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2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效果分析

薛晓英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医院内科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且行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50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50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血脂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展开分析。结果:组间血脂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血脂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D患者进行他汀类+心血管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血脂水平,减轻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他汀类;心血管药物;冠心病


CHD是发病率较高的心脏疾病,病因复杂,通常认为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冠状动脉狭窄、管腔闭塞,进而心肌缺氧缺血所致,且与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相关报道指出[1],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调节CHD患者血脂异常,无疑对于改善病情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在治疗CHD患者时主要采用β受体阻滞药、调脂药、中药制剂、硝酸酯类药、钙拮抗药等,且联合用药是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案,不过在具体用药方案方面尚有争议。本文就CHD患者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且行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50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50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女为29例/21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5.0±11.1)岁,病程16-68个月,平均病程(42.0±4.7)月;观察组:男/女为26例/24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4.6±11.4)岁,病程18-69个月,平均病程(42.6±5.0)月。纳入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好;②近期未使用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③阅读知情书后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严重肝肾肺等器质性疾病者;③意识、精神障碍者;④哺乳、妊娠者;⑤严重心动过缓者;⑥所用药物过敏者。基本病例资料(病程、性别等)组间无差异,P>0.05,可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服用复方丹参片(药品厂家: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1243;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3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药品厂家:石家庄康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4364;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1片)+倍他乐克(药品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391;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75-100mg)+硝酸甘油片(药品厂家: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445;用法用量:每日2-3次,每次0.5mg)+硝苯地平片(药品厂家: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496;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0mg)。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常规心血管药物疗法同对照组,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药品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20mg)。

疗程:共2个月,期间叮嘱患者保持健康饮食,加强锻炼,合理作息。

1.3观察指标

将血脂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作为观察指标。(1)血脂指标:分别检测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肪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2)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数据均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汇总、处理,同时以(`x±s)表示血脂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行t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对比价值。

2 结果

2.1分析血脂指标

组间HDL-C、LDL-C、TC、TG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HDL-C水平更高,且LDL-C、TC、TG水平更低,P<0.05,见表1。

表1血脂指标对比(`x±s)

组别

时间

HDL-C(mmol/L)

LDL-C(mmol/L)

TC

(mmol/L)

TG

(mmol/L)

对照组(n=50)

治疗前

1.26±0.15

4.99±0.84

7.06±0.41

2.44±0.76

治疗后

1.36±0.31

3.87±0.83

4.98±0.58

1.97±0.52

观察组(n=50)

治疗前

1.27±0.28

4.85±0.73

7.12±0.28

2.43±0.66

治疗后

1.66±0.25

3.47±0.48

4.24±0.52

1.52±0.23

T(组间治疗前/后)

0.223/5.327

0.889/3.466

0.855/6.717

0.070/5.596

P(组间治疗前/后)

0.824/0.000

0.376/0.001

0.395/0.000

0.944/0.000

2.2分析心绞痛发作情况

组间心绞痛发作情况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次数更少,P<0.05,见表2。

表2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x±s)

组别

时间

发作持续时间(次/min)

发作次数(次/月)

对照组(n=50)

治疗前

8.42±1.59

13.35±2.68

治疗后

6.41±1.13

10.45±2.12

观察组(n=50)

治疗前

8.38±1.74

13.16±2.82

治疗后

3.12±0.56

6.36±1.40

T(组间治疗前/后)

0.119/18.447

0.345/11.384

P(组间治疗前/后)

0.905/0.000

0.731/0.000

3 讨论

CHD是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有报道指出[3],血液流变学异常、脂代谢紊乱是CHD形成、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当患者长期处于高血脂状态,特别是LDL-C水平过高时,极易造成脂质沉积,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管壁弹性,使得管腔变窄、闭塞,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近年来,随着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CHD发病率呈现不断攀升趋势,所以亟需完善CHD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表明,他汀类+心血管药物对CHD有较好疗效。目前临床可以通过手术、化学合成药物等治疗CHD,但是手术疗法具有并发症多、费用高等缺点,患者接受度不高,所以临床针对早期CHD通常进行药物治疗。本次在观察组进行他汀类+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药物对于CHD的疗效得到临床证实,而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兼具抗氧化、稳定粥样斑块、调节血脂、抗炎等作用[4],特别是阿托伐他汀钙是新型他汀类药物,安全可靠,可以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改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从而降低LDL-C、TC、TG水平,提升HDL-C水平,加之联合使用他汀类及心血管药物时,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有助于增强疗效,所以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亦有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由于他汀类+心血管药物能够有效治疗CHD,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建平.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7):62-63.

[2]邹锦仪,曹文荣.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J].华夏医学,2020,33(1):70-73.

[3]赵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药品评价,2019,16(18):43-44+50.

[4]陈旭明.阿托伐他汀钙片与心血管药物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