实际清洁保养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不使用的情况下,将其极板放置在卡槽中,每次使用完要及时的清洁。清洁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先关闭其设备,再将金属电极板取下,使用湿润的清洁抹布进行清洁,最后等待极板干燥,将其重新置于卡槽内[3]。二,擦拭中要注重不要损伤极板,不能够使用锋利的金属工具对极板污垢进行处理,尤其是不能够造成极板表面损伤,也不能使用腐蚀性溶液清洁极板。

  1. 控制面板、屏幕保养

外科和屏幕相对来说面积比较大,更加容易损坏,在实际保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外壳与屏幕保养中要做好灰尘清洁处理,尽量使用无绒软布对其进行清洁。二,清洁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够将液体直接倒在设备上,避免内部进入液体损坏设备主板。三,禁止使用抛光剂、腐蚀性材料进行擦拭。四,避免使用氨基、乙醇基或者是丙酮基进行清洁。

(三)电池充电

电池是支持设备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保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在电量消耗完时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充电。二,充电过程中需要注意除颤仪环境要维持在0-40℃之间,避免对充电效率产生影响。三,观察指示灯,了解是否处于正常接收电量的状态。

(四)电源线、导联线保养

针对连接各个组成部分的线路,也需要及时的进行保养,具体需要注意的内容为以下几点:一,使用中性肥皂水及时的对线路进行擦拭和清洁,并且在清洁后要擦干,避免水分大量堆积或者长时间处于表面

[4]。二,使用次氯酸钠通过1∶500的比例进行稀释,在清洁后对线路进行消毒处理,做好医院中仪器设备的消毒杀菌。三,如设备经过特殊使用,要做好特殊消毒杀菌处理,一般是使用环氧乙烷杀菌处理,温度最高为50℃,并且在杀菌后要充分的进行通风。四,不能够采用烘烤、加热或者日晒等方式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要保证其处于正常室温状态下。五,不能够采用蒸汽、高压消毒杀菌的方式进行日常保养。

结语:

除颤仪规范化维护与保养工作的有序开展,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除颤仪一直处于备用状态,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由于维护或者保养不合理造成的设备无法使用,影响日常的治疗。因此,在了解不同主体维护工作要点的基础上,要从极板、控制面板、屏幕、电池、电源线、导联线等各个方面明确日常保养内容。通过落实科学的设备维护和保养措施,从根本上确保除颤仪能够一直维持在备用状态,真正发挥出设备在医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升除颤仪的管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敏莹. 卓尔除颤起搏监护仪的操作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处理[J]. 医疗装备,2019,32(13):130-131.

[2] 齐文章,安静. 飞利浦M3536A除颤监护仪的维护保养及故障维修[J]. 中国医疗设备,2018,33(10):110-112,122.

[3] 梁汉思. LIFEPAK 20除颤仪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J]. 医疗装备,2019,32(4):135-136.

[4] 傅芳荣,李娟菊. 品管圈在急诊科除颤仪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2):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