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2

急性胆囊炎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探讨

黄健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以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给予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然后给予其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该项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利用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调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10例患者资料,按照两项手术间隔时间差异,平均分为三组,各70例,第一组为短间隔组,间隔时间为3-4周,第二组为中间隔组,间隔时间为5-8周,第三组为长间隔组,间隔时间大于8周,比较三组相关情况。结果:在手术前胆囊壁厚度方面,短间隔组>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中间隔组低于短间隔组,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二次住院费用方面,中间隔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中间隔组更低,P<0.05。结论:在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5-8周,可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此手术时机最为理想。

关键词:穿刺引流术;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


作为临床领域多见急腹症,急性胆囊炎患者普遍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颇具应用价值。但该项治疗方案并不适用于高龄和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会增加住院时间和并发症风险[1]。一般而言,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可实现缓解患者胆囊管痉挛和炎症、减轻患者胆囊内压力的目标。日前,该项引流术已经在无法接受一期胆囊切除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广泛应用,在此前提下,对其进行二期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临床的一项标准治疗方案[2]。但从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二期开展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最佳时机研究较少,故本项研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10例患者资料,按照两项手术间隔时间差异,平均分为三组,各70例。短间隔组男30例,女40例,平均年龄(62.21±10.01)岁,中间隔组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63.00±10.02)岁,长间隔组男31例,女39例,平均年龄(62.55±10.00)岁,三组资料可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皆知情同意研究;②ASA分级皆>=3级;③皆无语言和精神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①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患者;②引流不通畅、疾病反复发作患者;③临床资料缺失患者。

1.2研究方法

在一期治疗方面,选择本院权威的超声介入科主治医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在术后阶段,结合患者实际,给予其对症治疗[3]。在二期治疗方面,主要给予患者常规三孔法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手术前胆囊壁厚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二次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系统,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62b2d01686b17_html_80a6336facfbf33.gif ±s)表示,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胆囊壁厚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二次住院费用对比

结果显示,短间隔组的胆囊壁厚度>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P<0.05;中间隔组术中出血量低于短间隔组,P<0.05;且中间隔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二次住院费用优于其他两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胆囊壁厚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二次住院费用对比(62b2d01686b17_html_80a6336facfbf33.gif ±s)

组别

例数

胆囊壁厚度(mm)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

二次住院费用(元)

短间隔组

70

4.76±0.61

37.18±10.17

86.21±13.46

7.69±1.70

26042±4194

中间隔组

70

3.84±0.33a

26.96±11.75a

74.03±8.74a

5.81±1.10a

22430±2821a

长间隔组

70

3.80±0.24a

31.94±6.29

80.18±10.86b

6.32±1.05b

23028±3285b

注:ab分别表示与短间隔组相比,P<0.05和与中间隔组相比,P<0.05。

2.2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结果显示,短间隔组出现胆道损伤和胆漏并发症例数为5例和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中间隔组出现腹腔出血和胆漏并发症例数为1例和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6%;长间隔组出现横结肠损伤和腹腔出血例数分别为4例和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中间隔组与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效果已经备受认可,但实际上,该项引流术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但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胆囊结石问题[4]。近段时间以来,临床关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方案的文献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在研究中肯定了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越性,同时,指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的选择为关键,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质量。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完成后7天内,给予患者胆囊切除,会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风险[5]。也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患者窦道未形成前期给予其手术治疗,很容易诱发胆漏问题,因此,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完成3周内,不建议给予患者胆囊切除治疗[6]

在本项研究中,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两项手术间隔时间平均分三组,短间隔组为3-4周,中间隔组为5-8周,长间隔组大于8周,比较三组相关情况。结果显示,短间隔组的胆囊壁厚度>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P<0.05;中间隔组术中出血量低于短间隔组,P<0.05;且中间隔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二次住院费用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中间隔组与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也直接证明了中间隔组的间隔时间为最佳手术时机,即: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5-8周为急性胆囊炎患者接受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时机。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5-8周为其接受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时机,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强化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黎明, 李学民, 杨鹏生.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序贯行LC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探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1, 27(10):753-756.

[2]王昊, 范永卫.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6(01):13-15.

[3]裴艳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06):53-55.

[4]唐武.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的选择[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2):154-157.

[5]侯宪海,吕邦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21,41(05):28-29.

[6]崔朝封,典魏娜,代军义,王猛,高海峰.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不同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5):61-63.