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3

浅析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杨小亮 董子健 鲁积成 王生财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6

摘要:本文从能源企业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在总结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意义的基础上明确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任务与具体策略,着力推动能源企业在大数据、云存储和5G技术的支撑下提高转型效率,发挥数字化技术的服务价值,突破传统能源企业服务模式的困境,实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主要分析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优化措施。


关键词: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优化措施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在于提高数据的规范性,构建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发挥专业技术团队的作用,基于理论创新优化企业各个流程,从而达到推动能源企业转型的效果。

一、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分析

1.数字化基础不足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障碍是能源企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存在着一些短板,现有设施设备相对老旧,设备升级的任务量大,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据采集、传输、监测和分析工作的开展。还有的能源企业缺乏规范化的运转标准,不少能源企业的系统技术架构较为复杂,数据标准各异,技术标准各异,在行业范围内进行技术标准统一的难度较大。由于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未能广泛普及,大数据、云技术与物联网建设还未能纳入到全部的工业场景中,5G及ipv6边缘计算还处在探索当中,数据信息的分析与运用能力不足,人工智能处在发展当中,未能达到催生新业态效果。

2.管理机制不统一

从能源企业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来看,数字化转型还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例如,在组织结构方面,很多能源企业还未能成为具有跨部门特征的数据分析与综合控制部门,数据信息缺乏宏观管理,导致难以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各部门业务工作充分融合,事实上存在着数据流通难、数据共享难和数据上报汇总不及时的情况。而且能源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较高,跨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难度大。目前,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处在由上至下的逐层推广阶段,很多子企业未能将数字化渗透到业务细节,未能发动全员投入数字化转型。

3.人才建设较滞后

我国能源企业正在由工业化向数字化阶段深刻转型,需要引进大批掌握智能技术人才。由于信息技术人才有限,现有人才升级不足,制约了能源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多点开花。例如,能源企业的数据存储、清洗、加工与管控都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管理,对团队成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强调这些技术人才既掌握过硬的技术能力,又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由于缺乏能源型企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机制,致使数字化平台建设滞后,数据化推广的难度较高。

4.新技术革新较难

人工智能时代必然引进能源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推动企业运转模式的变革,传统的组织架构需要革新,技术密集型企业必然代替传统的能源企业模式。例如,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智能化将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人才配置提出新的要求。这些使能源企业文化、管理方式都出现变化。数字化时代的能源企业面临着改组,需要基于数据型技术周期实现技术升级,致使能源企业的产品研发模式、盈利模式都将发生不小改革,并且存在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

二、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

1.推动外部市场的数字化

外部市场数字化是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包括借助互联网实现企业与社会的有效对接,达到对人与能源智能化控制、智慧化交流和一体化调节的效果。强调能源企业以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思维对现有的能源供给与产品经营模式进行升级。例如,打造互联网+能源服务圈,基于互联网实现能源价值链整合,从而达到创新经营模式的效果。再例如,通过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构建车联网、新能源车智慧化交换电站,推广移动充电桩等。能源企业的外部数字化转型需要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探索智能化交易方式,构建统一的客户服务机制,通过服务方式创新进一步掌握市场主导权,提高客户的认可度。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打造数字化产品,完善客户数据信息的挖掘评价机制,找出进行产品优化的效能空间,从而找出有效的产品供应方案。能源企业还要进行能源供给规模、行业属性等几个维度对客户进行识别分析,根据用户情况提供服务建议,并开启新的商业模式,达到提升服务效能的目标。

2.加强内部管理的数字化

内部管理数字化主要指能源企业内部运转方式的数字化。包括发展智慧监测技术,重视通过数字化降低企业运维成本。例如,提高输电线路的智能运维水平,加快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发挥无人机、巡线机器人等数字设备的重要作用,采用智能设备维持能源设备的运转。通过数字化设备加强能源企业的安全防范,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动态化的评价模型,从而快速准确判断系统的安全状态,还可以通过算法等分析能源企业设备运转的安全状态,并且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防控依据。新时代还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发展智慧化装备,达到所有设备设施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的效果,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更多产品开发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一些穿戴性的设备开始发挥辅助作用。未来还要打造智慧化的调度平台,通过云计算构建大型的数据运行中心,基于数字化体现指挥平台的作用,从而达到进行能源监测、预测、调度的目标。新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将对能源企业的运转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数据找出成本控制的着眼点和创新点,有效解决能源供给中的故障,在短时间内就做出快速有效的调整决策。数字化时基还要打造综合性的智慧运行体系,重视提高能源生产指挥能力,通过视频、音频设备进行生产监管,从而达到设备可知、执行过程可控和作业环境可见的效果。在精益管理深入实施的背景证,还要打造智慧性的资金监管体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业务结算识别,建立风险识别数据模型,提升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构建资金安全防线,实现对经营状况的精准分析。

