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护理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护理效果的影响

王洪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老年病科老年痴呆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0年4月-2021年12月。盲选法分为2组:35例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35例预见性护理程序患者为试验组,统计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精神状态评分略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略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护理满意度为97.14%,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痴呆;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效果

老年痴呆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由各因素引发,常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行为改变等,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活力能力、智力衰退,最终丧失自理能力[1]。报告显示,由于人格行为的改变,容易出现危害他人或自身安全的不良事件,需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改善精神状态,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2]。本文以7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调查对象,总结了预见性护理程序的要点和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对象为我院老年痴呆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0年4月-2021年12月,盲选法分为2组。试验组35例,女16例,男19例,年龄介于60-85岁,平均(75.69±2.51)岁;病程1-5年,平均(2.85±0.24)年;对照组35例,女15例,男20例,年龄介于61-85岁,平均(75.71±2.49)岁;病程1-6年,平均(2.90±0.28)年。统计显示,2组相关条件差异不大(P>0.05)。

1.2纳排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中,有关老年痴呆的诊断;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知情并签订意向书。②排除标准:脏器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遵医行为差等。

1.3方法 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和体征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后通知医师处理;主动和患者、家属交流,遵医嘱做好生活及饮食指导,详细介绍用药事项等;试验组35例采取预见性护理:①感染护理。老年痴呆患者出现感冒、食物反流等情况后,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对此,需要护理人员做好以下工作:保持病房干净,开窗通风,定期消毒;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咳嗽的方法,促进痰液排出;叮嘱患者多喝水,每天至少1500mL;对于肺部感染风险系数较高的患者,提前雾化吸入治疗,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②坠床、跌倒护理。加强病房巡视,叮嘱家属全程陪同,禁止患者单独行动;保持地面干燥、整洁,在床旁设置防护栏,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③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度,用三角形软枕抬高腰臀部,避免压力性损伤。④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饭后适当按摩腹部,预防便秘。同时,严格控制胆固醇、脂肪的摄入。⑤睡眠护理。叮嘱患者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严禁剧烈运动。缩短白天的睡眠时间,一般为30min。对于夜间睡眠障碍的患者,遵医嘱药物干预。

1.4观察指标 ①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分别用BPRS量表、QOL-AD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前者包括猜疑敌对、焦虑抑郁等项目,采用7级评分法,越低精神状态越好;后者包括环境、社会、躯体、心理等项目,总分60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②潜在并发症:压力性损伤、便秘、呼吸道感染。③护理满意度: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定,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处理文中数据。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属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属于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精神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模式护理后,试验组精神状态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见下表1。

表1 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比较 (分,`x±s)

组别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n=35)

46.35±3.58

16.35±1.90

23.65±5.42

52.36±3.15

对照组(n=35)

46.40±3.62

25.10±2.63

23.68±4.49

40.26±2.71

t

0.058

15.955

0.025

17.227

P

0.954

0.001

0.980

0.001

2.2潜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57%,略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表2 潜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压力性损伤

便秘

呼吸道感染

发生率

试验组

35

1

1

1

3(8.57)

对照组

35

5

4

2

11(31.43)

χ2





4.375

P





0.036

2.3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非常满意18例,一般满意16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4%,非常满意13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8例。经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χ2=4.590,P=0.032)。

3讨论

老年痴呆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行为紊乱等症状,尤以激越行为、睡眠障碍最为严重,影响患者康复。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目前尚无根治疗法,多采用药物治疗[4]。然而由于患者不熟悉医院环境,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给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不良影响。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不同,其主要采取评估患者病情、潜在风险的方式,制定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同时,预见性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住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5]

本研究中,试验组护理后的精神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略低,生活质量评分略高(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究其原因,结合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制定预见性的饮食指导、感染护理等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还显示,试验组护理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说明和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6]。分析原因,预见性护理对患者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虑,既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又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

综上,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渝.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1):114-115.

[2]张月光.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2):89-90.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2001,05(13):60-61.

[4]邱素刁,庄秀,李燕玲.探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70+99.

[5]吕丹.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5):68+73.

[6]吴文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3):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