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体的临摹与创作——试以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临摹在书法学习中无疑是每个作者都要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自书法成为艺术,书家成为偶象,作品变成范本,这临摹便因学习者个性的不同、习惯的差异、条件的限制而使得对其性质、作用方式各执一辞,莫衷一是.现在想来汉代赵壹在《非草书》中众文士为学习草书争相模仿张芝草书应该是最轰轰烈烈的临摹运动了,可惜其时临摹之方式、心得及作品史上无传,不然总结出来恐怕是书史中最早有关临摹的书论和实证了.对于临摹的描述和定性,我以为古人书论中最言简意赅者当是孙虔礼那句"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了.窃以为这一句正道出了在临和摹时要注意的两点,即不管临与摹,对于范本首先要"尽精微"地去体察揣摩,只有察之精,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拟之似,知道总纲之后,再区分临与摹各自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