3.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基于数字技术开拓能源企业市场,加强内部管理方式整合,还要在此两点基础上抓住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首先,应当参与现代经济理论与闭环管理理论判断数字化转型的条件和现实需要,从而找出更有效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例如,通过外部转型解决提高能源市场需求,创新能源生产方式和优化供销模式的效果,内部生产管理方式应当积极响应外部市场的需求,从面达到降本增效和精益管理的效果。其次,还要进行价值链条的整合,重视优化能源生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能源智慧运营,根据内外部管理模式的变革总结出科学的商业模式,并且以这一模式为核心加强能源价值链条的整合,持续推动能源企业智慧化运营生产。第三,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外部运行还要符合经济学的相关理念,从生产、管理与经营等几个角度判断数字化建设趋势,巩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采用循环滚动的方式在找准下一阶段转型的目标。新时代能源企业数字化应采用闭环演进的方法,持续优化实施路径,加强相关数字信息的存储,重视持续进行业务改造,不断形成新的闭环,达到能源企业领导模式、配套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和安全风险的同步控制。

三、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措施

1.提高数据感知能力策略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充分获得数据信息,为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为此,能源企业应当加强传感网络建设,把经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作为生产经营转型的关键要素,确立数据在企业的战略性地位,积极关注资产及客户数据。首先,为每台设备加装传感器,了解能源生产设备的实时运转情况,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能源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和有效分析,从而达到准确感知客户设备使用行为的效果。其次,除了结构化数据以外,还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用户的图像、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发挥多元化数据积极作用。例如,为了应对大坝设备老化及后期运营成本升高的问题,可以采用激光扫描仪、声呐或摄像机来记录大坝的日常运转情况,通过多角度数据信息模拟大坝的三维运转图,实现对大坝发电状态数据信息的全面感知。第三,数据感知是了解客户需求,把握产品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在实际运营中不仅要增加传感器的数据,更要制定好相关的数据技术标准,保证数据信息的统一性,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数据感知网络,从而有效进行数据信息汇总,实现对企业运转状态的全数据刻画,更好发挥数据信息的基础作用。

2.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策略

数据采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达到能源企业价值释放的效果。企业应当在积累海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企业的运营状态。例如,在油田开采项目中使用数字化手段模拟“虚拟钻井”情况,借助远程传递的数据控制钻井的深度与速度,从而达到节约钻井成本目标。再例如通过变电站维护数据的分析了解地形、气候与设备运行状态的关系,实现对变电站性能的辩识,有效定位变电站的风险点,达到降低变电站运行成本的效果。还有一些能源企业借助数据分析来代替人工检测,通过海量数据信息的挖掘准确预判设备风险点,提高设备维护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检测的压力。总之,数据信息分析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以极大提升管理的效率,满足不同场景的控制需要,达到客观化、精益化和科学化构建管理链条的效果。

3.提高客户体验质量策略

随着我国能源企业对产品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企业还要通过数字化达到优化产品质量,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效果。借助数字化技术了解客户的需求,反馈客户使用能源产品的体验,这样可以在数据驱动下提升能源企业的服务质量。最常见的优化措施就是通过数字化方式对客户全方位,包括构建数字化信息交换机制,实时在线与客户保持沟通,使客户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能源供给信息,满足用户在线缴费、查询、管理等需求,实现线下与线上服务渠道的融合。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产品带宣传,构建直观化的产品宣传机制,在此基础上拓展服务模式,激发用户的个性化需要。企业还可以通过智慧化的计量器具提供主题服务。包括智能电表或其它智能设备,使客户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对家庭用电设备进行管理,达到帮助用户节能降耗的管理效果。还可以通过按照温度传感器、光敏感器等采用能量使用数据,为制定节能计划提供有效辅助。

4.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能源数字化构建了新的能源企业营利模式,创造了能源企业的新型业态和增长方式,有助于能源企业转变业务形式,利用行业技术与数据信息达到培育优势业务的效果。例如,在采光屋顶项目中采用机器算法综合考虑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环境和屋顶面积,为客户精准计算安装适宜面积的光伏板,能源企业还可以尝试与其它行业进行数据交换。例如,电力能源企业为市政路灯管理部门升级节能灯具,基于数字信息对路灯实施调节,从而达到节约路灯费用的效果。智能照明与其它基础设施的共同建设拓展了智慧城市的商业发展模式,满足了交通管理、充电服务和环境监测的需要。随着能源企业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相关布局的逐步完成,可以由能源企业为城市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提供服务。此外,随着各类能源技术成本下降,越来越多的新型商业模式将涌现出来,商业模式将进入迭代更叠期,使得能源企业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

结论:能源企业数字化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改变了能源消费的形态,实现了能源供给与能源需求的统一。未来,还要重视根据内外部管理需求加强数据收集、分析与共享应用,基于数据信息支撑能源服务方式的转型,从而推动能源企业以新的发展模式适应市场,达到促进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素蔚,于灏.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五大趋势[J].国家电网,2019,(4).59-61.

[2]陈光,霍沫霖.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数字经济[J].能源,2021,(5).37~38.

[3]吴张建.面向碳中和的未来能源发展数字化转型思考[J].能源,2021,(2).54~57.

[4]王聪生.未来能源与数字化转型[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1,(2).43~45.

[5]史历仙,我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多尔日耶夫·阿尔卡吉(Dorzhiev Arkady);中俄能源产业合作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