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张鑫钰 郑挺 张文

空军都江堰特勤疗养中心 成都 611838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临床医学检验1000例,总结医学检验不合格事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准备工作:患者不配合2例(0.20%);患者情绪不稳定1例(0.10%);药物因素1例(0.10%)。(2)采集样本:时间不当2例(0.20%);样本损毁1例(0.10%);样本变质1例(0.10%);样本混淆1例(0.10%);器皿不合格1例(0.10%);采血位置不当2例(0.20%)。(3)检验操作:设备故障1例(0.10%);参数不当2例(0.20%);数据处理不当2例(0.20%);标记错误1例(0.10)。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因此需要提高医学检验标准,重视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保证检验结果准确,严格控制医学检验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前言:临床医学检验作为常见诊疗手段,成为临床医学中重要构成。随着检验设备越来越先进,检验指标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帮助临床监控病情进展[1]。为了准确指导临床治疗,观察病情进展,避免误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必须要保证医学检验质量,避免送检、化验等过程干扰检验结果。检验科应加强质量控制,采取高标准检验手段,避免在采集、运输和检验过程中影响干扰结果。本文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某三甲医院医学检验中,随机选取1000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1000例患者为样本,性别:男/女=519/481,年龄(46.75±5.14)岁。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要求检验人员控制饮食,于清晨空腹抽取血液样本。应于采样后3h内立即送检。采集脑脊液应在1h内快速送检。采集痰液样本,应指导患者漱口后采集。采集尿液样本,指导患者清洁外阴后,取中段尿液。总结1000例医学检验中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案例。

1.3 观察指标

分析检验结果异常案例的原因,总结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使用t检验方法对计量资料(62aaf4eaeea86_html_27e449979675b6d4.gif )进行检验,使用62aaf4eaeea86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详见表1:

1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n=1000

影响因素

发生率(n/%)

准备工作

患者不配合

2(0.20)

患者情绪不稳定

1(0.10)

药物因素

1(0.10)

采集样本

时间不当

2(0.20)

样本损毁

1(0.10)

样本变质

1(0.10)

样本混淆

1(0.10)

器皿不合格

1(0.10)

采血位置不当

2(0.20)

检验操作

设备故障

1(0.10)

参数不当

2(0.20)

数据处理不当

2(0.20)

标记错误

1(0.10)

合计

18(1.80)

3 讨论

临床检验泛指医院所有检验项目,主要用于辅助临床诊断,评价治疗进展,指导临床治疗的开展[2]。因此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治疗。经过本文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包括:(1)准备工作:患者不配合:由于患者对检验知识不了解,不遵从医嘱,在检验前食用影响检验结果的食物,干扰检验结果。如尿检前食用甜食造成乳酸水平升高,干扰检验质量。患者情绪不稳定:患者情绪波动大也会影响检验结果,如血压检验时情绪波动会造成血压升高,导致检验结果过大。药物因素:药物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如生化检验前服用左旋多巴,会导致AST水平异常升高[3]。(2)采集样本:时间不当、位置不当、样本损毁、样本变质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采集样本质量直接决定着检验质量,干扰检验结果。尤其是送检时间,不同检验项目对于样本采集时间要求不同,若送件不及时,将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临床治疗工作

[4]。(3)检验操作:检验操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参数不当、数据处理不当、标记错误上,由于检验人员熟练度不足或缺乏经验,造成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检验结果偏差,影响临床工作的开展。

经过上述对影响因素的分析,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本文提出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优化检验质量:

(1)检验前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在采集样本前需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以及检查项目,确保采样护士了解操作规范,掌握采样流程。采样前应注意安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保持放松心情[5]。询问患者采样前是否食用影响检验结果的东西,确定患者严格遵从医嘱,才能进行采样。检验科应及时运送样本,注意运送过程中保护样本完完整,检查样本是否有对应信息标签等,将各个科室样本分类分项整理,核对样本数量,并在交接单上进行签字确认。

(2)按照规范严格执行检验操作:检验人员应严格遵守规范操作,定期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使用试剂前核对试剂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试剂质量良好。检查检验器具是否完好密封,未出现破损,保证检验各用具质量良好。检查样本采集时间,是否符合时间要求。检验前后需要严格进行消毒工作,避免环境干扰。需要定期对检验操作质量展开监督检查,对于严重违规操作的检验人员,严肃处理,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结果评价,提高检验人员对于规范操作的重视性[6]。定期对检验室进行消毒灭菌,保证检验室清洁状态,要求检验人员穿戴好防护服和手套,避免和检验样本接触。积极应用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环境污染情况,指导检验室环境治理,为临床检验提供大力支持。

(3)严格进行健康宣教:在检验工作前,医护人员应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耐心告知患者各项检验前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检验的原因和不适感,安抚患者抵抗情绪。保证患者明确各项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检验。采样前应主动询问患者是否严格遵循,安抚患者的情绪。尤其是患儿的情绪安抚,由于患儿年纪较小,检验人员要用温和语气耐心安抚,转移患儿注意力,以便于顺利采样。

(4)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培训:检验科应定期展开检验人员培训,提高检验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借助于培训活动明确检验操作标准,保证检验人员熟练掌握标准化操作,明确影响因素和控制要点,从源头上保障检验质量。提高检验人员的质控意识,重视检验过程中对结果的质量控制,用专业态度对待每项检验操作。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因此需要提高医学检验标准,重视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保证检验结果准确,严格控制医学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沛沛,张宏威. 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2022,29(02):217-219.

[2]潘新明. 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当代医学,2022,28(02):7-9.

[3]张佳夫. 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5):134-137.

[4]王艳.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0):37-39.

[5]张敏,高超.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8):94-96.

[6]张晓佳,刘娟.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贵州医药,2021,45(09):1472-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