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浅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

刘燕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滨江马甸幼儿园 225434

摘要:艺术活动是儿童理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是儿童自发地用天真无声的语言表达自己、表达思想、释放情感、想象和创造的活动。在儿童的艺术活动中,有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教师应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让孩子把绘画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孩子“睁眼看世界,闭眼想世界,拿画笔画世界,用文字描述世界,表达感情”的目的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心里画画,在自己的心里讲故事”。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幼儿语言;发展策略

前言

美术是一门艺术。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艺术品的图像、结构和颜色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实际上,它是将图像符号转换为对话符号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儿童使用符号转换的能力,并将绘画内容转化为语言表达,以发展儿童语言。

一、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艺术活动中,老师和孩子应该一起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的事物。艺术是一门艺术。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艺术品的图像、结构和颜色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实际上,它是将图像符号转换为对话符号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儿童使用符号转换的能力,并将绘画内容转化为语言表达,以发展儿童语言。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引导孩子主动去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并且在接近大自然的时候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敢于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观察欣赏,让幼儿对大自然产生感性的认识。

二、允许幼儿边画边说、边说边画

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经常自言自语或与孩子们谈论绘画的内容;对于绘画的表现方法或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同事的作品。这种交流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最终完成他们的作品。因此,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绘画氛围,给孩子们充分的说话机会,让他们画画、说话、画画,通过与个别或少数孩子的对话来发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在充分感受和欣赏春笋形态、姿态美的环节后,大部分幼儿已经迫不及待的拿起画笔要画春笋啦。老师一边巡视,一边鼓励个别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想画的“春笋娃娃”:“我要画在竹林里跳舞的春笋娃娃……”“我画一群做体操的笋娃娃……”“我和爸爸一起上山挖春笋,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春笋……”“我喜欢下雨时,喝水的春笋,因为我也喜欢喝水……”,孩子们可以一边动手画,也可以一边自由地自言自语,还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他们通过对话、提问、自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绘画方式,用语言表达自己想画作品的独特之处和绘画的目的,极大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展示作品,让幼儿学会自主评价

在儿童作品展览中,儿童作品应该受到充分尊重,因为每一件儿童作品都是原创的,每一幅画和作品都代表了它的想法,反映了它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新鲜而强烈的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包含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成年人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儿童的艺术成就。我们应该突出幼儿作品艺术的创造,而不是幼儿绘画的技能的表现;不要用画得“像不像”“ 好不好”作为标准来衡量幼儿的作品,而是要保护他们的天性——幼儿的声音,就是要倾听幼儿的话语,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作品的评价。老师多给孩子提供表达的平台,倾听他们的话语,让孩子说得越多,他就越想说;越给他机会表达,他就越能阐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孩子也会越来越有想法。这样幼儿不仅提高对自身作品客观“评”说的能力,还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进而激发艺术创造的能力。在《可爱的春笋》作品讲评活动中,老师让幼儿把自己的创意画编成小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故事里的画。“熊猫最喜欢吃竹笋子、竹笋……”“笋宝宝在竹林里捉迷藏……它们玩的很高兴”“我和笋宝宝在放风筝……”这时中班的孩子还只能用一两句话、两三句话来表述自己的画。

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想象,孩子们可以通过美术活动尽情发挥,所以孩子的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大胆、造型朴拙。为了做好家园共育,2016 年9月23 日,我园邀请县进校美术教研室主任张泉清老师,给家长作《“童眼看世界”----美术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让家长们了解幼儿美术活动培养的不是画家,而是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更应该关注幼儿的感受和欣赏、表现与创作;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画得好不好、像不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同时我们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与家长进行交流分享,让家长多关注孩子的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 “你画得真有创意!”“你画得真棒!” “你有进步了!”“你的颜色涂得很均匀。”“你的作品里一定藏着个有趣的故事,妈妈好想听听。”“你的故事真有趣,真好听”等等……家长以积极的语言对待幼儿的美术活动,因势利导,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这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不仅提供帮助,还能使幼儿产生成就感,更有自信心。这样通过各种美术活动的各个环节,激活幼儿身上的灵性和想象力,培养他们敢于创造、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结语

艺术活动作为表达儿童心灵和精神的一种方式,具有生命性和情感性,在儿童的眼中传达世界。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和来源,让绘画成为孩子们语言的领导者和表达美的好工具。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有话要说。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不断拓展孩子的体验,改善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把孩子从“画中的话”转移到“画中的话,画中的话”,再到“画中的话”,再到“画中的话”。在绘画(语言)中求发展,把艺术活动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运用整合的理念,补充和整合艺术与语言领域,促进语言与绘画的发展,促进语言与绘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美英. 美术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语言[J]. 中外交流,2021,28(5):1517.

[2] 黄文芬.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探[J]. 文渊(高中版),2020(6):86.

[3] 刘文芳.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探[J]. 读与写,2019,16(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