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

奚敏 1 沈琳 ( 通讯作者 ) 欧雯 2 韩涛 3 刘艳明 4 华颖 5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 20009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门诊所收治的病患,所选择的研究例数为8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两组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病患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进行门诊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效果,增加病患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门诊护理管理;实践效果

在医院中,门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每天接待的病患数量多,病情类型复杂,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因此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1]。而人性化管理在临床上是一种新的管理形式,在护理的过程中重视人本的精神理念,在确保护理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满足病患的相关要求,提高护理质量[2]。本文研究探讨了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根据样本容量选取的样本例数为8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病患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的例数分别为25例和15例,年龄段为29岁~57岁,平均数值为(43±2.8)岁;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的例数分别为26例和14例,年龄段为29岁~58岁,平均数值为(43.9±3.4)岁。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一般资料分析,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在病患入院之后给予病患相关的检查,并根据病情需要引导协助病患进行输液和注射护理等。观察组病患则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具体内容为:(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度培训。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讲座、举办研讨会等方式来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定期举办护理操作技能的比赛,并着重培养护理人员对病区相关事物公平公正处理的能力,积极转变护理人员的理念,让其能够全心全意的为病患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专业技能。(2)培养护理人员的护理礼仪和沟通技巧。对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让护理人员能够温和平等的对待每一个病患,在为病患进行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加强沟通能力,对病患的疑问能够耐心解答,并给予病患足够的安全感和尊重感。(3)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分工。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充分考虑到护理人员的年龄、能力和性格等,弹性安排值班的工作,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医患纠纷。(4)对病患进行心理护理。病患在就诊的过程中由于病情和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重病患心理情绪的变化,对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焦虑和烦躁情绪的病患及时进行心理疏导。(5)对病患进行健康宣教。在就诊区防止相关的健康手册,护理人员引到病患关注正确的就诊流程,并帮助病患更方便的就诊,节省就诊的时间。对常见的疾病情况在等候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向病患进行科普,缓解病患焦虑的情绪。

1.3观察指标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观察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s)和%表示,数据对比P<0.05

2结果

2.1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经过护理后护理效果达到优和良好的例数分别为25例和12例,总体优良率为92.5%;对照组在经过护理后护理效果达到优和良好的例数分别为23例和10例,总体优良率为82.5%。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理结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

2.2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有2例病患出现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5%;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有6例病患出现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5%。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

2.3对护理的满意度

观察组病患对最终的护理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例数分别为25例和11例,总体满意度为90%;对照组病患对最终的护理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例数分别为22例和10例,总体满意度为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管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整体有效和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主要的护理目的是让病患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较为满足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病患看病过程中的不适程度

[3]。在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改善病患的就诊环境,让病患在就诊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极大的舒适感,减轻病患的心理负担。人性化护理管理不仅考虑到病患的层面,对护理人员也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表现,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形象,对护理人员的仪表和语言进行规范,并利用关怀的语气来对病患进行心理疏导,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病患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提高病患对护理人员的配合程度[4]。护理人员需要以病患为中心来进行整体护理,帮助病患恢复身体健康,对情绪低落的病患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帮助病患树立积极的心态,战胜疾病的心理[5]。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让其能够充分胜任本职工作,利用业余的时间不断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人性化的护理管理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维护护患关系的融洽[6]。人性化护理在现实的使用环境中能够符合就诊人群的心理需求和生活规律,因此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及水平。

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上,数据相对较优;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

由此可见,在进行门诊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效果,增加病患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建荣.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04.

[2]郝亚文.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2):120.

[3]贾红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24):85.

[4]黎惠贞.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1):182-183.

[5]徐莹莹.人性化服务在门诊高危孕妇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8):102-103.

[6]刘振荣.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6):134+142.


作者简介:奚敏(1972-12-16),女,籍贯:上海市,当前职务:护士长,当前职称: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门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