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珠玑媚人眼,文采飞扬酿佳篇—如何让作文语言文采飞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笔下珠玑媚人眼 ,文采飞扬酿佳篇— 如何让作文语言文采飞扬

侯秋芳

陕西省咸阳市 泾阳县教育教学研究 室 ( 713700 )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文章的肌肤。一篇文章拥有了美丽而恰切的“外壳”、漂亮的“肌肤”,才会光彩照人。而那些句不迭意,言之无物的文章理所当然就会被打入低档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提出的写作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做到文从字顺……作文评分标准也强调了“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等要求。

针对上述要求分析,学生作文在语言表达上的不足主要表现有:

一、词汇贫乏,表达不当,口语化,病句较多,缺少语言素材积累,语言表达浅显单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措辞平直,语苍白,口号化。既无修辞,又缺情感。表达不出对事物、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人云亦云,缺乏个性。

三、言辞繁冗,拖泥带水,一丁点意思唠叨几段,成句随便,只顾肆意驰骋想象,缺少推敲锤炼意识。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果说文章是产品,那么语言就是产品的包装,只有精美的包装才配得上精彩的内容。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也曾说过: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子里,也许会展翅,却不会飞翔。好的文章,文采飞扬,摇曳多姿,人见人爱,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难得高分。

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出佳作,文采飞扬。在作文教学领域我从以下这些方面引导学生,主要表现在:

一、“厚积就可薄发”,培养习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是积累语言素材的主要途径,不阅读就无法积累。语言贫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广泛的涉猎和大量的积累。课程目标也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所以,每学完一篇文章或是完成每天规定的阅读任务时,我会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主要一项就是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并作简单的赏析。不足一年的阅读和摘抄训练,学生的语言丰富多了,见解也多了。

卢梭曾说“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那么,教师就要设法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情境,为学生构筑舞台,激发兴趣,达到学以致用。为此,每天上课前,我组织了“课前3分钟演讲”“课前美文欣赏”“课前成语积累”等活动。在《林黛玉进贾府》的随堂观课时,有学生在形容王熙凤的笑时,一连用了十多个恰当的成语来形容,赢得了满堂师生的热烈掌声,实践的真理告诉了他们“厚积就可薄发”。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曲”。因此,学生积累、贮存的过程正是写作资本孕育的基础过程。

二、锤炼词语,点石成金,使语言准确生动。

用词准确,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很难达到的要求。在考场能从自己的词库任意调遣,为我所用,使描述的对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除丰厚积累外,还需对语言仔细斟酌,反复推敲锤炼。

宋朝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生动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旺盛的生命力,被清代著名评论家王国维誉为“境界全出”的佳句,作者也因为这个句子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还有南宋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李易安的“人比黄花瘦”等诸多佳句,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无一不是因语言精心锤炼而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典范。

所以,一字一词的独特运用,会使境界顿生,让人怦然心动,百般品味而经久难忘。

杜甫言“语不惊人死不休”,要想使自己的作品独特新颖,对于用词造句就要反复琢磨,反复推敲,反复思考,我们要语不惊人誓不休,锤炼语言下足功夫!

三、善用修辞,锦上添花,使语言形象生动。

俗话说“三分资质,七分打扮”,写作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就不愁“精妙世无双”。这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修辞。

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就有了赋、比、兴的传统。恰当的使用修辞,会使山上的石头唱歌,会使山下的流水动情,会使花花草草倾诉心中的秘密……例如《上邪》中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作者通过“五种必无之事”夸张怪诞的奇想,表达痴情女主人公“与君绝”的不可能。局奇笔横、寥寥数语,就让一个情真志坚、忠贞刚烈的女子形象清晰地站在了读者面前,堪称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爱情绝唱之作。

再如学生作文《世界因多彩而精彩》中有这样一段:“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地掀开了文学的神秘面纱。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考生这段文字引用现代、古代诗人的名句,准确概括了各自的风格,水到渠成得出了分论点“文学因多彩而精彩。又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喻人才的出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喻文明礼貌活动月或好人好事很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形容做人的思想工作做的深入细致。可见,巧借古诗赋新意,恰当的引用,成了文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因此,修辞是语言的催化剂,不仅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突出鲜明,而且能增添文采,使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

四、活用句式,多姿多彩,使语言变化灵活。

如果题目是文章的明眸,那么鲜活的语言无疑就是美丽的面庞,光彩照人,神奇动人。文言语句含蓄典雅,整句均衡对称,散句错落有致,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文章要根据表达目的和具体语言环境,灵活地运用多种句式,使语段更为和谐流畅,摇曳多姿。

如一句平常的祝福语“祝你一天到晚幸福快乐。”我们把它改为: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到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夜晚明月高悬,好梦伴你入眠。运用排比的手法将其改写为一个排比整句,句子立刻就变得朗朗上口,整齐有气势,使人充分领略到了语言文采的魅力了。

文学是思维和语言的综合体。如果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血和肉,缺乏文采的文章就会没有生命力。

“胸藏万汇凭吞吐”,没有哪一篇优秀的作文完全是在考场里想出来的。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多给学生提供上述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驾驭语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收到万家灯火,群星灿烂的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